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洪七:中国今天这样站立着,是因为他们站在前面
2017-10-03 09:45:58
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扬言要将朝鲜抹去之后,9月26日在白宫称:”我们对第二种选择完全做好了准备,这不是首选方案,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一旦我们选择这种方案就会使毁灭性的,对朝鲜来说会是毁灭性的。这叫军事选项。如果逼不得已,我们会做的!“
嘴炮之余,美国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中国施加压力,让中国怼朝鲜,把中朝变成敌对的关系,让朝鲜从中国的屏障变成为中国的问题。

好在中朝两国政府都保留一定的清醒,中国一再声明朝核问题的症结是朝美矛盾,朝鲜则公开声明,朝鲜拥有核力量是为了应对美国威胁,但不会对除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胁。
朝鲜半岛持续的升温,引起了不少人的回忆和讨论。在这里,也想为六十多年前在朝鲜战死的中国人说几句话。
如何看待那些在寒冷的冰面上冲锋和烈火的山头阻击的中国人,在根本的意义上,是现代中国人做人的底线。

序
一群“杀气腾腾”的中国人
美军不明白:日军都能被他们打成渣,而中国人是被日本打成渣的,反过来这帮中国人为什么在1950把他们打成了渣的?
李奇微说:
“ 要不是我们拥有强大的火力,经常得到近距离空中支援,并且牢牢地控制着海域,中国人可能已经把我们压垮了。
”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最标志性的是胸前挂著两个手榴弹的作战装束。
从1945年到1950年仅仅短短过去了5年,那个落后的中国依然落后,可人却变了?为什么同样一帮农民杀伤力到了朝鲜就满格了呢?这是什么样的中国人?
因为这些在寒冷的冰面上冲锋和烈火的山头阻击的中国人,从此共和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工业化进程。我们现在可以骄傲的说,中国人的步兵战斗力,第一!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哪个军部去设计一个人就能打十个中国人的这种进攻计划了。

这是一个常理解释不通的中国,它可以从秦皇汉武盛唐颓废为弱宋满清民国,它又可以是一群刚从抗战废墟中跳出来的“杀气腾腾”的人,是什么让中国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1 67年前,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
67年前,1950年9月29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收复汉城,30日,韩国第三师越过38线,30日深夜,金日成向苏联发出求救电报。
10月18日黄昏,彭德怀率志愿军先头部队入朝作战。

在战斗中学会战争,有国共十年内战练手,又有日军八年抗战练手,此时中国军队单兵战斗力不亚于当年侵华日军,而单兵战术更是超出。
当中国军队出现在朝鲜战场的时候,步兵正处于鼎盛时期。
二次战役中攻击与撤退,让美国人刻骨铭心。志愿军“总是十几个人从出其不意的方面冲上来”,冒着严寒,美军开始了突围。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在严寒的天气里,美军依旧是撤退而不是溃退,他们的殿后部队尽职尽责的挡住了志愿军的追兵,摧毁了自己认为重要的军事物资,他们的开路部队按照命令,对每一个阵地发起凶猛的冲锋——其中就包括松骨峰。
2 三座钢铁浮桥:两支军队的可敬可畏
在一条撤退的河边,美军工兵架起了一座钢铁浮桥,这是从日本空运来的。没想到,志愿军的敌后侦察兵在突袭中把该桥炸毁。
美国空军立刻从美国本土把另一座浮桥的组件空运过来,一天以后,美国人继续撤退。
然后,志愿军的敌后侦察兵,又伪装成韩国人,混上桥去,再次将桥炸毁。
美国人艰难的把另一座同样的浮桥从欧洲运了过来。两天以后,志愿军的这支部队只能远远的在山上看着,打几下冷枪,美国人估计,他们的炸药用完了。





当年在朝美军照片,今天已经略显褪色
中国人没有记录这是哪一支部队。但是美国人的记录展示了两支军队的可敬可畏之处。一支部队把人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支部队则展现了赤裸裸的工业暴力之美。
在桥断的时候,美国人并没有溃逃,他们的后继部队继续死守,前面的部队在等待,通车之后,他们井然有序的逃走。
所以,正在人们为胜利欢呼的时候,刘伯承惊叹,美军败而不乱,有章有法,果然是盖世强军。
3
对美国人的穿插,中国人无动于衷
美国人也学会了穿插,五次战役时,他们的伞兵超低空跳伞(现在也是很牛的),突然出现在中国人身后的一个山头上,竖起了星条旗。

中国人回头看了看,派了两个岗哨,无动于衷。

这让美国人束手无策,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一突然行动会让敌军大吃一惊,甚至崩溃。事实上,英军以此法“惊溃”过土耳其,德国人以此法突破马奇诺防线“惊溃”了法国人,可习惯了在抗战中“反扫荡”的中国人无动于衷。
最后,看看身前身后的红旗,美国伞兵无奈趁夜又穿插了回去。
这完全是两种作战思维的问题。砥平里战斗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走投无路的美国人死守砥平里,结果守住了。美国人这才意识到,中国人的攻坚能力太弱了——自此,美国人坚守,无隙可乘的中国人也拉开了防线,战争回到了一战时打“堑壕战”的拉锯模式。


鄙视一战“堑壕战”思维的人,能告诉我1952年下半年的朝鲜战场,和一战有什么区别吗?而寸土不让的“堑壕战”典范就是上甘岭。
▼
4
亲们,身后就是祖国,我们已无路可退
重温著名的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第一季讲到这场战争——中国跟美帝首次交锋的两集,眼泪也会冻住的!
第三集:寒东中的冲锋号
长津湖一战打的从无败绩的的美陆战一师仓皇而逃,但最后伏击的志愿军战士以伏击姿态全部冻死在了雪地中,因为这样他才没有全军覆没。

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在阵地上。
美军南逃沿途被震惊了: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美军军官里兹伯格向这些“冰雕”致敬时,他没看到,也读不懂177团6连战士宋阿毛身上的绝笔诗:
“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
恩格斯说:“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
“冰雕连”官兵宛如烈火中的“邱少云”,大家明白,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暴露目标,宁死绝不脱离战位一步。
知乎上有网友说:曾经有段时间疯狂痴迷自热食品,一箱箱的军用朝家里拖。老太爷就看着我摆弄,时不时问问是什么怎么吃。过了一会老头自己坐沙发前面对着一袋自热抹眼。我过去问,得到的回答是“一个班给我一包我们也把他们干挺了啊!那时候咋就没有啊!”老爷子是第二批去朝鲜和联合国军对掐过的老兵,之后带出来的兵更是参加了共和国每一场对外作战。也许那天老爷子看到自热时候想起了倒在白山黑水的战友和炮火连天的日子。
第四集:马革裹尸还
抗美援朝是中国近百年与外敌交手时首次迫使对手坐下来谈判、并以相对公平的和约结束的一场战争。虽然代价惨重!但不妨我们在百年屈辱后终于崛起!
“ 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 公辞六十载,今夕请当归”当这句弹幕出现,刚好画面两架J-11飞过,无线电里说:“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我部飞机两架,奉命为你护航。”看到这里,直接泪哗哗的下啊。


今天备令国人感到温暖的撤侨行动,前提还是要祖国强大,强大的祖国就是靠先辈给我们打下来的呵!
5
燃烧的尊严:生和死筑成的分水岭
美国学者约瑟夫.格登在其很有影响的著作《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一书中说:”在美国不愉快的经历中,朝鲜战争算是其中的一个:当它结束之后,大多数美国人都急于把它从记忆的罅隙中轻轻抹掉。出于某一原因,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战争。美国使朝鲜处于僵持状态,同共产党中国这个庞大而落后的亚洲国家打成了平手。尽管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武器,中国则以人海战术和对国际政治巧妙的纵横捭阖,制服了美国的现代化军事力量。“

1950年10月15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左)和总统杜鲁门(右)在威克岛上商谈朝鲜战争。杜鲁门表示正考虑对朝鲜使用原子弹。

1950年12月16日,莱特号航母,满载炸弹、火箭弹和20mm炮弹的战斗机起飞战斗。

朝鲜战争初,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看不起中国军队,认为美军兵锋所至,将会血流成河;而战后,被问及如何看中印战争时,他说出了那句名言:“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麦克阿瑟将军身着皮衣,巡视战线
那些在朝鲜殊死而战的中国人,他们改变了中国的位置,他们改变了我们的面孔,他们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有恩,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他们所获得的,超越了一切其他得失的评判。
那些死在寒冷和烈火中的志愿军将士,是中国在世界史上死得最有价值的中国人。我们谁有资格去“怜悯”这些英雄的生命的丧失?
真正珍视他们生命的价值的,是坚持他们为之献身的那种精神财富。借口志愿军死伤重大而言他的人,其实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灵魂。在这里,人的内心阴阳晨暮,均洞若观火。


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
这是因为那生和死筑成的分水岭,是国家和人的价值的标尺,是人心的明镜。当你听到有人恣意嘲笑志愿军的时候,你只能感到对这些不具有基本的羞耻感的懦夫们的厌恶和怜悯。
曾经有些人嘲弄志愿军不怕死是“愚昧”。你我只能为他们也是黄种人也能讲中文而感到极大遗憾,除了与之割席而坐,你别无选择。
在中华民族国家和人的历史长河中,朝鲜战争是凤凰迎风更生的火焰。中国人感谢为恢复国家和人的尊严而燃烧的志愿军将士们。
6
不应遗忘:中国人的长津湖和汉江雪
这场战争通常被美国人称作“被遗忘的战争”,那是一场几乎被参战双方遗忘了的战争。因为朝鲜把韩国往南打到海里,美国把朝鲜打回北边的鸭绿江,中国又把美国打回36线,最终在38线停战。
美国不愿提,俄国不屑提,韩国不想提,朝鲜不能提,日本不敢提。
美国不愿提,是因为“仅仅保持了战前的结果而无利可言”;俄国不屑提,是因为“毛熊才是这场战争的最大利益获得者”;韩国不想提,是因为“结果是耻辱的依然分裂状态”;朝鲜不能提,是因为“借助外力保全苟且,这个不能对内宣传”;日本不敢提,是因为“经此一战,支那又变身为中国,大东亚的美梦永成泡影”。
半个多世纪风雪过去了,反思那场战争的得失现在更多了,说什么的都有,什么样的面孔都有。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在这里,一切婉转和掩盖都是不必要的。如何看待那些在寒冷的冰面上冲锋和烈火的山头阻击的中国人,在根本的意义上,是现代中国人做人的底线。
朝鲜战争不仅是人们说的中国的“立国之战”,它还是我们每一个愿意当中国人东方人的个体的重新定义之战。
这不仅仅指在西方人的眼里、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中国人曾经也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精神状态和能力,自己认同那种先天判断的中国人曾经不是少数。

当中国今天还这样站立着,是因为黄继光在前面,是因为中国当年在上甘岭站立着。我们今天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到他们的尊严。因为美军军事推理的前提来自六十年前的长津湖和汉江雪:如果这样的士兵掌握了和我们同样的技术装备将会怎么样?
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也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才从精神上真正承认自己被中国战败的。也只有在那场战争后,中国军人才能挺起胸膛说:在中国海岸边架上两门大炮就能奴役一个民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苏联把在二战末期在东北拆走的机器设备又还给了中国。中苏两国于 1950 年签订了关于中长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1952和1954年,苏联分别将中长路和旅顺口海军基地移交给中国政府。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在美国的沉默中,在苏联的默许中,中国彻底收复了西藏和新疆,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区政府签订十七条协定,和平解放西藏。
朝鲜战争可以遗忘,毕竟任何战争都是无比残酷的,因为那意味着许多家庭会生离死别;但是历史不能遗忘,英雄不能遗忘,因为那将会遗忘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
7
立国之战,视死忽如归
“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对朝鲜战争胜负的感慨最具有代表性:“这协定暂时停止了,我虔诚希望它永久终止了,那个不幸半岛上的战争。对我来说,这亦是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束。它是我军事经历中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次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

美国四星上将克拉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第五集团军司令与朝鲜战争时的联合国部队指挥官。
曾被侮辱称为“东亚病夫”和“支那人”的中国人,一度从秦皇汉武盛唐颓废为弱宋满清民国,也有人说南宋“崖山之后无中华”,是指宋灭亡一战,随陆秀夫与少帝蹈海者十万军民,那个血性刚烈的中华就此消失,出现在异族铁蹄下的不是顺民奴才,就是汉奸。直到这群从抗战的废墟中跳出一群“杀气腾腾”的人,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人。
建国之初,全世界认识中国正是由于“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才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它的意义非常深远和重大,打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打出了中国63年的和平,这是在力量对比悬殊、刚刚获得政权的新中国第一次出国作战,这是何等的勇气。
重温历史,对今天在南海、东海、朝鲜半岛的争端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每位中国人在铭记宏大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也能不忘那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安稳、一心为国、视死如归奔赴朝鲜战场的将士们!
嘴炮之余,美国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中国施加压力,让中国怼朝鲜,把中朝变成敌对的关系,让朝鲜从中国的屏障变成为中国的问题。
好在中朝两国政府都保留一定的清醒,中国一再声明朝核问题的症结是朝美矛盾,朝鲜则公开声明,朝鲜拥有核力量是为了应对美国威胁,但不会对除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胁。
朝鲜半岛持续的升温,引起了不少人的回忆和讨论。在这里,也想为六十多年前在朝鲜战死的中国人说几句话。
如何看待那些在寒冷的冰面上冲锋和烈火的山头阻击的中国人,在根本的意义上,是现代中国人做人的底线。
序
一群“杀气腾腾”的中国人
美军不明白:日军都能被他们打成渣,而中国人是被日本打成渣的,反过来这帮中国人为什么在1950把他们打成了渣的?
李奇微说:
“ 要不是我们拥有强大的火力,经常得到近距离空中支援,并且牢牢地控制着海域,中国人可能已经把我们压垮了。
”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最标志性的是胸前挂著两个手榴弹的作战装束。
从1945年到1950年仅仅短短过去了5年,那个落后的中国依然落后,可人却变了?为什么同样一帮农民杀伤力到了朝鲜就满格了呢?这是什么样的中国人?
因为这些在寒冷的冰面上冲锋和烈火的山头阻击的中国人,从此共和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工业化进程。我们现在可以骄傲的说,中国人的步兵战斗力,第一!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哪个军部去设计一个人就能打十个中国人的这种进攻计划了。
这是一个常理解释不通的中国,它可以从秦皇汉武盛唐颓废为弱宋满清民国,它又可以是一群刚从抗战废墟中跳出来的“杀气腾腾”的人,是什么让中国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1 67年前,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
67年前,1950年9月29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收复汉城,30日,韩国第三师越过38线,30日深夜,金日成向苏联发出求救电报。
10月18日黄昏,彭德怀率志愿军先头部队入朝作战。
在战斗中学会战争,有国共十年内战练手,又有日军八年抗战练手,此时中国军队单兵战斗力不亚于当年侵华日军,而单兵战术更是超出。
当中国军队出现在朝鲜战场的时候,步兵正处于鼎盛时期。
二次战役中攻击与撤退,让美国人刻骨铭心。志愿军“总是十几个人从出其不意的方面冲上来”,冒着严寒,美军开始了突围。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在严寒的天气里,美军依旧是撤退而不是溃退,他们的殿后部队尽职尽责的挡住了志愿军的追兵,摧毁了自己认为重要的军事物资,他们的开路部队按照命令,对每一个阵地发起凶猛的冲锋——其中就包括松骨峰。
2 三座钢铁浮桥:两支军队的可敬可畏
在一条撤退的河边,美军工兵架起了一座钢铁浮桥,这是从日本空运来的。没想到,志愿军的敌后侦察兵在突袭中把该桥炸毁。
美国空军立刻从美国本土把另一座浮桥的组件空运过来,一天以后,美国人继续撤退。
然后,志愿军的敌后侦察兵,又伪装成韩国人,混上桥去,再次将桥炸毁。
美国人艰难的把另一座同样的浮桥从欧洲运了过来。两天以后,志愿军的这支部队只能远远的在山上看着,打几下冷枪,美国人估计,他们的炸药用完了。
当年在朝美军照片,今天已经略显褪色
中国人没有记录这是哪一支部队。但是美国人的记录展示了两支军队的可敬可畏之处。一支部队把人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支部队则展现了赤裸裸的工业暴力之美。
在桥断的时候,美国人并没有溃逃,他们的后继部队继续死守,前面的部队在等待,通车之后,他们井然有序的逃走。
所以,正在人们为胜利欢呼的时候,刘伯承惊叹,美军败而不乱,有章有法,果然是盖世强军。
3
对美国人的穿插,中国人无动于衷
美国人也学会了穿插,五次战役时,他们的伞兵超低空跳伞(现在也是很牛的),突然出现在中国人身后的一个山头上,竖起了星条旗。
中国人回头看了看,派了两个岗哨,无动于衷。
这让美国人束手无策,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一突然行动会让敌军大吃一惊,甚至崩溃。事实上,英军以此法“惊溃”过土耳其,德国人以此法突破马奇诺防线“惊溃”了法国人,可习惯了在抗战中“反扫荡”的中国人无动于衷。
最后,看看身前身后的红旗,美国伞兵无奈趁夜又穿插了回去。
这完全是两种作战思维的问题。砥平里战斗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走投无路的美国人死守砥平里,结果守住了。美国人这才意识到,中国人的攻坚能力太弱了——自此,美国人坚守,无隙可乘的中国人也拉开了防线,战争回到了一战时打“堑壕战”的拉锯模式。
鄙视一战“堑壕战”思维的人,能告诉我1952年下半年的朝鲜战场,和一战有什么区别吗?而寸土不让的“堑壕战”典范就是上甘岭。
看开国大将李克农之孙李凯城大校是如何谈论上甘岭战役的:
▼
4
亲们,身后就是祖国,我们已无路可退
重温著名的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第一季讲到这场战争——中国跟美帝首次交锋的两集,眼泪也会冻住的!
第三集:寒东中的冲锋号
长津湖一战打的从无败绩的的美陆战一师仓皇而逃,但最后伏击的志愿军战士以伏击姿态全部冻死在了雪地中,因为这样他才没有全军覆没。
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在阵地上。
美军南逃沿途被震惊了: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美军军官里兹伯格向这些“冰雕”致敬时,他没看到,也读不懂177团6连战士宋阿毛身上的绝笔诗:
“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
恩格斯说:“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
“冰雕连”官兵宛如烈火中的“邱少云”,大家明白,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暴露目标,宁死绝不脱离战位一步。
知乎上有网友说:曾经有段时间疯狂痴迷自热食品,一箱箱的军用朝家里拖。老太爷就看着我摆弄,时不时问问是什么怎么吃。过了一会老头自己坐沙发前面对着一袋自热抹眼。我过去问,得到的回答是“一个班给我一包我们也把他们干挺了啊!那时候咋就没有啊!”老爷子是第二批去朝鲜和联合国军对掐过的老兵,之后带出来的兵更是参加了共和国每一场对外作战。也许那天老爷子看到自热时候想起了倒在白山黑水的战友和炮火连天的日子。
第四集:马革裹尸还
抗美援朝是中国近百年与外敌交手时首次迫使对手坐下来谈判、并以相对公平的和约结束的一场战争。虽然代价惨重!但不妨我们在百年屈辱后终于崛起!
“ 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 公辞六十载,今夕请当归”当这句弹幕出现,刚好画面两架J-11飞过,无线电里说:“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我部飞机两架,奉命为你护航。”看到这里,直接泪哗哗的下啊。
今天备令国人感到温暖的撤侨行动,前提还是要祖国强大,强大的祖国就是靠先辈给我们打下来的呵!
5
燃烧的尊严:生和死筑成的分水岭
美国学者约瑟夫.格登在其很有影响的著作《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一书中说:”在美国不愉快的经历中,朝鲜战争算是其中的一个:当它结束之后,大多数美国人都急于把它从记忆的罅隙中轻轻抹掉。出于某一原因,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战争。美国使朝鲜处于僵持状态,同共产党中国这个庞大而落后的亚洲国家打成了平手。尽管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武器,中国则以人海战术和对国际政治巧妙的纵横捭阖,制服了美国的现代化军事力量。“
1950年10月15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左)和总统杜鲁门(右)在威克岛上商谈朝鲜战争。杜鲁门表示正考虑对朝鲜使用原子弹。
1950年12月16日,莱特号航母,满载炸弹、火箭弹和20mm炮弹的战斗机起飞战斗。
朝鲜战争初,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看不起中国军队,认为美军兵锋所至,将会血流成河;而战后,被问及如何看中印战争时,他说出了那句名言:“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麦克阿瑟将军身着皮衣,巡视战线
那些在朝鲜殊死而战的中国人,他们改变了中国的位置,他们改变了我们的面孔,他们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有恩,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他们所获得的,超越了一切其他得失的评判。
那些死在寒冷和烈火中的志愿军将士,是中国在世界史上死得最有价值的中国人。我们谁有资格去“怜悯”这些英雄的生命的丧失?
真正珍视他们生命的价值的,是坚持他们为之献身的那种精神财富。借口志愿军死伤重大而言他的人,其实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灵魂。在这里,人的内心阴阳晨暮,均洞若观火。
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
这是因为那生和死筑成的分水岭,是国家和人的价值的标尺,是人心的明镜。当你听到有人恣意嘲笑志愿军的时候,你只能感到对这些不具有基本的羞耻感的懦夫们的厌恶和怜悯。
曾经有些人嘲弄志愿军不怕死是“愚昧”。你我只能为他们也是黄种人也能讲中文而感到极大遗憾,除了与之割席而坐,你别无选择。
在中华民族国家和人的历史长河中,朝鲜战争是凤凰迎风更生的火焰。中国人感谢为恢复国家和人的尊严而燃烧的志愿军将士们。
6
不应遗忘:中国人的长津湖和汉江雪
这场战争通常被美国人称作“被遗忘的战争”,那是一场几乎被参战双方遗忘了的战争。因为朝鲜把韩国往南打到海里,美国把朝鲜打回北边的鸭绿江,中国又把美国打回36线,最终在38线停战。
美国不愿提,俄国不屑提,韩国不想提,朝鲜不能提,日本不敢提。
美国不愿提,是因为“仅仅保持了战前的结果而无利可言”;俄国不屑提,是因为“毛熊才是这场战争的最大利益获得者”;韩国不想提,是因为“结果是耻辱的依然分裂状态”;朝鲜不能提,是因为“借助外力保全苟且,这个不能对内宣传”;日本不敢提,是因为“经此一战,支那又变身为中国,大东亚的美梦永成泡影”。
半个多世纪风雪过去了,反思那场战争的得失现在更多了,说什么的都有,什么样的面孔都有。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在这里,一切婉转和掩盖都是不必要的。如何看待那些在寒冷的冰面上冲锋和烈火的山头阻击的中国人,在根本的意义上,是现代中国人做人的底线。
朝鲜战争不仅是人们说的中国的“立国之战”,它还是我们每一个愿意当中国人东方人的个体的重新定义之战。
这不仅仅指在西方人的眼里、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中国人曾经也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精神状态和能力,自己认同那种先天判断的中国人曾经不是少数。
当中国今天还这样站立着,是因为黄继光在前面,是因为中国当年在上甘岭站立着。我们今天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到他们的尊严。因为美军军事推理的前提来自六十年前的长津湖和汉江雪:如果这样的士兵掌握了和我们同样的技术装备将会怎么样?
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也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才从精神上真正承认自己被中国战败的。也只有在那场战争后,中国军人才能挺起胸膛说:在中国海岸边架上两门大炮就能奴役一个民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苏联把在二战末期在东北拆走的机器设备又还给了中国。中苏两国于 1950 年签订了关于中长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1952和1954年,苏联分别将中长路和旅顺口海军基地移交给中国政府。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在美国的沉默中,在苏联的默许中,中国彻底收复了西藏和新疆,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区政府签订十七条协定,和平解放西藏。
朝鲜战争可以遗忘,毕竟任何战争都是无比残酷的,因为那意味着许多家庭会生离死别;但是历史不能遗忘,英雄不能遗忘,因为那将会遗忘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
7
立国之战,视死忽如归
“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对朝鲜战争胜负的感慨最具有代表性:“这协定暂时停止了,我虔诚希望它永久终止了,那个不幸半岛上的战争。对我来说,这亦是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束。它是我军事经历中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次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
美国四星上将克拉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第五集团军司令与朝鲜战争时的联合国部队指挥官。
曾被侮辱称为“东亚病夫”和“支那人”的中国人,一度从秦皇汉武盛唐颓废为弱宋满清民国,也有人说南宋“崖山之后无中华”,是指宋灭亡一战,随陆秀夫与少帝蹈海者十万军民,那个血性刚烈的中华就此消失,出现在异族铁蹄下的不是顺民奴才,就是汉奸。直到这群从抗战的废墟中跳出一群“杀气腾腾”的人,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人。
建国之初,全世界认识中国正是由于“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才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它的意义非常深远和重大,打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打出了中国63年的和平,这是在力量对比悬殊、刚刚获得政权的新中国第一次出国作战,这是何等的勇气。
重温历史,对今天在南海、东海、朝鲜半岛的争端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每位中国人在铭记宏大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也能不忘那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安稳、一心为国、视死如归奔赴朝鲜战场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