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吨级排水量的大型小虎鲸,在预测9年后终于见到实物?
2025-10-16 01:15:35
从2016年到目前的这9年中,本号对新式武器系统的各种预测,海陆空天电磁激光全部包括在内,整体粗略统计下来,应该有85%以上的准确概率。而那15%,也未必是完全没有预测准,更大的可能性是藏着掖着还没有真正亮相!而小虎鲸的概念,也应该是本号在全球首创的。之所以叫小虎鲸,就是体型是海洋鲸类中最小的之一,但是杀伤力却是整个地球食物链最强悍的吃肉动物,150吨的蓝鲸随时拿来当宵夜;让人谈之色变的超级大白鲨,也不过是小虎鲸的鹅肝点心而已!因为小虎鲸只吃大白鲨的肝脏,一次性撞晕之后开膛取肝,对成吨的鲨鱼肉却看都不看。如果一艘中小型潜艇能像现实中的小虎鲸一样位于海洋掠食者的顶端,那真是无敌的存在。毕竟西太有全球面积最大的、400米之内的边缘浅海,
图片
这个深度让万吨级核潜艇稍微在海底翻个身,那么海底的泥沙会直接喷涌到海面,此时如果有1艘或者几艘小虎鲸式潜艇与之近距离对线,那么真的与集体围攻猎杀笨拙的蓝鲸无异!可为何八九年下来,小虎鲸式新式潜艇,就是不见实物呢?本质上还是2个终极问题:第一就是这种特殊潜艇,吨位到底设计到多大最合理?第二就是特殊核堆,设置到多大的马力最合适!在二战以后,欧洲为代表的常规潜艇,一般只设计到1500吨,最大也很少超过2000吨;可谓十分局促。但相对好处是,只需要50到100马力的小型AIP系统,就可以实现长期潜伏。但是在东亚,体量如此之小,马力如此之弱的AIP潜艇,普遍不受待见!最近20年,东亚各方的新式AIP潜艇,几乎没有低于水下排量3000吨的!但是3000吨体量,
图片
对希望一次性潜航,就维持至少1个月的潜伏机动作战的目标,仍不够大。最好是难能到4000吨;也就是正规主战核潜艇的一半吨位。但是全球最好的AIP,无论怎么升级,想长期推动4000吨级的舰体,都有点违背物理规律。于是只能上核堆,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回归7000吨以上的正规核攻击艇。而小虎鲸的核堆,是比排量更难缠的技术:设计的马力太小,几乎等于一排核电池,综合效率还不如AIP。稍微放大,各种边缘设备一样都能少,又成了普通核堆。如何以小体积实现大功率,极端安全可靠,才是真考验一国核工业的顶尖水平。现在好了,在某特别水域,被发现一艘长度近100米,直径至少9.5米的,前所未见的新艇正在舾装,预估水下排量4500到4800吨之间,全球还从来没有这么大吨位的,
图片
常规攻击艇,而某大国也从来不会生产5800吨不到的普通核牙,因此期盼了快10年的小虎鲸,终于就要展露头角,大杀四方!
图片
这个深度让万吨级核潜艇稍微在海底翻个身,那么海底的泥沙会直接喷涌到海面,此时如果有1艘或者几艘小虎鲸式潜艇与之近距离对线,那么真的与集体围攻猎杀笨拙的蓝鲸无异!可为何八九年下来,小虎鲸式新式潜艇,就是不见实物呢?本质上还是2个终极问题:第一就是这种特殊潜艇,吨位到底设计到多大最合理?第二就是特殊核堆,设置到多大的马力最合适!在二战以后,欧洲为代表的常规潜艇,一般只设计到1500吨,最大也很少超过2000吨;可谓十分局促。但相对好处是,只需要50到100马力的小型AIP系统,就可以实现长期潜伏。但是在东亚,体量如此之小,马力如此之弱的AIP潜艇,普遍不受待见!最近20年,东亚各方的新式AIP潜艇,几乎没有低于水下排量3000吨的!但是3000吨体量,
图片
对希望一次性潜航,就维持至少1个月的潜伏机动作战的目标,仍不够大。最好是难能到4000吨;也就是正规主战核潜艇的一半吨位。但是全球最好的AIP,无论怎么升级,想长期推动4000吨级的舰体,都有点违背物理规律。于是只能上核堆,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回归7000吨以上的正规核攻击艇。而小虎鲸的核堆,是比排量更难缠的技术:设计的马力太小,几乎等于一排核电池,综合效率还不如AIP。稍微放大,各种边缘设备一样都能少,又成了普通核堆。如何以小体积实现大功率,极端安全可靠,才是真考验一国核工业的顶尖水平。现在好了,在某特别水域,被发现一艘长度近100米,直径至少9.5米的,前所未见的新艇正在舾装,预估水下排量4500到4800吨之间,全球还从来没有这么大吨位的,
图片
常规攻击艇,而某大国也从来不会生产5800吨不到的普通核牙,因此期盼了快10年的小虎鲸,终于就要展露头角,大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