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 想投45亿美元购100架战机 差点成中国最大军贸合同
2017-07-25 07:53:07
1979年之后,西方对伊朗实施军火禁运,并一直维持到今天,这让高度依赖进口军火的伊朗处境相当艰难,这一点在两伊战争期间显现的非常突出,为此伊朗积极发展自身的国防工业,但许多装备依然需要进口,尤其是作战飞机。
谁会想到,伊朗的F14已使用过40年那?
上世纪90年代,伊朗主要从中国引进军用技术及装备,当时曾经试图向中国引进大批作战飞机,1996年时,也就是20年前,国外有消息,中伊正在讨论一份合同,伊朗想订45亿美元购买至少100架战机,据称涉及到的战机有三款:歼-8II战机,FBC-1攻击机,歼-7战斗机。如果这笔订单成真,那么将会是中国最大的一笔军贸订单。
这其中主要的机型为:歼8IIM战机,当时歼8的最新改进型,当时中国造的国产最强战机。歼8为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的国产战斗机,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改进为歼-8II,歼8IIM则为上世纪90年代才推出的外贸型。

歼8IIM战机
该机中国在歼-8II战机基础上,换装了新式WP-13B型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近19吨,最大速度2.2马赫,实用升限20000米,主要为航电方面的升级,采用新型大气数据计算机、平显火控系统、通讯/导航/数据传输系统等,机载雷达为俄式“甲虫”雷达,为米格-29M上使用的N-010"甲虫"的改进型,又称FG-8型,其系统总重量250公斤,采用平板缝隙阵列天线,对3平方米雷达反射面积的目标搜索距离为74公里,跟踪距离大于50千米,搜索俯仰角范围为-40度-+58度,方位角范围为-90度-+90度。能够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可引导2枚导弹,同时攻击2个目标。总体来看,该雷达的性能介于美制APG-66与APG-68雷达之间。
总体来说此时改进出来的歼-8IIM的性能比同期的“幻影”III略好,航电性能和F-4持平,价格也相当便宜。然而,人们还没来得及高兴,这份合同却迟迟没签,最终无果而终。如今回顾起来,我们只能说是:差点成中国最大军贸合同,一件相当遗憾的事情。

歼8IIM战机
今天回顾其原因,可以说,内情相当复杂,当时列为采购对象的三款战机之中,FBC-1攻击机,实为现役国产歼轰7的外贸型,当时才刚刚投入,我军自用尚不够,自然不愿意出口。歼七缺少吸引力,既便很便宜,但是1991年前后,伊朗已引进了一批,不愿马上再引进。只有歼8IIM才是真正的主角,然而最终也没让伊朗心动。
一方面,中国与伊朗异类问题。歼8为按中国空军要求设计的,与伊朗空军使用的美式装备在风格上差别大,伊朗早已习惯了西方风格,歼8IIM的设计风格显然与其差异非常大,难得其认可。
伊朗自行制造的闪电战机
另一方因,伊朗的心态问题,正是这一大因素令伊朗的采购想法破灭。一个吃尽禁运苦头的国家,对发展自身国防工业的渴望是无法想象的,对外购兴趣并不高。可以说,伊朗并不是抱着,一定要买的心态来谈判的,从这些年的情况看,伊朗宁可翻新旧机,也不愿意采购新机,可见其心态如此。实际更关心,引进单项技术。

伊朗最新的技术试验机
最终双方没有签订采购新机合同,却签了技术转让协议,伊朗获得了包括C802导弹在内的多项军事技术,后来又邀请中国企业参与对F-14和F-4等战机维修升级工作。与土耳其那种不怀好意相比,伊朗是一个努力谋求自主,既便不买,但也值得表示敬意。中国的发展不也是这样,宁可受苦,也不受制于人吗?伊朗差不多有20年,没有引进一架作战飞机,却依然努力,发展为一个可以制造战机的国家。
谁会想到,伊朗的F14已使用过40年那?
上世纪90年代,伊朗主要从中国引进军用技术及装备,当时曾经试图向中国引进大批作战飞机,1996年时,也就是20年前,国外有消息,中伊正在讨论一份合同,伊朗想订45亿美元购买至少100架战机,据称涉及到的战机有三款:歼-8II战机,FBC-1攻击机,歼-7战斗机。如果这笔订单成真,那么将会是中国最大的一笔军贸订单。
这其中主要的机型为:歼8IIM战机,当时歼8的最新改进型,当时中国造的国产最强战机。歼8为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的国产战斗机,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改进为歼-8II,歼8IIM则为上世纪90年代才推出的外贸型。
歼8IIM战机
该机中国在歼-8II战机基础上,换装了新式WP-13B型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近19吨,最大速度2.2马赫,实用升限20000米,主要为航电方面的升级,采用新型大气数据计算机、平显火控系统、通讯/导航/数据传输系统等,机载雷达为俄式“甲虫”雷达,为米格-29M上使用的N-010"甲虫"的改进型,又称FG-8型,其系统总重量250公斤,采用平板缝隙阵列天线,对3平方米雷达反射面积的目标搜索距离为74公里,跟踪距离大于50千米,搜索俯仰角范围为-40度-+58度,方位角范围为-90度-+90度。能够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可引导2枚导弹,同时攻击2个目标。总体来看,该雷达的性能介于美制APG-66与APG-68雷达之间。
总体来说此时改进出来的歼-8IIM的性能比同期的“幻影”III略好,航电性能和F-4持平,价格也相当便宜。然而,人们还没来得及高兴,这份合同却迟迟没签,最终无果而终。如今回顾起来,我们只能说是:差点成中国最大军贸合同,一件相当遗憾的事情。
歼8IIM战机
今天回顾其原因,可以说,内情相当复杂,当时列为采购对象的三款战机之中,FBC-1攻击机,实为现役国产歼轰7的外贸型,当时才刚刚投入,我军自用尚不够,自然不愿意出口。歼七缺少吸引力,既便很便宜,但是1991年前后,伊朗已引进了一批,不愿马上再引进。只有歼8IIM才是真正的主角,然而最终也没让伊朗心动。
一方面,中国与伊朗异类问题。歼8为按中国空军要求设计的,与伊朗空军使用的美式装备在风格上差别大,伊朗早已习惯了西方风格,歼8IIM的设计风格显然与其差异非常大,难得其认可。
伊朗自行制造的闪电战机
另一方因,伊朗的心态问题,正是这一大因素令伊朗的采购想法破灭。一个吃尽禁运苦头的国家,对发展自身国防工业的渴望是无法想象的,对外购兴趣并不高。可以说,伊朗并不是抱着,一定要买的心态来谈判的,从这些年的情况看,伊朗宁可翻新旧机,也不愿意采购新机,可见其心态如此。实际更关心,引进单项技术。
伊朗最新的技术试验机
最终双方没有签订采购新机合同,却签了技术转让协议,伊朗获得了包括C802导弹在内的多项军事技术,后来又邀请中国企业参与对F-14和F-4等战机维修升级工作。与土耳其那种不怀好意相比,伊朗是一个努力谋求自主,既便不买,但也值得表示敬意。中国的发展不也是这样,宁可受苦,也不受制于人吗?伊朗差不多有20年,没有引进一架作战飞机,却依然努力,发展为一个可以制造战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