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家银行已应用量子通信加密技术 15年后或走进千家万户

2016-08-19 13:02:49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已经于8月16日发射成功,而新华社日前的报道还透露,工商银行、北京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已经率先试用了量子通信加密技术。

量子通信去年就实现银行业应用

据新华社报道,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为技术依托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把量子通信带到了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以量子密码通信终端设备、网络交换/路由设备为核心的量子信息安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潘建伟教授

作为首批用户之一,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北京)网络部总经理任长清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现在工行试点的部门,就是通过国盾的量子加密技术,将数据从数据中心传输到同城的另一个机房内。“从理论上讲,通过设备产生量子密钥,再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是不会被窃取的,这对金融数据传输是非常必要的。”

 查询发现,去年2月,工行官网曾经报道过试用量子加密技术的消息。

报道称,2月1日工行成功应用量子通信技术实现了该行北京分行电子档案信息在同城间的加密传输。这是量子通信技术在国内银行业的首次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工商银行率先应用量子加密

在此之后,科大国盾也进入了上海银行业。据《中国科学报》报道,2015年12月18日,中关村软件园科大国盾量子公司北京分部总裁赵勇告诉中科院前副院长杨柏龄说,“我们上海分部同事的工资由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发放,我们与上海分行正合作采用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传输财务信息。”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上海“量子通信产业园”(一期)已在陆家嘴7家金融机构建立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机房光纤线路,并完成工商银行数据中心(上海)和上海工商银行金桥机房的量子设备调试。同时,全国总控和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正在实施,项目已产生高速探测器嵌入式控制软件、密钥分发嵌入式控制软件两项软件产品。

此外,“墨子”卫星的科学实验中心也设立在上海张江,与量子信息科学相关的科研和产业应用,已经在上海获得一定的发展。

《中国科学报》还透露,科大国盾曾多次承担国家重大活动的通信安全保障任务,使产品性能得到了锤炼。

潘建伟:15年后或走进千家万户

除了这些同城局域网应用,“墨子”卫星将会验证远距离的量子秘钥分发,从而为广域量子通信打下基础。

潘建伟说,“墨子号”发射以后,如果效果达到预期,下一步还计划发射“墨子二号”、“墨子三号”。“单颗低轨卫星无法覆盖全球,同时由于强烈的太阳光背景,目前的星地量子通信只能在夜间进行。要实现高效的全球化量子通信,还需要形成一个卫星网络。”

未来,一个由几十颗量子卫星组成的“璀璨星群”,将与地面量子通信干线“携手”,支撑起“天地一体”的量子通信网。

预计今年年底贯通的量子京沪干线,总长2000多公里,建成后,目标应用于军事、金融、政务等领域信息的安全传输。金融机构、媒体、大型企业,都可以成为量子通信的用户。

2000公里的量子京沪干线今年将贯通

而到2030年左右,中国将力争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充分安全的“量子互联网”,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和下一代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生态系统。

那么,量子通信的应用离普通人还有多远?

基于个人判断,潘建伟给出了一个量子通信技术普及的“时间表”:5年左右很多机要部门开始用,10年左右金融业、银行等大机构开始使用,15年的时间或许走进千家万户。“届时,每个人的家里、手机上或许都会有一个量子加密晶片,银行转款、电子账户等的涉密操作,都不用担心被盗用或者攻击。”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墨子号”数据



10
51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18日从中科院获悉,17日11时56分24秒,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在第23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轨数据。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

“墨子号”于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密云站、喀什站和三亚站负责承担“墨子号”数据的接收任务。

据介绍,“墨子号”首轨任务时长约7分钟,接收数据量约202MB。经验证,卫星数据质量良好。这些卫星数据已实时传送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地面接收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工作,已经形成我国南-北-西地理布局的近地空间科学卫星接收站网。“墨子号”是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实践十号卫星之后,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第三颗卫星。今后,地面站还将陆续承担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后续空间科学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