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俄网电战可破F-35信息优势 迫其空中缠斗

2015-07-28 11:08:15   

日前,F-35隐身战机在与F-16D战机的空中缠斗中落败。相关报告被披露之后,有关未来空对空战斗特性的讨论愈演愈烈。在“战略家”博客中,安德鲁·戴维斯近日指出为减少战机被探测的可能性,将使用超视距空对空导弹的远距离空对空作战与隐形技术的有利条件相结合,并开发高级传感器、信息处理和电子战能力,非常重要。

显而易见,在设计之初,F-35战机旨在采用特殊的方法展开空对空作战(即远程攻击),而非展开近距缠斗空战。这凸显出一个现在引发热议的关键问题:“目前我们对未来空战的观点是超视距空战将占据主导地位,‘空中缠斗’来日已不多,这对吗?”

有关超视距空对空作战地位提升和空中缠斗寿终正寝的观点,其根据是美国及其盟国军队对任何对手都有着清晰、可持续的“态势感知优势”,即在空战中对周围环境具有超高的感知能力,允许不设限制地使用超视距空对空导弹。就此而言,F-35战机在战术性空对空作战中取得的成功,事实上取决于在未来面临对手咄咄逼人的行动时,保持战略层次的感知优势的能力,从而在未来任何冲突爆发开始时,果断地赢得信息战的胜利。

在考虑未来与对手交战时,中国信息战方针明确要求,在军事冲突开始时,甚至是在冲突爆发前,就攻击包括卫星在内的美军C4ISR作战指挥决策系统。信息战将在太空、网络空间和整个电磁波谱中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信息战空间视为一个由网络空间和电子战组成的一体化环境,并围绕着集成网络电子战概念,对这些领域制订作战策略。


中国人民解放军戴清民少将称,人民解放军的集成网络电子战策略的主要目标是,破坏战场上敌军信息系统的正常活动,同时保护自己的信息系统,以获得信息优势。因此,同中国空军空战,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哪一方先获得信息战控制权所决定的,比如通过取得战术性超视距空对空作战的胜利。试想一下,F-35战机和预警机之间没有了数据连接;E-7A“楔尾”预警机上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失灵;反卫星武器攻击导致战略通信中断,以及电脑网络受到黑客攻击导致后勤服务中断或GPS信号不畅,那么这第一波攻击不是发射导弹,而是电脑黑客或地面干扰台使得卫星失效。此外,随着第一轮信息战效果的显现,未来的打击行动将是迅速且果断。由于不具备这些系统的灵活性,F-35战机飞行员必须依靠机载传感系统,如有源电子扫描阵雷达和光电瞄准系统,来探测、追踪和打击目标。这增加了F-35战机被探测的可能性,有可能在视距内使其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

依赖信息优势的F-35战机会使自己失效吗?如果F-35战机过于依靠远程超视距空对空导弹,如果未来根据这一策略制订空军的作战方针,那么一旦重要的C4ISR作战指挥决策系统受到攻击,这一作战平台的有效性就会面临风险。在这点上,任何认为现代空军不需要空中缠斗的观点都是危险的。这种观点缺乏可信度,因为没有任何国家的空军会放弃制空权。所有空军都必须为空中缠斗做准备,即便是将F-35作为其主力战机。最后,未来的敌人不会按照美国及其盟友的条件和强化其优势的方式谦恭地与之交战。敌人总是有表决权的。

未来,我们的对手会采用最有助于自己失败的方式作战,这似乎不太可能。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和俄罗斯的分析人士已了解F-35战机的所有弱点,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弱点展开空战。预计,在与一支装备精良、足智多谋、意志坚定的敌军进行实战时,F-35战机将被迫展开空中缠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