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用10年时间和1500亿美元大采购,实现该国军事现代化?

2020-07-20 17:49:29   




对国家层面来说,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是宝贵财富,历史上的失败教训同样也是宝贵财富。比如十九世纪后半期拖泥带水的洋务运动成效到底如何,几十年后的甲午海战就是最好的试金石。结果甲午的完败,证明了“买来的军事现代化,根本不堪一击”这个刻骨铭心的道理。但是放在全球的视角来看,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国家并不多。说到底,全球能在工业和军事科技上有自创自产能力的国家从来没有超过20个。其他90%的国家的武器装备就是必须买买买。而各国的历史经历又不同。真正能够深刻体会到“现代化买不来”的国家,也一定是正反面经历非常丰富。而且后来还崛起了的大国。大多数国家完全没有自主自创能力,自然谈不上对买来的现代化和自创自产现代化的对比。因此明白这个道理的国家其实凤毛麟角。
那么买来的军事现代化为何不堪一击呢?从十九世纪后半期到今天,其中的内在规律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首先,军事强国和工业大国能够出口的技术和产品,本身都是二流甚至是三流货,谁也不会把压箱底的和刚刚研发的新式武器立即拿出来出售。即使到今天,超级大国的武器卖得最多,但也不会把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甚至F22A、B2这些隐身机拿出来兜售。能出售的最现代化的武器系统也不过是F35这类简配品种。世界大国永远想保持对主要对手至少1代的军事技术代差。其次,凡是买来的武器系统,即使在刚刚买来时,性能还比较先进,但是由于没有自主升级的能力;而军事技术的进步向来快速。买来后十几年到20年,就已经成了上一代的技术。甲午惨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1894年参战的铁甲舰,



主力舰都是1885年以前购买的,仅仅9年的差距。就是黑火药和苦味酸的巨大代差。到今天这种情况也是大同小异。15年前安装平板缝隙雷达的战机尚且先进,但是到今天却要被安装了相控阵和双脉冲空空导弹的3.5代压着打。某国过去接近300年都是西方的殖民地,对买来的军事现代化不堪一击的理解,远远没有那么深刻。在其看来,买来的先进武器,自然要比“山寨土产”的武器天生“高贵”,战斗力高N倍。所有世界大国的先进武器都让其随意挑选,怎么会打不过土货?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就是其思维的主要模式。当然最近这些年,也逐步开始强调本国制造,比如光辉战机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这种本国制造,很大程度上也是虚假的,因为光辉从发动机到雷达再到武器系统和飞控,无一例外都是外国成品的“拼凑货”。这种所谓的本国制造,更像要的是表面虚荣,而不是真正强大本国工业和科技技术水平这类实质内容。因此到最终的结果,还是全球买买买。



准备用10年的时间,花费高达1500亿美元实现所谓的军事现代化。平均每年的外购经费就超过150亿美元,而其目前的现有年军费就已经接近800亿,绝大部分都是维持现有军力规模的吃饭钱。如果再加上这150亿,年军费就接近1000亿了。已经占其经济总规模的接近3.5%,不说穷兵黩武也差不多了。不过不论买来的阵风还是T90坦克,仍然都是当今的2流产品。10年后更是全面落后的产品。因为十年后6代机都有了。到时候阵风和靶机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