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遭遇美国CFIUS审查,清华紫光存储帝国梦碎?

2016-02-27 11:57:36   

2月23日,清华股份下属香港全资子公司联合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紫光联合)发出公告,由于收到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书面通知,入股西数的投资案需经过CFIUS的审查程序,基于审慎考虑,该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交易。而这也意味着于去年10月公布的高达37.7亿美元的收购就此终结。那么,在收购因为美国行政力量的干涉而夭折的情况下,紫光打造存储帝国的宏远计划是否就此终结呢?

紫光为何甘冒风险收购西数

2015年,中国市场总NAND Flash(NAND Flash主要用于固态硬盘和手机ROM)消耗量已达约65亿美元,占全球28%。据估算,2016年将更进一步达到三分之一。虽然随着智能终端市场增长放缓,NAND Flash也逐步出现饱和的现象,但是固态硬盘市场却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如果各大厂商进一步扩大产能,那么固态硬盘的价格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当一线厂商的256G固态硬盘卖到300—400元左右之时,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就有可能放弃机械硬盘而选择固态硬盘,这将带来巨大的商机。一旦固态硬盘开始大规模替换机械硬盘,市场前景不言而喻。

想必正是看到固态硬盘市场潜在的商机,虽然NAND Flash有饱和的迹象,但东芝与闪迪合资建立的Fab 5工厂,以及镁光新加坡的Fab 7工厂等,皆将各自的NAND Flash产能提升至1.5—2倍的水准。

如此广阔存储芯片市场基本被外资把持——三星与东芝联合的Toggle DDR阵营和英特尔与镁光为首的ONFI阵营垄断了NAND Flash市场,国产NAND Flash比例相对而言微不足道,而这为紫光收购西数埋下伏笔。

西数和闪迪

在去年7月试图以230亿美元收购镁光铩羽而归后,紫光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方略——通过收购西数15%股权,成为西部数据第一大股东,再由西数出面,绕过美国政府的管制,拟以190亿美元收购闪迪。在西数整合了闪迪NAND Flash相关技术后,再与西数成立合资公司,以此获得NAND Flash俱乐部的入场券。

对于西部数据而言,紫光的收购也是百利而无一害——一方面紫光可以为西数注入海量资金,使其有更充足的资本完成对闪迪的收购,补全西数在固态硬盘方面的短板(闪迪则是全球第三大闪存生产商,在固态硬盘、存储卡、U盘等领域经验极为丰富);另一方面,由于收购西数的协议中规定,紫光所拥有的一个董事席位在遇重要经营方面,或关系技术方面,或美国政府认定的任何牵涉敏感方面的决策时,必须退席并不得参与,这等于是给紫光戴上了紧箍咒,杜绝了一切猫腻的可能性。

但就是这样一个对紫光和西数在商业上是双赢的事件,却因CFIUS的审查戛然而止。

CFIUS的审查是怎么回事?

CFIUS,全称是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U.S.,整个委员会由美国财政部长担任主席,代表们则来自包括国防部、国务部以及国土安全部的官员,主要针对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交易进行审查。

其实,紫光的遭遇并非没有先例:

早在1990年,美国总统老布什就以妨碍国家安全为由下令禁止将西雅图的飞机零件制造公司出售给中国,这显然是对美国航空工业的保护和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遏制。

在2007年,华为宣布将收购美国的网络设备制造商3Corn公司而遭到审查,虽然美国方面声称是3Com公司有一种“预防入侵”的技术可帮助抵御黑客,担忧华为收购3Com等于把美国国防科技大门的钥匙卖给中国军方,但也不乏将华为挡在美国市场之外以保护思科的意图。

就在不久前,在CFIUS的淫威之下,仙童半导体拒绝了央企华润集团子公司中国华润微电子和北京清芯华创联合提出的收购要约,飞利浦公司也停止向金沙江创投主导的投资基金出售旗下Lumileds 80.1%的股份——虽然如今的仙童早已不复当年,但依旧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的全球五强企业之一,而中国的IGBT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而CFIUS之所以要阻止中资收购Lumileds,笔者在《否决中国收购飞利浦照明业务 美国在担心什么》中已有叙述,本文不再复述。

有报告显示,根据CFIUS最新披露的2014年提交安全审查的案件情况,中国企业遭受审查数量连续第三年名列榜首:其中涉及中国投资者的案件有24起;英国有21起;加拿大15起。涉及的行业包括电脑、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化学用品等。

美国政府之所以屡屡干出违背市场经济法则的举动,其背后的根源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一直以来,美国对外资收购或投资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

一是严格限制外资控制美国高新技术公司,避免因外商控制美国高科技公司而削弱美国的技术实力和国防能力。

二是限制外资控制关系美国国家安全、国计民生或公共利益有关的行业。譬如中国很多城市的水务以及超市(外资在自来水或超市的商品里动点手脚,简直不寒而栗)大量被外资控制,这种现象在美国政府看来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三是限制外资的市场控制,防止外资对美国民族品牌的控制,防止外资对某地区内骨干企业的过度并购而造成对某些关键行业和地区的市场垄断。

四是限制外资的环境破坏,防止外资进入的同时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美国。

很显然,紫光的收购不仅有控制美国民族品牌的嫌疑,还有可能通过非常手段获取美国的技术的可能性,被CFIUS的审查也就理所当然了。

CFIUS审查影响几何?

自2015年以来,紫光打造储备帝国的野心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先后试图以6亿美元、111.33亿元、23.94亿元收购力成科技约25%的股份、台湾矽品精密24.9%的股权和南茂科技25%的股权(虽然部分受阻于台湾当局);同方国芯公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800亿资金中600亿元用于存储芯片工厂;台湾“存储教父”高启全被紫光高薪聘请,任全球执行副总裁。

这些举动都表明紫光拓展存储业务的决心和意志,加上紫光背后的国资背景,笔者斗胆做一个猜测——做存储是国家战略,紫光只是执行者。

紫光董事长赵伟国

因此,在国家意志下,即便遭遇CFIUS审查,紫光收购西数告吹,也不会动摇紫光在存储领域纵横捭阖的决心,何况CFIUS审查并不影响紫光与西数成立合资公司,而且紫光也在积极寻求与镁光、海力士等公司合资/合作。另外,中国在存储战略的执行者不仅仅只有紫光——根据NHK报道,尔必达前社长坂本幸雄已与合肥市政府合作,由合肥政府出资460亿人民币,日本提供技术,共建存储芯片工厂,并计划于2年后投产。

近年来,中企赴美在半导体领域的收购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为紫光借鉴。如通过市场化的企业或基金并购,由华创投资、中信资本和金石投资组成的财团收购美国图像传感芯片商豪威科技,就获得CFIUS审批通过。又如,通过剥离面向军方的业务部门,万向集团2.5亿美元收购电池制造商A123 Systems非政府业务资产。此外,华大基因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以及联想收购IBM资产、摩托罗拉移动等,虽遭CFIUS严格审查,最终均获CFIUS通过。

结语

美国政府频频对中资投资项目进行安全审查,乃是维护本国利益之举,既是对美国人民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是无可厚非之举。

自改革开放30余年来,在“一切向西方看齐”、“万事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下,假如决策者不能充分领会美国的审查制度的精髓,反而热衷于贱卖优质资产,美其名为“与国际接轨”,成为个人招商引资的“卓越政绩”,就会使无数民族品牌销声匿迹,关键行业为外资所垄断,甚至像水资源这样宝贵而敏感的领域都可能为外资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