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3和歼14去哪里了?
2020-10-18 07:49:42
歼击机是前苏联的习惯称呼,在西方也叫战斗机,也就是以打击和歼灭对手的歼击机和轰炸机为主要目标,让本方尽量获得制空权,因此叫做歼击机。新兴大国在歼击机方面,正式批量入列的有歼5、歼6、歼7、歼8、歼10、歼11、歼15、歼16、歼20,这些型号到目前大多数还是现役都能飞,即使老歼5和老歼6,目前仍然有少量可以作为初级教练机上天。以上9种机型都生产了至少50架以上。而像歼6等甚至生产过几千架。另外还有一个歼12,也是被承认的正式编号,虽然最终保留下来的只有2架;其中一架还被做成了航空博物馆的标志物。因此真正有正式编号的是10个型号。到目前FC31到底获得没获得“户口”仍然是一个玄学问题。所以现在不论最终叫他歼31还是歼35都是还没定论的事情。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歼5前面的歼1、歼2、歼3和歼4到哪里去了?现在对这4个编号是否曾经存在过也是有很大争论的。有种早期研发的飞机叫做歼教1,但是歼教1不等于歼1。因此正规说法是歼1到歼4就没有被正式定名过。也相当于说不存在歼1到歼4。一开始仿制歼击机就是从歼5开始。那么从歼5到歼6、歼7和歼8一直是按照顺序来。歼9虽然没有最终研发出实体机,但是其历史地位不能否认。因为歼9当年的研发定位高得吓人,被定位为超现代化的强力双发歼击机。飞行包线居然要满足双28,也就是飞行高度要达到28000米,速度要同时达到2.8马赫,还要具备中低空强大的格斗性能。这些要求,就是今天让歼20去做,恐怕也不敢确保每一项性能都达标,而歼9的计划可是在50多年前就有了。
因为要求太高最终无法研发出来也算并不奇怪。在战机研发领域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这就是某个型号如果没有最终研发成功并装备。即使以后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基本达到了早先研发的技术层次和目标,但是也不会用老型号来命名新型号。除了双28这种完全脱离时代的过高要求,后来歼10基本实现了当年歼9的大部分早期设定,但是歼9这个编号还是独立保留,作为一个纪念存在。这样就在歼5和到歼12之间空白了一个号。考虑到歼9方案的历史影响,也算没有空号。后面则是歼11和歼12,再到后来的歼15和歼16,至今最大正式编号是歼20。到歼20显然是跳号了。歼17、歼18和歼19都不错,可以为未来的新型号做3个号的预留。于是问题也就来了。在歼9这个所谓的空号并非空号之后。真正的空号只有歼13和歼14!那么这两个型号到哪里去了?
有种说法是歼13是当年和歼10直接竞争的常规布局单发歼击机。而歼14是和歼20竞标的那个“三翼面”,两者都因为竞标失败而最终不见踪迹。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对2种还在PPT阶段的方案,绝不可能给带歼字的编号。歼12有实体机、歼9影响巨大。而所谓的歼13和歼14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甚至就根本没有进入正式批准研制的阶段。因此这两个就是被有意跳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