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不知不觉1800多亿美元了,增长的119亿美元买什么新装备?

2020-05-23 08:50:31   




如果有户外运动经验,就知道在爬山的时候,每一步都相当吃力。而前途漫漫似乎没有尽头。不过偶尔坐下来休息,回头再看,就会发现和前一段的景致完全不同。不久前还在山脚,看着似乎四周都是崇山峻岭;而回看时却发现周边大多数山头已经在脚下,前面的最高峰已遥遥在望。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谁谁家的那个啥费的增长也很像稳健爬山的情况。一直单纯凭印象感觉还在1500亿美元左右的样子,不过到今年已经是12684亿RMB。按照现行汇率也已经超过1800亿美元。虽然距离超级大国的每年7300多亿美元仍然有很大的落差,但是回头看看,已经属于可以一览众山小。毕竟和全球排名第三及其更往后的,已经拉开了2倍以上的差距。虽然超级大国的7300亿美元看上去相当惊人,但是很大一部分资金是用来维持存量。
真正每年用来添置新装备的钱并不多。比如仅仅超级大国海军的年J费就有2600多亿美元,其中有500亿美元是海军陆战队的。2100亿美元是纯粹超级大国海军自己的。仅仅这一个军种的这个数字,就多出谁谁家全部数字300多亿美元。不过超级大国海军平均一年才下水不到15万吨的新舰,有些年份如果没有航母下水,甚至只能维持10万吨。至于服役速度,一年只能服役1.5艘神盾,加1艘核潜艇;其他的就是基本没什么用途的濒海战斗舰。而谁谁家却可以一年下水10艘神盾,每年都可以服役4艘以上;还有看不见的水下黑鱼更是没法统计。那么为何资金少的,反倒年下水和服役更多呢。这就在于资金的分布使用情况大不相同。超级大国有11个航母战斗群,还有大量的海外基地。虽然现在超级大国正在,



逼迫很多前沿的仆从国分摊驻军费用,俗称“强收保护F”。但是谈判普遍并不顺利。因此不论是航母战斗群还是海外基地,到目前为止,主要仍然花的是超级大国本身的预算。以其海军为例,每年2100亿美元的军费中,90%仍然是本土和海外现有人员和军备的维持经费。也就是人员工资、吃饭费、设备维护费和训练费用。真正用来每年采购新舰船的,其实也就是10%;对其海军来说,相当于每年只有200多亿美元。而现在超级大国国内的造船业完全靠军船订单维持;生产效率低而报价却不低。一艘核潜艇就要到了30亿美元。超级大国海军自己都抱怨质次价高,但是却毫无办法。超级大国的船厂也觉得无利可图;纯利润还不到4%;导致大船厂工人的工资在其国内不多的制造业中,工资水平都属于末流。没钱留住人,其造船工人素质持续不断的下降,产品质量自然就可想而知。这个坠落螺旋其实毫无解套的可能。现在福特级航母系列一个项目;每年就要吃掉80亿美元以上。剩下的钱,每年只能再订购一两艘潜艇和神盾就非常正常了。而谁谁家没那么多海外负担;大型造船厂还有大量的民船订单养活自己。



大船厂接新舰都是属于锦上添花,报价低而且质量世界一流。因此至少有40%的费用可以用来采购新装备。分摊下来,用于购买新舰的年采购费甚至要超过超级大国的海军。因此可下更多的饺子也就不奇怪了。现在年增长6.6%,就是119亿美元。如果全部用来买新装备。除了原先按照正常计划生产的。还能再多采购点什么呢?狼山认为这笔钱,可以增加采购至少54枚多弹头洲际导弹,等于立即增加3个洲际旅;或者采购100架5代战斗机;或者采购24架隐形战略轰炸机;或者增加采购1艘10万吨级的载机大舰;或者新增16艘洞55;或者12艘大黑鱼。以上6种,任选一项都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