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09N系列大黑鱼的2大全新战力

2020-07-19 09:41:07   




用09N表示是因为不止一种型号。比如平时说的洞95或者洞96都是新型号的大黑鱼。而新一代大黑鱼中的2种以上,会首次具备过去的几代传统大黑鱼包括常规鱼都没的全新能力。第1种新能力,就是可以在冰盖下活动并且必要时可以突破冰盖的能力。这方面,前苏联最早强调自己的战略艇和攻击艇突破冰盖而出。而美国海军一开始并不太重视;所有的俄亥俄级战略艇都不具备从冰盖下顶破冰盖上浮的能力。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也是到中后批次才首次尝试这种破冰性能;到了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则全部具备破冰上浮能力。现代艇强调破冰上浮能力,除了可以在冰层下相互追逐外,还在于各大国都发现极地冰盖下是一个潜艇作战的最佳场所。对战略艇来说,从北极冰盖区发射导弹,到北半球主要目标区的射程几乎都减少了一半。
这样可携带的弹头就更多,打击能力更强;而对手的预警时间也缩短了一半。另外一点,极地和靠近极地的浮冰海区,从空中反潜几乎是不可能。因为不论是卫星还是反潜飞机的雷达波都无法突破2米以上的冰层;即使核潜艇在浮冰缝隙间上浮或者直接顶破冰层上浮换气,在大量破碎冰层的背景掩护下,卫星和反潜飞机都很难发现。而北极冰区对大部分常规的反潜军舰,都很难长时间深入其中从水面反潜;反潜飞机也不敢深入的太深。因此北极海冰区可以说是潜艇的自由乐园。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核潜艇之间,在北极海冰下相互追逐都很难。因为常年冰区,有其他海域都没有的特殊声学现象。就是各种水声信号,包括主动和被动声呐信号。会在海底和海冰之间反复反射和散射。导致冰层以下的水声信号对比无冰区的水声信号大相径庭,更具迷惑性。



大大增加了各国核潜艇在冰层以下相互靠声呐信号相互追踪的难度。因此不论是战略艇还是攻击艇,一旦到了冰层以下,都等于到了更好的作战环境之中。过去的几代大黑鱼都没有考虑破冰和冰下活动的能力。不过今后的各种大黑鱼都会全部具备这种能力。其实有海冰的地方也不仅仅北冰洋有。很多高纬度海区在冬季也是有大半年海冰的。因此可以大大拓展作战半径和作战能力。要获得这种新能力,就要变过去的围壳舵为艇身舵,采取重点加强的流线型围壳,可以直接顶破极地常年冰层。如果说第一项冰下活动能力和破冰能力还是学习了先进国家海军现有的技术,那么第2项能力则属于全球首创。过去全球的所有黑鱼,其尾部的正后方都是声呐探测的绝对盲区。艇首声呐无法主动探测正后方,而艇侧的被动声呐也听不到正后方的水声信号,因为还有自身螺旋桨的噪音。因此一旦有对手艇在本方的正后方,几乎随时可以发动鱼雷攻击。



而作为被攻击的一方,除了加速逃跑同时释放鱼雷诱饵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办法。因此有对手在自己的正后方,比战机被对手咬尾还危险。过去采取的补救办法,就是释放几公里长的拖曳声呐阵。但是拖曳声呐阵的释放和回收本身有较大噪音,而过程长达几个小时。如果此时对手艇就在自己尾部后面几百米,长长的声呐阵反倒探测不到。历史上几次大国的潜艇相互撞到一起,绝大部分都是在声呐盲区追尾了。而现在通过全新发明的技术,一次性彻底解决了尾部声呐盲区的问题。具体怎么实现的?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这里就不提示了。总之这是一项突破性的高技术,会极大的增强新型大黑鱼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