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气之旅”取消后川普抓狂的逻辑推理

2018-08-13 17:45:42   

清风道长


“消气之旅”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段外交史,一直到本世纪初。在对美关系中,出现很奇特的一幕,为让我国经济正常发展,每当美国不高兴时,我国去安抚美国“脆弱”的内心需要,让美国人消气,美国人消气之后则“美颜大悦”,而暂时取消对中国经贸的发难。对这段历史,不少国人耿耿于怀,诟病“软”外交,现在看来这也许是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让中国当时的脆弱的制造业的完善,工业化完成,让我国产品取得世界市场,通过这种方式换来发展时间、空间,应该是正确策略,实力不行时一味的硬只会让中国的发展机遇与空间丧失。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发生了某事件,西方普遍制裁,由于美国主要精力放在中东及消化苏联成果,不久便取消对我制裁,美国及西方怎么甘心,于是搞了个“劳改产品”输美借口,用“人权”的形式攻讦我国,我国无奈高层赴美,并承诺制订相关政策。结果我国于1991年10月5日制订《关于禁止劳改产品出口规定》。

1999年美国轰炸人大使馆,中美关系降低到冰点,美国很为言不由衷的“道歉”生气,为缓和两国关系,开拓我国市场,我国到美国访问,说“我来美访问就是来让美国人消气的”,从此以后消气之旅的说法就出现了。

撞机事件后,中国人民义愤填膺,中国拆解了美国EP3电子侦察机,并推迟美国军人返美,美国人在又一次言不由衷的道歉之后的一系列动作开始了,纺织品、衬衫、轮胎等输美产品列入美国制裁清单,中国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再次去让美国人消气。

在以后的日子里,中国领导人到美国穿梭,最高领导人访问竟然被美国人标为“友好访问”,而不是国是访问,美国人之轻慢可见一斑。

美国人的思维惯性中,认为中美在贸易上中国是被动一方,只要通过外交警告,中国就一定来美进行消气之旅。当然,这次来不例外,川普先生在期待中国高层给他消气以挣足脸面。

一、特朗普逻辑推理。

这次贸易战,川普是有底气的,他的盘算在于,中国一定会“服/软”,然后通过中国服/软再反手打击欧洲等其它对手。

笔者猜测川普的设计是这样的:先对付在产品竞争上与美国重叠的欧盟与日本,他首先拿出钢、铁、铝砸向欧盟与日本等国,让相关国家服/软认\输,川普认为他有底牌,这张底牌就是中国。

川普认为,在砸向欧盟日本之时,如果欧盟与日本不服,那么就可祭出中国“消气之旅”这一杀招。于是川普将矛盾对准了中国,先拿出500亿$,然后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的短板芯片动手,瞄准“中兴公司”动手,意图打痛中国,让中国领导层认识到中美科技差距,然后权衡利弊后再来一次“赴美消气之旅”。

如果中国真的服/软了,川普就可大吹特吹,对欧盟与日本施加强大压力让屈服。对于中国的可能服/软,川普有自己的研判:在川普来华访问的几天,他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会谈据他自己说“很愉快”,并且由中国最高层领导人签署了高达2600亿$的五年的合同。得到这一信息之后,他认为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立场未变”这一结论,于是促发了他对全面打贸易战的决心。

于是,川普团队着急忙慌的宣布要与中国谈判,川普也担心中国这次软硬不吃,所以在谈判之前,他说了这样的话“我与伟大的中国领导人是好朋友,我们无话不谈”。先恭后倨,对我国发出明确信息:希望中国来次消气之旅来配合他的贸易战。

中美谈判两轮后达成了协议,并没如期出现谈判结束后中国领导人去美消气的行程,川普感受到失算后的愤怒,于是撕毁协议,决定再施加压力,加大筹码,让中国服/软,非要中国再来消气不行。

但是,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中国,他失算了。估计他目前承受的压力,也够他喝一壶的。

川普眼巴巴的等中国让美国消气、让川普先生消气,望眼欲穿的盼望,但中国没有给他消气,于是,他抓狂了!加码、再加码,恼羞成怒。

逻辑脉络已经分析如此清楚了,川普为什么会失算?

二、中国敢于应战的逻辑推理。

中国的“卧薪尝胆”不是为了一直受屈辱,而是为民族复兴与崛起,一味的软,只会招来更多的屈辱。是到反击的时候了。

(一)中国在谈判之前面对川普的讹诈就明确指出,“贸易归零”也不会屈服的逻辑。

中国作了最坏的打算。对美国人打贸易战,中国是有全面预判与准备的。美制裁中兴公司之后,对中国的一些产业肯定进行了摸底,而对输美产品的结构也进行了全面的权衡,并对中美贸易战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美国损失也进行了计算,得到结论之后,中国决策全面反击,发出“贸易归零也不怕”的信号。

(二)中国决断取消“消气之旅”决断前肯定进行过全面评估与沙盘推演。贸易事关中国国运的大事,美国又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贸易战一旦开打对中国的影响是划时代的,敢于应战,意味着改变了中国一贯忍辱负重作风,既然敢于改变,中国高层肯定对自己的企业与产业做了全面的评估,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中共来讲,如果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不可能的。

这种评估不仅仅是贸易层面,对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金融风险都必然作了全面的评估。而且还要评估美国优势与中国优势对比,中国劣势与美国劣势比较,后续可能的发展如何。作为负责任的党来说,不做到这些就轻言贸易战是不可能的,中共高层作出的评估肯定是到了取消“消气之旅“的时候了。

三、中国高层对国际局势的评估猜测与逻辑推理。

川普的美国优先逻辑,是要重塑国际贸易体系,让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对美国最有利,当然,对美国最有利,对其它国家肯定最不利。回想一下,当年关贸总协定变更为WTO时的争吵,重新谈判,特别是欧洲就WTO关税问题与美国的交涉,让欧洲如梗在喉。因为那时的美国国力正如日中天,美国借苏联解体重塑新的贸易体系,对关贸总协定的一些章程进行修改,欧洲并没有占到便宜。这次川普又重新玩这套,欧洲不可能忍气吞声。

而美国首先在钢铁铝上对欧洲发难,欧洲就范后欧洲在贸易上就再次陷入受制于美国的循环,因此,对欧洲而言,只要有一点希望,也不愿意看到川普的霸道目标实现。

笔者猜测,高层认为,如果中美贸易间先于达到妥协,欧洲必定后面跟从对美妥协,下一步,就是美国逼迫欧洲对中国发难了。

从这个方面说,欧洲希望中国顶住美国压力,只要中国顶住压力,贸易规则就不可能很快修改,也希望这个结果。

笔者以前对欧盟态度进行过预测,笔者认为从目前看,欧洲的态度仍然在中国的评估范围内。

需要指明的是,一些“高级文人”以各种名词对中美贸易战的后果对国人进行恐吓,是一种仍然沉迷于中国“消气之旅”时的幻觉,对中国崛起、中国改变作为模式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对中国力量的认识仍然在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他们在美国喝洋墨水的时代,他们看不到中国的进步,当然,也不愿意承认中国已经取得的进步。

四、中国高层对贸易格局的谋划推理。

中国希望的贸易格局,自然是在平等基础上的贸易协议,各国共同发展的模式。从中国对国际义务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宣言就可看出。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2015年已经超过美国),中国周边国家及广大非洲国家,发展国家,大概有一半的国家中国是他们的贸易伙伴,基于这一现实的考量,如果中国不出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中国服\软,一旦美国作出围攻中国决策,这些墙头草国家很容易在美国压力下转身向。最关键的是在国际大博弈的背景之下,“大争”之际,再不作为,何谈复兴?如何谈崛起?一味的忍让是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

中国强硬表态后,其它希望中国能带头项住美国压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肯定会站在中国一边。中国最高领导人频繁的访问的背后,也是这种逻辑的证明。

在这一波的博弈中,我们看到随中国的强硬,土耳其敢于面对美国的欺诈进行碍碰硬,波斯敢于直面美国面对面的军事威胁,而欧洲与日本的态度,对美国的强硬表态,难道真不与中国强硬对美有逻辑关系?还有,三哥与中国最高领导人多次见面,大谈友好合作,反对美“印太战略计划”,也真的没关系吗?如此想,你就单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