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中国”在欧洲好使,美国“仗义”拔刀,让丹麦自己兜底,出场费结了吗

2019-02-13 09:02:17   

如果一个国家要一大笔投资,那需要什么呢?是中国。

近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一则非常有趣的新闻:格陵兰,就是利用咱中国做幌子,就这样轻易的从欧美国家那里敲来了一笔巨额投资。





格陵兰本意只是向中国提出了在格陵兰建3个机场的投资提议,中方也只是在考察阶段,但经过美国的炒作,甚至美国时任国防部长马蒂斯亲自下场“建议”,让中国人在北极门户建机场太危险了!把这里军事化了怎么办呢?

在美国的强烈干预下,去年5月美国政府与格陵兰所属的丹麦召开了紧急会议,最后就由丹麦政府自掏腰包。可是在找中国投资之前,格陵兰一直都在求丹麦政府投资,因为觉得投资成本大,风险大,如今在美国的“鼓励”下,态度就来了个急转弯,也难怪格陵兰都讽刺称,要不是中国人,丹麦可不会这么做。


近几年美国对于中国资本的渲染和警惕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在国际上各个其能掌控的国家输送“中国资本入侵”的荒谬概念,让其他国家不得不“听话”。华为事件就是典型例子。而且,如今除了华为,很多中国企业都已经进入了美国警惕的范围。

其实事件的本质大家都知道,也有不少国家敢于说出真相。就在当地时间11日,美国国务卿与匈牙利外长在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就难得说了次真话。对于蓬佩奥所称的,“与北京握手会有附加条件”,匈牙利外长直言,“如果某些国家老把时间花在干涉他国内政上,这世界并不会变得更好。”

对于美国如今的围追堵截,中国如今可以说是应付了一起又一起,几乎大部分欧洲国家都被美国“撩”了个遍,大部分国家虽然不愿在两国之间站队,但迫于美国的压力,也只能选择倒向美国,更不用说那些美国的盟友们。但是这些中国企业遇到的挫折或许是让中国企业更加冷静的一股外在力量,如今的中国资本急剧膨胀,正是容易盲目投资的时候,这碗冷水浇下来,或许也是一个让中国企业静下心来,慎重投资,发展实业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