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终于明白了076为何一定要用30吨级舷内升降机
2020-08-08 10:39:06
虽然同样被叫做船舷外侧的舷外升降机,但是正规航母上的船舷外侧的升降机和黄蜂级、美国级这些两栖攻击舰船舷外侧的升降机还是大相径庭的。正规航母上的升降机其实是两侧都有钢丝绳和轮齿合力提升。提升到位后除了向海面的一侧外,另外三侧都有卡隼伸出来和舰体牢固的固定。当需要下沉到机库平面时,先脱离和飞行甲板的3面卡隼,然后再下沉到与机库地面平齐的位置,再次伸出3面卡隼卡牢固。因此在尼米兹级航母上,其4大升降机都可以最大提升65吨的重量,也就是可以同时提升2架重型战机,或者大量的武器弹药和人员装备,在飞行甲板和机库之间来回上下移动。但是所有两攻的船舷外升降机和航母完全不一样。两攻的船舷外升降机几乎80%的面积完全突出于平直的飞行甲板之外;因此根本没有两侧均衡提升的,
钢丝绳和轮齿系统。这种舷外升降机,其实只在升降机的板面下面,有一个不大的三角支架,完全靠这个支架和船舷侧壁的固定和提升系统来运作这些升降机。而且当年为了过巴拿马运河老船闸的需要,这些升降机还可以直接向上翻起来。减少全舰的实际通过宽度。这样几个综合因素,导致所有两攻的舷侧升降机和船体本身的连接并不牢固。其最大提升能力只有不到20吨,只能提升没有加油的F35B。提升能力不到正规航母升降机的三分之一。而且由于两攻大多数没有航母体量大;升降机突出船舷外也太明显,一旦海况不好,当两攻的升降机在机库层面比较低时,很有可能一个大浪就可以直接打上升降机而造成事故。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在自产17舰之后,并非没有自己制造船大型舷外升降机的能力。但是这类两攻升降机提升能力弱,抗浪性不佳的问题。
在追求快速量产的 075上采用目前并不合适。而到计划中更大吨位的076上,虽然有可能有航母式或者半航母式的重型船舷外侧升降机。但肯定会保留一个30吨级的重型舷内升降机。除了抗浪的考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任何船舷外升降机都不可能深入水线附近的船坞舱。因为这样就等于直接贴到海面上了,只有舷内升降机可以办到。因此076的这个30吨级的重型舷内升降机是直接贯通船坞舱、机库以及飞行甲板三大平面的。目前黄蜂级和美国级上都没有这样的设置和能力。这样做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船坞舱和巨大的机库都全部两用化。日常装载和作战可以选择3种模式。一个模式就是正常任务模式。也就是机库带飞机,包括直升机,固定翼舰载机和无人攻击机;而船坞舱仍然带LCAC和其他泛水攻击车辆和小型船舶。
两者进行正常的两栖突击而互不干扰。而后两种装载和作战模式是美国海军现有的两攻都做不到的。第二个模式就是突击运输两栖登陆车辆,在已经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增加对陆地的攻击能力。船坞舱中全部都是LCAC。而机库中除了带少量飞机,更多的是带两栖攻击车辆。通过重型内升降机提升和下降到船坞舱作战。第三种模式则更有价值,也就让076完全以制空模式和空降突击为主。除了机库全部带飞机外,船坞舱内也带上大量的飞机和无人机,这样航空作战能力将超过任何传统的两栖攻击舰,和正宗大型航母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