美国总统又要清理门户,这个鼓吹“印度第一”的政客最危险
2017-12-03 08:47:34
相权与君权最难相处。特朗普喜欢刷存在感,表现欲也很强,偏巧国务卿蒂勒森在这方面不遑多让。按计划,蒂勒森将于12月4日至8日前往比利时、奥地利和法国,会见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并出席北约会议,还将与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的代表讨论美欧合作。“海外探客”认为,这或许是他的“告别之旅”。

身为国务卿,蒂勒森与特朗普之间龃龉不断,两人争吵中甚至要“比智商”,在美俄关系、伊核协议、地区局势和巴黎气候协定等问题上都意见相左,特朗普曾公开指责蒂勒森“浪费时间”。
而在最近几个月,蒂勒森已经不把特朗普放在眼里,在总统访问亚洲之前,国务卿在10月18日抛出一份“重返印太战略”,核心就是将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视为21世纪的中心地带,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这一概念,甚至喊出了“印度第一”的口号,要帮助印度提升军力,与印度结成100年的盟友。而特朗普在随后的亚洲之行里,虽然也使用了“印太”这一概念,却将内核替换为经贸关系。本来外界怀疑特朗普退出TPP之后已经放弃了亚洲政策的制定权,如今的认识更加混乱。到底应该听特朗普的,还是蒂勒森的?这也是新加坡等国的疑问。很明显,国务卿已经越俎代庖,而总统就像个鹦鹉学舌的小学生。

蒂勒森的另一个“罪过”是没有给予伊万卡公主足够的尊重。作为白宫不领薪水的顾问,伊万卡率领代表团于11月28日至30日出席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的第8届全球创业峰会。国务卿蒂勒森却拒绝派遣高阶人员陪同伊万卡,不愿表示支持。本来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代理助理国务卿AliceWells计划出席,但蒂勒森取消了这个行程。知情人士透露,蒂勒森此举就是不想令伊万卡带有官方领导色彩。特朗普的公主在印度受到了女王般的接待,连莫迪都像小粉丝一般追着这颗耀眼的“明星”,谁能想到她却不招蒂勒森的待见。
国务卿对总统感到不满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他曾在私下抱怨华盛顿盛行“背后捅刀”,还暗指特朗普“自我膨胀”。作为温和务实派,他看不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莉的咄咄逼人,对特朗普一味追求“美国优先”也颇有微词,并且与总统的爱婿库什纳保持距离,以便随时切割。
尽管双方都否认分歧或不和,但媒体已经捕捉到了蛛丝马迹。有消息显示,蒂勒森在2017年7月就已经接近辞职。媒体透露,当时他与白宫国家安全事务班子成员和多名内阁成员在五角大楼开会。完事后,蒂勒森突然把特朗普称作“弱智”,令在场官员目瞪口呆。特朗普自然很生气。
另据白宫方面透露的消息,特朗普已经要求幕僚长凯利安排“善后”,最好的结果就是蒂勒森能够识相点,主动辞职,然后中情局局长蓬佩奥会担任这一职务。

不过,蒂勒森曾经公开表示,即使辞职也要干满一年之后,目的就是不想成为尴尬的“史上任期最短的国务卿”。如今还剩一个多月,特朗普看来是等不及了。让“撤换蒂勒森”的消息满天飞本身就是一种羞辱,而白宫方面公开否认更是耐人寻味。白宫新闻秘书桑德斯强调,蒂勒森正在总结特朗普成功的第一年。而被问及人事更迭,这位发言人似乎是意有所指地说“当总统对某人失去信心,此人就不适合待在所在的岗位上。”
如今终于快到了摊牌时刻。特朗普启动了“催逼辞职”模式,先让亲信对媒体放风,利用媒体的报道公开施压,进行巧妙的羞辱,给予当事人一种暗示。同时,白宫又要充当好人,强调总统与其关系良好,给予此人高度评价,然后在无情地将其扫地出门。前首席战略师班农和前幕僚长普利巴斯都是这样卷了铺盖。
特朗普会成为光杆司令吗?那些空空如也的办公室似乎给出了答案。而形势也如此严峻。从半岛危机到近在眼前的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进行贸易战,特朗普并不在意是否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或者说,只有在内外交困的环境里才能凸显他的作用。就在12月2日,特朗普充满“劫贫济富”色彩的税改法案获得通过,富人和大公司受益最大,即使会产生10000亿美元的赤字在在所不惜。无论有没有蒂勒森,他都会把这条路走到底。(完)
身为国务卿,蒂勒森与特朗普之间龃龉不断,两人争吵中甚至要“比智商”,在美俄关系、伊核协议、地区局势和巴黎气候协定等问题上都意见相左,特朗普曾公开指责蒂勒森“浪费时间”。
而在最近几个月,蒂勒森已经不把特朗普放在眼里,在总统访问亚洲之前,国务卿在10月18日抛出一份“重返印太战略”,核心就是将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视为21世纪的中心地带,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这一概念,甚至喊出了“印度第一”的口号,要帮助印度提升军力,与印度结成100年的盟友。而特朗普在随后的亚洲之行里,虽然也使用了“印太”这一概念,却将内核替换为经贸关系。本来外界怀疑特朗普退出TPP之后已经放弃了亚洲政策的制定权,如今的认识更加混乱。到底应该听特朗普的,还是蒂勒森的?这也是新加坡等国的疑问。很明显,国务卿已经越俎代庖,而总统就像个鹦鹉学舌的小学生。
蒂勒森的另一个“罪过”是没有给予伊万卡公主足够的尊重。作为白宫不领薪水的顾问,伊万卡率领代表团于11月28日至30日出席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的第8届全球创业峰会。国务卿蒂勒森却拒绝派遣高阶人员陪同伊万卡,不愿表示支持。本来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代理助理国务卿AliceWells计划出席,但蒂勒森取消了这个行程。知情人士透露,蒂勒森此举就是不想令伊万卡带有官方领导色彩。特朗普的公主在印度受到了女王般的接待,连莫迪都像小粉丝一般追着这颗耀眼的“明星”,谁能想到她却不招蒂勒森的待见。
国务卿对总统感到不满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他曾在私下抱怨华盛顿盛行“背后捅刀”,还暗指特朗普“自我膨胀”。作为温和务实派,他看不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莉的咄咄逼人,对特朗普一味追求“美国优先”也颇有微词,并且与总统的爱婿库什纳保持距离,以便随时切割。
尽管双方都否认分歧或不和,但媒体已经捕捉到了蛛丝马迹。有消息显示,蒂勒森在2017年7月就已经接近辞职。媒体透露,当时他与白宫国家安全事务班子成员和多名内阁成员在五角大楼开会。完事后,蒂勒森突然把特朗普称作“弱智”,令在场官员目瞪口呆。特朗普自然很生气。
另据白宫方面透露的消息,特朗普已经要求幕僚长凯利安排“善后”,最好的结果就是蒂勒森能够识相点,主动辞职,然后中情局局长蓬佩奥会担任这一职务。
不过,蒂勒森曾经公开表示,即使辞职也要干满一年之后,目的就是不想成为尴尬的“史上任期最短的国务卿”。如今还剩一个多月,特朗普看来是等不及了。让“撤换蒂勒森”的消息满天飞本身就是一种羞辱,而白宫方面公开否认更是耐人寻味。白宫新闻秘书桑德斯强调,蒂勒森正在总结特朗普成功的第一年。而被问及人事更迭,这位发言人似乎是意有所指地说“当总统对某人失去信心,此人就不适合待在所在的岗位上。”
如今终于快到了摊牌时刻。特朗普启动了“催逼辞职”模式,先让亲信对媒体放风,利用媒体的报道公开施压,进行巧妙的羞辱,给予当事人一种暗示。同时,白宫又要充当好人,强调总统与其关系良好,给予此人高度评价,然后在无情地将其扫地出门。前首席战略师班农和前幕僚长普利巴斯都是这样卷了铺盖。
特朗普会成为光杆司令吗?那些空空如也的办公室似乎给出了答案。而形势也如此严峻。从半岛危机到近在眼前的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进行贸易战,特朗普并不在意是否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或者说,只有在内外交困的环境里才能凸显他的作用。就在12月2日,特朗普充满“劫贫济富”色彩的税改法案获得通过,富人和大公司受益最大,即使会产生10000亿美元的赤字在在所不惜。无论有没有蒂勒森,他都会把这条路走到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