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是中国海军梦寐以求的目标吗?
2021-02-09 14:01:19
战略导弹核潜艇,无疑是世界五大强国最核心的"镇国之宝",有一句俗语说:即使一个国家的战略核武器全部被毁了,只要还有一艘战略核潜艇存活,就足以给敌方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在目前全球五大强国之中,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无疑是神话般的存在,该艇携带有16枚"布拉瓦"战略导弹,是目前威力仅次于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全球排名第二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由于其威力巨大、性能先进,因此有中国的网友赞叹"这才是中国海军梦寐以求的武器",然而,"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真的是中国海军梦寐以求的吗?

(俄罗斯海军的骄傲,"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要知道"北风之神"是不是中国海军梦寐以求的武器,就得先搞清楚中国奉行的是什么样的战略,而在这样的战略之下,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武器。只有搞清楚这两点,才能判断出中国海军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武器,"北风之神"又是不是符合中国的需求。
首先,核武器无疑是当今人类掌握的杀伤力最大的武器,特别是氢弹,由于不受"临界质量"的限制,因此理论上威力可以做到"无限大"。而核潜艇是核武器数量高度集中的武器,因为现代战略核潜艇通常可以携带12~24枚潜射战略导弹,而陆基战术导弹方面,一辆发射车只能运载1枚导弹;空射核武器的射程则无法和潜射导弹相比。而且由于有着厚厚海水的遮蔽,核潜艇的隐蔽性天然胜过陆基和空基核武器,所以战略核潜艇也是各国核武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英法两国甚至已经放弃了陆基和空基核武器,而只保留海基核武器,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核潜艇是中国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一直奉行"最低限度核威慑"政策,这主要是为了在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核武器发展和国民经济相适应。核武器的成本绝非是某些网友所想象的那么廉价,因为单单是核材料的提炼就足以耗空世界很多国家的国库,而核武器配套的远程运载火箭、空间技术、导弹返回技术等等,任何一项都是天价科研项目。而且核导弹制造完成后还必须时刻出于监控状态,以防止出现任何意外,试想一下,连英法这样的世界强国都放弃了陆基和空基核武器,仅保留海基核武器,就可以知道核弹的养护成本到底有多高昂。所以我国的"最低限度核威慑"政策无疑是一种非常智慧的战略威慑思维。

(感受一下094的巨大……)
解放军海军目前列装的主力为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长度大约为135米,宽度在13米左右,采用双壳体设计,水上排水量9000吨,水下排水量115000吨,吨位大概相当于"北风之神"核潜艇的一半,北风之神级水上排水量大约17000吨,水下排水量24000吨。但是就携带的导弹来看,094型核潜艇可以携带12枚"巨浪-2"型潜射战略导弹,而"北风之神"级可以携带16枚"布拉瓦"潜射导弹。从吨位上说,"北风之神"比094大了一倍,但是导弹载荷只增加了4枚,这种情况下,两种战略核潜艇,谁的效费比更高,可以说不言而喻。

(建国70周年阅兵,首次公开亮相的"巨浪-2"导弹)
其次,再比较一下"巨浪-2"潜射导弹和"布拉瓦"潜射导弹:"巨浪-2"型导弹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潜射战略导弹,"巨浪-2"导弹直径大约为2米,长度在14米左右,发射重量大约为50吨;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导弹直径也是大约2米,长度12.1米,发射重量36.8吨,从尺寸上明显小于"巨浪-2"导弹。
"布拉瓦"和"巨浪-2"都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但是在推进剂性能方面,俄罗斯明显落后于中国,中国和美国很早就实现了战略导弹固体推进火箭的应用,在目前就固体火箭发射剂方面,中美几乎可以说并驾齐驱,但是俄罗斯自苏联时代开始就以液体火箭发动机为主,固体火箭只在SS-N-20洲际导弹上有所应用,在固体燃料技术方面,和中美有有至少15年的差距,具体体现就是:"布拉瓦"导弹的射程和载荷,和"巨浪-2"有相当大的差距。

(俄海军"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试射"布拉瓦"导弹)
根据俄罗斯提供的数据,"布拉瓦"导弹的射程在8000~9100千米之间,这是因为导弹的射程很大程度上受载荷制约,导弹载荷越小,射程就越大,反之导弹载荷越大,射程就越近。"布拉瓦"导弹的最大载荷为1.2吨,理论最大可以携带6枚各200千克的分导弹头。"巨浪-2"导弹的载荷数据是机密没有公布过,我们可以拿美国的"三叉戟II-D5"型潜射核导弹作为对比,因为"巨浪-2"和"三叉戟D5"发射重量都是50吨,而"三叉戟D5"导弹的最大载荷是2.7吨,接近"布拉瓦"导弹的2.5倍。所以"三叉戟D5"导弹最多可以携带14个W76型核弹头,或者8个W88型核弹头,其中携带14枚W76时的最大射程仅为7400千米,而携带8枚W88型弹头,射程可达11500千米。照此推算,"巨浪-2"导弹的实际最大射程应该在8000~12000千米之间,而弹头携带量也在6~10枚之间,所以"巨浪-2"导弹的性能要明显优于"布拉瓦"导弹。

(美国海基核力量的核心——"三叉戟II-D5"型战略核导弹,以及其分导弹头布置方式)
从细节上说,"巨浪-2"导弹采用了最新的碳纤维弹壳,这是其一个重要的优势。早期潜射导弹普遍使用钢制外壳,后来随着技术进步,第二代潜射战略导弹大多使用玻璃钢外壳,如今第三代潜射战略导弹普遍使用了碳纤维外壳。在结构重量上,玻璃钢外壳的重量相对于钢制外壳大约减重一半,而碳纤维外壳比玻璃钢外壳又要减重一半。目前中国和美国的潜射战略导弹已经广泛使用碳纤维材料,而俄罗斯由于技术尚未突破,外界一般认为,"布拉瓦"导弹使用的依然是玻璃钢纤维,在技术上明显落后"巨浪-2"导弹一代。而且根据载荷和射程的关系,潜射导弹的第三级弹头部分,重量每减轻1千克,射程就增加16千米。"巨浪-2"导弹使用的激光陀螺仪重量只有1千克,而美俄使用的机械式陀螺仪重量超过50千克。
可以说,中国的很多装备在细节上已经逐步超越了美国和俄罗斯,但就核潜艇来比较而言,单艘的"北风之神"核潜艇的杀伤力虽然高于094型核潜艇,但是很显然"北风之神"的吨位和其杀伤力的比例不如094,也就是常说的"效费比"不高,中国的094型核潜艇,用"北风之神"大约50%的排水量,实现了其80%左右的作战效能,所以,说解放军"梦寐以求"俄海军"北风之神"核潜艇,显然是不可能的。

(巨大的"龟背"确实是094型战略核潜艇的不足之处,但是这个不足到底有多大影响,值得认真探讨)
最后,也许有人会说,"北风之神"的性能好啊,没有"龟背",所以航行噪音低。这个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潜艇的"龟背"确实影响潜艇的整个流线造型,同时也是一个流体噪声的巨大来源。不过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我们整体比较一下,问题看起来大概就不一样了。
首先,094型核潜艇有龟背,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确实在工业技术上还有缺陷,目前我们的工业技术水平只能加工9~10米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而"巨浪-2"导弹的长度是14米,所以不得不设计一个"龟背"来容纳超长的"巨浪-2"导弹;俄罗斯目前可以加工12米的潜艇耐压壳,所以"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几乎没有龟背现象,在水下航行时的流体性能明显优于094核潜艇。但是,潜艇的水下噪音和潜艇的"湿面积"有关,简言之,就是潜艇的吨位越大,水下航行时的流体噪音就越大,这个是物理定律,不是通过降噪手段可以解决的,换句话说,由于"北风之神"的吨位比094大了一倍,所以它自带流体噪音就要比094大一倍。由于"北风之神"的流体噪音本身就大,所以在综合使用各种降噪手段之后,094在实际使用中的噪音未必就大于"北风之神"。

(耐压壳技术有差距,所以潜艇的"龟背"不可避免)
其次,从战术上说,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不同,攻击核潜艇大多承担反潜、巡逻、侦查、攻击敌方舰队、切断航线等战术任务;战略导弹核潜艇通常就是在海军指定海区(通常是处于己方严密保护之下的海域)蹲着,哪儿也不去。因为战略核潜艇的任务,就是在接到通知后,把携带的战略导弹一股脑全部打出去。它受到海军的严密保护,也不需要去和其他国家的海军正面对抗,只要安安静静的呆着,等待指令即可。所以从战术任务上看,龟背对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因为战略导弹核潜艇通常就是以4~8节的"静音航速",在己方海军舰队、攻击核潜艇、航空兵等兵力严密保护下"蹲点",而且潜艇的噪音和航速有极大关系,潜艇航速越大,噪音也越大;而潜艇以4~8节的低速航行时,无论任何潜艇,都可以进入"静音"状态,很难被外界发现。
所以,从潜艇本身的技术、潜射战略导弹以及战略核潜艇的战术运用等多个方面来看,虽然能"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单艇性能确实优于中国如今的094型战略核潜艇,但是"北风之神"的整体效费比显然不高,只是为了消灭"龟背"所以对于导弹的性能也做了压缩,导致单舰的威力也未必真的超过094型核潜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解放军确实没必要羡慕"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回答文章开头:如果遭一艘"北风之神"的成本可以平摊建造2艘094型核潜艇的话,那么,拿2艘094去进行战备值班,和拿1艘"北风之神"去战备值班,哪一个更容易在核大战的条件下生存,并发起反击呢?

(其实俄罗斯自己也是使用吨位更小的"北风之神"替换了巨大的941"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这说明战略导弹核潜艇,并非越大越好)
(俄罗斯海军的骄傲,"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要知道"北风之神"是不是中国海军梦寐以求的武器,就得先搞清楚中国奉行的是什么样的战略,而在这样的战略之下,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武器。只有搞清楚这两点,才能判断出中国海军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武器,"北风之神"又是不是符合中国的需求。
首先,核武器无疑是当今人类掌握的杀伤力最大的武器,特别是氢弹,由于不受"临界质量"的限制,因此理论上威力可以做到"无限大"。而核潜艇是核武器数量高度集中的武器,因为现代战略核潜艇通常可以携带12~24枚潜射战略导弹,而陆基战术导弹方面,一辆发射车只能运载1枚导弹;空射核武器的射程则无法和潜射导弹相比。而且由于有着厚厚海水的遮蔽,核潜艇的隐蔽性天然胜过陆基和空基核武器,所以战略核潜艇也是各国核武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英法两国甚至已经放弃了陆基和空基核武器,而只保留海基核武器,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核潜艇是中国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一直奉行"最低限度核威慑"政策,这主要是为了在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核武器发展和国民经济相适应。核武器的成本绝非是某些网友所想象的那么廉价,因为单单是核材料的提炼就足以耗空世界很多国家的国库,而核武器配套的远程运载火箭、空间技术、导弹返回技术等等,任何一项都是天价科研项目。而且核导弹制造完成后还必须时刻出于监控状态,以防止出现任何意外,试想一下,连英法这样的世界强国都放弃了陆基和空基核武器,仅保留海基核武器,就可以知道核弹的养护成本到底有多高昂。所以我国的"最低限度核威慑"政策无疑是一种非常智慧的战略威慑思维。
(感受一下094的巨大……)
解放军海军目前列装的主力为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长度大约为135米,宽度在13米左右,采用双壳体设计,水上排水量9000吨,水下排水量115000吨,吨位大概相当于"北风之神"核潜艇的一半,北风之神级水上排水量大约17000吨,水下排水量24000吨。但是就携带的导弹来看,094型核潜艇可以携带12枚"巨浪-2"型潜射战略导弹,而"北风之神"级可以携带16枚"布拉瓦"潜射导弹。从吨位上说,"北风之神"比094大了一倍,但是导弹载荷只增加了4枚,这种情况下,两种战略核潜艇,谁的效费比更高,可以说不言而喻。
(建国70周年阅兵,首次公开亮相的"巨浪-2"导弹)
其次,再比较一下"巨浪-2"潜射导弹和"布拉瓦"潜射导弹:"巨浪-2"型导弹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潜射战略导弹,"巨浪-2"导弹直径大约为2米,长度在14米左右,发射重量大约为50吨;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导弹直径也是大约2米,长度12.1米,发射重量36.8吨,从尺寸上明显小于"巨浪-2"导弹。
"布拉瓦"和"巨浪-2"都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但是在推进剂性能方面,俄罗斯明显落后于中国,中国和美国很早就实现了战略导弹固体推进火箭的应用,在目前就固体火箭发射剂方面,中美几乎可以说并驾齐驱,但是俄罗斯自苏联时代开始就以液体火箭发动机为主,固体火箭只在SS-N-20洲际导弹上有所应用,在固体燃料技术方面,和中美有有至少15年的差距,具体体现就是:"布拉瓦"导弹的射程和载荷,和"巨浪-2"有相当大的差距。
(俄海军"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试射"布拉瓦"导弹)
根据俄罗斯提供的数据,"布拉瓦"导弹的射程在8000~9100千米之间,这是因为导弹的射程很大程度上受载荷制约,导弹载荷越小,射程就越大,反之导弹载荷越大,射程就越近。"布拉瓦"导弹的最大载荷为1.2吨,理论最大可以携带6枚各200千克的分导弹头。"巨浪-2"导弹的载荷数据是机密没有公布过,我们可以拿美国的"三叉戟II-D5"型潜射核导弹作为对比,因为"巨浪-2"和"三叉戟D5"发射重量都是50吨,而"三叉戟D5"导弹的最大载荷是2.7吨,接近"布拉瓦"导弹的2.5倍。所以"三叉戟D5"导弹最多可以携带14个W76型核弹头,或者8个W88型核弹头,其中携带14枚W76时的最大射程仅为7400千米,而携带8枚W88型弹头,射程可达11500千米。照此推算,"巨浪-2"导弹的实际最大射程应该在8000~12000千米之间,而弹头携带量也在6~10枚之间,所以"巨浪-2"导弹的性能要明显优于"布拉瓦"导弹。
(美国海基核力量的核心——"三叉戟II-D5"型战略核导弹,以及其分导弹头布置方式)
从细节上说,"巨浪-2"导弹采用了最新的碳纤维弹壳,这是其一个重要的优势。早期潜射导弹普遍使用钢制外壳,后来随着技术进步,第二代潜射战略导弹大多使用玻璃钢外壳,如今第三代潜射战略导弹普遍使用了碳纤维外壳。在结构重量上,玻璃钢外壳的重量相对于钢制外壳大约减重一半,而碳纤维外壳比玻璃钢外壳又要减重一半。目前中国和美国的潜射战略导弹已经广泛使用碳纤维材料,而俄罗斯由于技术尚未突破,外界一般认为,"布拉瓦"导弹使用的依然是玻璃钢纤维,在技术上明显落后"巨浪-2"导弹一代。而且根据载荷和射程的关系,潜射导弹的第三级弹头部分,重量每减轻1千克,射程就增加16千米。"巨浪-2"导弹使用的激光陀螺仪重量只有1千克,而美俄使用的机械式陀螺仪重量超过50千克。
可以说,中国的很多装备在细节上已经逐步超越了美国和俄罗斯,但就核潜艇来比较而言,单艘的"北风之神"核潜艇的杀伤力虽然高于094型核潜艇,但是很显然"北风之神"的吨位和其杀伤力的比例不如094,也就是常说的"效费比"不高,中国的094型核潜艇,用"北风之神"大约50%的排水量,实现了其80%左右的作战效能,所以,说解放军"梦寐以求"俄海军"北风之神"核潜艇,显然是不可能的。
(巨大的"龟背"确实是094型战略核潜艇的不足之处,但是这个不足到底有多大影响,值得认真探讨)
最后,也许有人会说,"北风之神"的性能好啊,没有"龟背",所以航行噪音低。这个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潜艇的"龟背"确实影响潜艇的整个流线造型,同时也是一个流体噪声的巨大来源。不过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我们整体比较一下,问题看起来大概就不一样了。
首先,094型核潜艇有龟背,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确实在工业技术上还有缺陷,目前我们的工业技术水平只能加工9~10米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而"巨浪-2"导弹的长度是14米,所以不得不设计一个"龟背"来容纳超长的"巨浪-2"导弹;俄罗斯目前可以加工12米的潜艇耐压壳,所以"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几乎没有龟背现象,在水下航行时的流体性能明显优于094核潜艇。但是,潜艇的水下噪音和潜艇的"湿面积"有关,简言之,就是潜艇的吨位越大,水下航行时的流体噪音就越大,这个是物理定律,不是通过降噪手段可以解决的,换句话说,由于"北风之神"的吨位比094大了一倍,所以它自带流体噪音就要比094大一倍。由于"北风之神"的流体噪音本身就大,所以在综合使用各种降噪手段之后,094在实际使用中的噪音未必就大于"北风之神"。
(耐压壳技术有差距,所以潜艇的"龟背"不可避免)
其次,从战术上说,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不同,攻击核潜艇大多承担反潜、巡逻、侦查、攻击敌方舰队、切断航线等战术任务;战略导弹核潜艇通常就是在海军指定海区(通常是处于己方严密保护之下的海域)蹲着,哪儿也不去。因为战略核潜艇的任务,就是在接到通知后,把携带的战略导弹一股脑全部打出去。它受到海军的严密保护,也不需要去和其他国家的海军正面对抗,只要安安静静的呆着,等待指令即可。所以从战术任务上看,龟背对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因为战略导弹核潜艇通常就是以4~8节的"静音航速",在己方海军舰队、攻击核潜艇、航空兵等兵力严密保护下"蹲点",而且潜艇的噪音和航速有极大关系,潜艇航速越大,噪音也越大;而潜艇以4~8节的低速航行时,无论任何潜艇,都可以进入"静音"状态,很难被外界发现。
所以,从潜艇本身的技术、潜射战略导弹以及战略核潜艇的战术运用等多个方面来看,虽然能"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单艇性能确实优于中国如今的094型战略核潜艇,但是"北风之神"的整体效费比显然不高,只是为了消灭"龟背"所以对于导弹的性能也做了压缩,导致单舰的威力也未必真的超过094型核潜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解放军确实没必要羡慕"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回答文章开头:如果遭一艘"北风之神"的成本可以平摊建造2艘094型核潜艇的话,那么,拿2艘094去进行战备值班,和拿1艘"北风之神"去战备值班,哪一个更容易在核大战的条件下生存,并发起反击呢?
(其实俄罗斯自己也是使用吨位更小的"北风之神"替换了巨大的941"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这说明战略导弹核潜艇,并非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