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在此时高调展示“航母杀手”训练画面?

2016-06-16 14:22:12   

在6月11日的中国军事报道中,展示了一场中国火箭军内部的红蓝对抗演练,从实战角度来说参加的装备确实相当多元化:直升机、热成像、可见光搜索和伪装等等对抗手段都用上了,配上爆炸效果,相当的逼真。不过中间有个细节引起了韩国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公开展示了被外界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的训练情况,相比于一般的武器来说,这种专门针对航母战斗群设计的兵器,更值得高度关注。

根据《韩国日报》网站6月14日的报道称,该报认为中国此时展示东风-21D是为了回应美国航母的双航母战斗群接近中国,而做的公开展示。尤其是在画面上是典型的3车组模式,非常符合中国东风-21D发射模式。而且还有一点是东风-21D不同于传统的东风-21系列导弹系列的特点,采用了可延伸发射筒底部设计,这是一种专门为了野外随时机动发射的特殊柔性设计,以前多见于东风-26系列导弹。但是从公布的新闻画面上来看,展示的东风-21D上面也具备了这种能力,这种能力的特殊之处在于可以随时随地,走到哪开到哪都可以在10分钟内进入发射状态。这比东风-21时代要进步相当大了。这种技术就对应的是中国公开介绍词中的“大区域无依托机动发射”一项。

在东风-21时代,要发射一枚东风系列导弹,是需要进入预设发射阵地。这些发射阵地可不是普通阵地,而是采用高标号水泥提前浇筑好的超平整地面,在这阵地上位置参数什么都是固定的。发射车达到阵地后,首先按照预定位置坐标输入系统,随后起竖导弹注入修正后的参数,点火发射。这个过程可能要花20分钟左右的时间。而且这些阵地位置相对固定。虽然这些阵地都会经过伪装,可很多周边条件都会暴露其用途,非常让人头疼。现在好了,只要是一块头顶开阔的位置,就可以起竖导弹,在10分钟内,把“航母杀手”东风-21D发射出去。无疑减少了暴露几率,也使得摧毁敌方航母战斗群的突然性成倍提升,效果更好。

而且还有一点应用:由于东风-21D射程韩国媒体推测它在1500公里左右,装备了中国自行研制的可机动变轨弹头,这样会对航母战斗群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打击效果。可由于东风-21D的射程还不足以覆盖中国南部海区全部区域,所以要想彻底发挥东风-21D的效能,就需要把它的作战阵地前移!前移的位置如果能够放到中国的前沿岛屿基地上,那么接下来中国“航母杀手”的作战半径将会更大。据信同步开展的还有“东风下海”工程,利用东风-21D的弹体和巨浪-2的弹体差距不大的先天优势,把“航母杀手”带到海中,将会使得反航母武器的射程延伸无限远的距离,毕竟核潜艇的活动半径理论上也是无限远。

不过有中央媒体的军事评论员表示,此番外界解读只是自己的猜测的情况,根本不是新闻本身要传达的内容。这种利用把自己的想法生搬硬套的情况,在中国有准确的词语形容称为“以己度人”: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摩别人。在这位评论员看来,此番节目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画面中的导弹型号,是不是“东风-21D”只是外界的判断。中国火箭军作为中国的王牌部队执行的作战任务是“核常兼备”,实战化训练更是经常会有的,外界没有必要过分联系实际来解读。相信看了这么多年的军事的您一定懂得这其中意义所在。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理性点评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