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西鹄:谁都干不掉中国,告诉你真正的原因(上)

2016-08-06 11:01:00   

 
蓝星上有这么一个人种,眼睛小小的,中等鼻梁,面部线条柔和,目光平静而倔强,眉眼之间似乎自带一段智慧。

 

 

 

这个人种聊起天来格局特别大气,无论是学识渊博的牛人大咖,还是平头百姓,黄口小儿,张口就是几千年的历史典故,什么姜太公封神,什么三国演义,什么秦皇汉武,张口就来,信手便有。

 


这就是中国人,没办法,历史太悠久,故事太多,又有杜康,便用故事下酒,不亦乐乎。

 


这种笑看世间人生的中国态度,也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民族自信,历史自信的体现。

 


毕竟,作为中国人,啥场面没见过,什么血与火的故事,丛林竞争法则,什么压上国运的战略大赌局,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刀口舔血的过来了,并且活得好好的。

 


是的,历史走到当下,已经无数次用铁血证明了一个道理:民族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晶体,是大浪淘沙的结果。

 


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

 


无论大河民族、山地民族、岛屿民族、草原民族,只要她能够稳定的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持续发展一定的时间阶段,她就获得了自立的根基。

 


但是,纵然有了这个根基,也并非每个民族都能够确保自己的文明不突然中断,不骤然消亡。

 


稍微留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会看到许多令人不胜惋惜的民族消亡案例。

 


在五六千年前就以法制文明规范社会生活方式的巴比仑人,可谓人类第一朵灿烂的文明之花。可是,她如今在哪里呢?

 


三四千年前的希腊人,在爱琴海诸岛创造了辉煌文明,其哲学、法学、神话文学至今还都是熠熠生辉的明珠。然而,那些“希腊人”如今在哪里呢?

 


两千多年前的亚平宁山地人以绝对的尚武精神吞并希腊横扫欧洲而建立了罗马帝国,可是,那些罗马人如今在哪里呢?

 

 

 

今日希腊、今日意大利并不是古希腊与古罗马。

 


在墨西哥高原留下神秘踪迹,以至于被某些颇具想象力的“家”们说成是“外星人”的那个发达民族,如今在哪里呢?

 


创造了金字塔与诸多伟大文明的古埃及法老们的族群,如今在哪里呢?

 


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佛教文化,可是其中间几百年的历史却是一个中断的黑洞,今日印度人竟是忝居古印度人后裔的光荣!

 


蒙古人曾经横扫欧亚、统一中国,建立了其广袤无与伦比的草原帝国。可是,以国家实体为依托的古蒙古人,数百年间却国亡族破,至今仍然支离破碎。

 


中世纪的铁血帝国拜占庭、奥斯曼、神圣罗马,同样也是灰飞烟灭,其主体民族早已星散消亡于人类海洋了。

 


还有那些绝对尚武的强悍王国,马其顿、波斯、波希米亚、大月氏、西夏、辽、金、楼兰等等等等,一个个都成了供人凭吊的遗址,当时的主体民族也都星散融汇,那些独有的文明也都成了漂浮于人类天宇的流星。

 


历史对民族的兴亡提出了三个严峻结论:

 


其一,文明不是生存的保险。创造文明的民族同样有可能灭亡。

其二,蛮勇武力不是生存根基。唯武民族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其三,人口、幅员之多寡不是生存本钱。地广人众之民族照样可以一朝覆亡,忽啦啦如大厦倾。

 


一个顽强不灭的民族,必然具有超常的生存能力。

 


这种生存能力的本质就是其内在的生命力。

 


从漫长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超常的生命力既不仅仅是拥有某种独特的文明,也不仅仅是武力至上的绝对尚武精神,更不仅仅是依仗人众地广之势。

 


那么,顽强的生命力对于民族这样的个人共同体究竟应该是什么?

 


还是让历史的画卷来说明问题。

 


从一万年的历史长河看,具有最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汉族。

 


如果将世界民族竞争的起跑线定在六千年前,那么,迄今为止,惟有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民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面部线条柔和、写方块字、讲单音节的族类——完整的保留了自己的国家形式,顽强的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完整的保留并不断发展了自己的原生文明!

 


在六千年的漫长马拉松中,除了中华民族,没有一个民族坚持到今天。

 


虽然后来,在晚清已降,英法美苏中途“插队”,超过了我们,但人类竞争的漫漫路程远远没有结束,我们也还没有被那些无情超越的脚步踩踏窒息,我们民族的强势元气也还没有根本性的肢解伤害,凭甚说我们没有希望重新超越?

 

 

 

面对这一不争的历史事实,我们应当尊重这种最伟大的光荣,应当认真分析中国民族这种无与伦比的耐久力所包涵的智慧、力量与全部技巧,以期做出最为合理的扬弃式继承,为重新超越奠定基础。而不是因一时的贫弱落后妄自菲薄骂口常开。

 


如果说我这种看法是民族主义,我非常乐于接受。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主义,等于这个民族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智慧,没有力量,没有自信,嘛也不是。

 


假如六千年的民族马拉松是一种以千年为单位的单纯的体育竞技,中国民族一口气至少拿了四个“分站”冠军,虽然这一站暂时落后,也会有无数的体育科学家来研究中国民族的战略战术与一切技术细节。

 


外国人的热嘲冷讽甚或漫骂,不乏浅薄的嫉妒与无知,大可泰然处之。

 


中国人自己也数典忘祖恨不能将中国原生文明焚尸扬灰,却委实令人难解。

 


冷静的看看“二百年短跑”冠军的美国,一方面佯装对别人的辉煌历史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却将自己二百来年的历史反复叨咕。

 


好莱坞电影将所有重大不重大的事件拍了一遍又一遍,文学艺术与研究著作则深入到历史的各种旮旯拐角去品匝,并像骄傲的火鸡一样向全世界公布研究成果。

 


看看美国成套成套的美国历史与现状的精美书籍,你能说美国人不重视原生文明的历史?欧洲国家更是沉醉于自己的民族历史,那怕是支离破碎,也要拼凑得熠熠生辉。

 


东洋日本更是恨不能改写自己文明源头的中国色彩,虽然有许多暧昧与不纯,但日本人绝不谩骂自己民族的历史。

 


相反,所有的学者都在费力探究日本的本土文明史,力求将大和民族的尚武传统锻铸得纯而又纯。——为什么?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尊重自己的历史,正视自己的历史。因为那是经过漫长严酷考验的、能够证明自己其所以优秀的事实。

 


那种无法撼动的事实中存在着一个民族原生文明的强大力量,存在着百试百灵行之有效的生存大智慧、抗争大技巧与饱满激扬的生命状态。

 


紧要关头对历史的反思,往往能激发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勇气,从久经考验的生存大技巧中创造出适合于本时代的生存谋略。

 


所以,审视自己的原生文明不是虚幻的发思古之幽情,它完全可以成为创造新的历史的出发点。

 


要解密中国民族在无数次生死存亡关头的求生奇迹,以开拓我们的战略视角,就要从我们的原生文明中理清那些生存大智慧、抗争大技巧的基本方面。

 


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根基。一个民族在她从涓涓细流发展为澎湃江河的过程中,必然有一段积淀凝聚进而升华的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生存谋略等一系列稳定的存在方式,

 


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那样改变,将长久的甚至永远的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命轨迹与发展潜力。这就是一个民族的原生文明。她是“上帝”烙在这个民族身上的“胎记”,永远不能磨灭。

 


一个基本的交代是:中国原生文明的生成期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原生文明形成后的第一波惊涛骇浪便是统一的大秦帝国的建立,从而使中国文明万源归一,形成中国文明的正源。自此以后,中国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波澜,便壮阔的展开。

 


民族生存的根本在于抵御外来族群的欺凌与侵略。

也就是说,战争能力的文野强弱,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命运。

 


战争能力低下,或迟或早都要灭亡。

这是民族发展史的铁则。

 


中国民族其所以具有悠长的耐久力,根本之点就在于对外来危险无与伦比的抵御消解能力。

 


在数千年沧桑中,这种能力已经臻于化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之一:强力反弹有限扩张

 

总结中国历史,这种抵抗艺术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强力反弹,有限扩张。

 


面对强敌,坚决反击,此所谓强力反弹。

反击胜利,适可而止,此所谓有限扩张。

 


从总体上看,中国民族在每次战胜大危机之后,都没有西方帝国或东方成吉思汗式的爆发扩张,而总是将胜利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对于这个“度”的把握,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深邃的战略洞察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奋起反击不难,大胜之后适时刹车却极难。

 


历史上举凡曾经强大而一朝覆亡的帝国民族,如古罗马、拜占庭、西、辽、金、元、希特勒第三帝国等,莫不是不知进退而衰竭枯涸。

 


否则,这种把握如何称得上艺术境界?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

 


春秋战国的学问家流派中,兵家堪称威名赫赫。

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学”者,绝非浪得虚名。

 


中国历史上的兵家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全部是文职军人出身(请注意,名将才是职业军人);其二,同时都是身居要职的政治家。

 


这两个形式特点,反向的说明了中国军事思想必然不会是单纯的军事攻防研究,而一定带有深邃的社会人文价值。

 


假如不是历史尘埃的淹没,中国的经典兵书绝非只有《武经七书》。

 

 

 

姑且只说《武经七书》的作者:

 


《六韬》的吕尚即人人皆知的姜太公,显然是个老学者。

 


《孙子兵法》的孙武本是齐国名士。

 


《吴子兵法》的吴起是鲁国名士。

 


《司马法》的司马穰苴是晋国的司马(文职国防部长)。

 


《尉缭子》的作者是魏国国尉缭,同样是文职国防部长(请注意,中国古代的司马、国尉、太尉等,都是最高国防长官,只有大将军、上将军等各种将军才是三军实际统帅)。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的李世民不消说是个皇帝,就是李靖也是文士出身。另外,失传而重见天日的《孙膑兵法》的孙膑,更是文人学子。

 


《孟德兵法》的曹操,四言诗写得惊世骇俗。

 


一言以蔽之,举凡中国留有军事著作的兵家,没有一个赳赳武夫。

 


这样的兵家们所锻铸的用兵原则,囊括了非凡的民族生存智慧。

 


《孙子兵法》开篇就是《始计》——即庙算,即战略运筹。

 


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个论断代表了中国民族对战争的最高境界的审视。

 


战争对军人而言,是死生之地,对国家民族而言,是存亡之道。

 


惟其如此,战争才是国之大事!《司马法》则开篇就提出“以战止战”、“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警世格言……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国民族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是冷静清醒的,是坚决排斥盲目性的。

 


有人说中国文明其所以能够以国家形式完整保留,原因在于中国西南部环山、东部临海、北部草原荒漠,远离西方冲击力的原因。

 


这是不了解中国历史。

 


诚实的说,在冷兵器时代,中国经历的巨大冲击比任何一个民族都多都惨烈!

 


而实践证明,任何军事力量(当然包括西方)都不足以摧毁华夏民族,尚且不说匈奴人的许多部族本身就是白种人。

 


如果以近代以来的历史说话,西方力量与东洋力量难道没有企图灭亡中国的事实?

 


当这些火器民族无情“冲击”我们的时候,恰恰是中国尚未脱胎换骨最为贫弱落后的时候,中国没有灭亡,难道是他们可怜我们?

 


中国虽然暂时落后,但中国正在积聚强力反弹的力量。

 


从历史的角度看,二三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

 


不要说当代技术日新月异,再有五十年到一百年,我们重新伸展的余地无穷之大。

 


然则即或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牢牢记住民族生存历史所沉淀凝聚的智慧,只是有限扩张,而不是向全世界疯狂报复。

 


一个经常处于神经质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二:整合统一

 

内乱分裂,是民族生存的另一个根本性威胁。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民族之林的残酷竞争中,内乱分裂必然导致强敌入侵与外来势力的各种不正当进入,从而最终灭亡这个民族的文明生存方式。

 


民族的灭亡,虽然不是全部个体生命的毁灭,然则却是个体赖以存在的文明根基彻底瓦解星散,使灭亡后残存的个体生命丧失精神创造力与传统生活方式,沦为精神乞丐,沦为行尸走肉。

 


惟其如此,民族的内乱分裂,绝不仅仅是国家民族的灾难,从根本上说,更是每一个体的灾难。

 


从本质上说,民族的分裂内乱所侵害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国家形式,通过对国家形式的破坏而消解浸蚀民族生存能力,从而对整个民族带来毁灭性灾难。

 


我们已经无法确切的知道远古历史上那些曾经辉煌过的民族一朝覆亡的具体原因了。但是,进入我们视野的历史舞台上,依然在不断上演着相同或相近结果的民族悲剧。

 


回溯上游,基本原因也大体无二。

 


前苏联作为一个多民族的一等强国,数年之间轰然崩塌,虽然每个民族依然存在,但曾经使他们共同辉煌过的国家形式却无可挽回的消逝了。

 


踽踽独行的俄罗斯举步唯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其他获得独立的小民族国家,更是全部沦为第三世界(虽然他们原来的生活状况也是第三世界,但那时他们的民族地位却是第一流的)。

 

 

 

分裂内乱,对一个民族的伤害是根本的致命的。

令人诧异的是,中国民族的先天禀赋中似乎就蕴涵了强烈的群体精神,其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悠久与坚定,在整个人类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中国民族能够以大民族大国家形式数千年岿然屹立的根本原因之一。

 


从现实原因讲,中国人也许在远古时代从部族团结联盟抵御严酷大自然与“非我族类”的侵害中,就痛切体会到了族群统一的至关重要。

 


至少大禹联合各部族共同治水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那时侯,只有棍棒木耒与极少数天然金属工具的几乎是赤手空拳的人们,一旦联合行动,竟然在几十年中疏通了横贯数千里的滔滔大河,使遍地洪水东流入海!

 


此等“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的伟大功业,没有任何一个大河流域的民族曾经拥有?尼罗河?多瑙河?密西西比河?恒河?伏尔加河?如此独步寰宇的伟业,没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统一,大约连做梦也不敢想。

 


某些清醒的西方人也看到了这一点,说大河流域民族的治水斗争,是统一专制的东方帝国的起源(见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魏特曼的《东方专制主义》)。

 


大禹领导的联合治水,挽救了整个华夏民族。

 


由此大禹建立了中国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代国家形式——统一联邦制的夏。

 


从大禹立国开始,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就成为中国民族生存历史上的头等大事。大禹在会稽山的开国大典上,无情的杀了迟到的东方部族首领共工,树立起国家最高政权令行禁止的绝对权威。

 


夏开始,至今大约四千一百多年。

 


中国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为1215年,分裂内乱时期为785年(加上统一时期的中后期内乱,大约800多年)。

 


从总的方面说,中国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

 


一个基本规律是,强盛的中国全部是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是分裂内乱时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