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留痕:战争注定是南海绕不开的话题
2016-06-16 07:50:39
南海危机,表面上看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主权之争,背后却是中、美、东盟三方之间的战略博弈。虽然各方都强调不能诉诸武力,以和平解决问题,但战争却注定是南海绕不开的话题。
东盟小国,敢于侵占中国南海岛礁并继续挑战中国主权,一方面是看准了当年中国虚弱无力的时机;另一方面也是借着美国重返亚洲遏制中国的机遇;还有就是抓住了中国急于稳定发展环境希望合作共赢的心理。有美国撑腰东盟小国自然是有恃无恐;中国需要稳定环境和合作发展也就有了投鼠忌器之嫌,自然就成了东盟绑架要挟的工具;这决定了在南海问题上不但不会对华真心合作,还会不断的向中国施压逼中国妥协。这样东盟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在亚洲的地位和作用。东盟存在的意义也就在于此。所以,不能期望用合作共赢的和平方式来真正的解决问题。
对美国来说,利用南海危机制造混乱局势,不但是重返亚洲的关键,同时也是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一环。如果美国不在南海发力,东盟就只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自然的就削弱了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这对于独霸世界的美国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这也决定了南海不可能再回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局面。
对中国来说,虽然和平崛起是最佳的途径,也是宗旨。但是,崛起的目标之一就是不再重演近代史的悲剧。连主权都保不住,还谈何维护稳定的发展环境?还谈何合作共赢?何况,南海不仅仅是涉及主权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中国的安全和核心利益。如果妥协,就将陷入战略被动地位。既然和平的方式无法解决问题,长期的局势不稳也将严重影响与东盟的关系,那么战争就注定了是南海绕不开的话题。
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在即,新近召开的中国亚细亚十国外长会议恐怕主要就是为此而开。自称是亚细亚与中国关系协调人的新加坡外长“拂袖而去”,这表明了分歧的严重性。仲裁结果很有可能成为引爆南海局势的导火索。因为美国也不会放弃这个孤立打压中国的绝佳机会。
要想避免南海局势因仲裁结果恶化,或者说避免使中国陷入长期不利的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肯定不好使,中国必须要让美国和东盟知道中国的决心和局势恶化的后果。战争虽然对中国不利,但战争话题或许才是阻止局势恶化的最佳手段。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不但不应当再忌讳战争的话题,而且应当主动打战争牌。
应当提醒和警告东盟,目前的中东北非局势以及乌克兰局势就是南海的前车之鉴,大国博弈的最大受害者肯定是博弈的地区。不管美国是否军事介入南海,也不管中美是否会因南海而开战,首先倒霉的肯定是主动参与的东盟小国。
尽管美国完全有能力战胜中国,但要美国在南海对中国开战,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在经济危机和亚洲崛起的关键时刻,中国能承受得起与东盟关系恶化的损失,而东盟小国却损失不起。中国要打的是出头鸟,东盟各国不会傻到为菲律宾越南在南海买单。
虽然中国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却远非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可比。中国目前的周边环境与改革开放之初有些类似,只不过当年在背后使坏的是由前苏联换成了美国而已。如果没有当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南海的主权恐怕会丢失的更多。可以翻看一下当年的历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世界都认为中国将崩溃,几乎没有几个国家的领袖来中国访问。可对越反击战之后,来中国访问的各国政要比肩而至。对越自卫反击战表明,中国的国威和尊严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
总之,既然中国在南海没有退路,战争却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要想更好的维护南海主权和国家安全,要想解决南海危机,或许战争才是最佳的手段。以战争的威胁阻止战争的发生或许是中国目前最佳的外交手段。因此,中国目前不但没有必要忌讳和躲避战争这个绕不开的话题,还应当主动的大谈战争,让东盟自己的衡量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