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道长:我国周边的局势之我见

2016-11-06 07:28:51   

我们周边的局势看看似对我好转,有利,但可谓风雨欲来。因此,从国家行为策略上看,在作准备。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国家统一问题。从国家军事层面看,有几个大看点,会引起有关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不安”,并会逐步采取措施对应。
第一个看点是“长征五号成功前飞”。大推力火箭的解决,是一种战略能力上的释疑。明确解决了西方对我国战略反击能力的“怀疑”,特别是二次核心打击力量的能力释疑。这很重要。以前西方,特别是美国一直怀疑中国有没有反击到美国本土的能力,现在给美国答案了,不要再怀疑了。能打到,而且还有富余。
第二个看点在于歼20.从朋友处听说是国发。歼20是带有战略任务的战术飞行。虽很绕,但确实如此,不仅仅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而是解决了“对等”打击僵持的问题。
第三个看点是一次性起飞60多架无人机且完成了统一指挥问题。这个大猫有发言权。无人机因没人,基电讯通道相对少,有人机电讯通道相对多,因此能指挥无人机的数量肯定比有人机少。也就是通过这个动作说明中国解决了大信道电讯指挥问题,如果按一定的折算的话,现在中国的预警机指挥可基本能一次同时指挥一个飞行团同时战斗。这是个了不起的技术。这方面与美国几乎没有差距了,技术上,(数量上可慢慢来)。
也就是说,中国可进行鹰群飞行进行空中搏斗。并对目标的主次与危害程度进行统一协调战斗。我对这个感觉比歼20还要高兴。
第四个就是反隐形雷达。成批次成系列的出现这个东西,说明中国反隐形技术方面进展神速。也说明长波技术的再细化取得完全的进步。这另一方面,可聊喻出中国潜艇通讯技术也取得飞速发展。
第五个是M302反舰弹。这个东西的出台打消了我的一定的疑虑。其实是中国对反导方面的一种隐喻。我平时不说。对技术方面的前景与扩展,与军事对接我还是有点知识的,只是平时不吹,担心说漏嘴。超级机动能力,我个人猜测是中国反导试验技术在M302上的嫁接或是移栽。
这个东西出来,美国未来如何面对,其实估计内心是真正的“焦虑”,而且是出口型的。一旦中国打破常规真的出口到一些国家,美国未来的干涉之路会艰难得多。估计美国人会与中国谈M302的问题,特别是出口对象国的问题。主要是这个打击距离是290公里,让人浮想联翩。
第六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的技术储备已经足够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一些世界级的前沿军备技术成批次出台,说明了这点。也就是在技术上已经解决,质的问题有了,问题是量的问题。中国可根据需要进行有重点有方向的生产。
发动机问题,估计还是一次性材料成型问题与结晶强度问题。发动机的控制系统早解决了,但叶片的韧性与强度,是重点攻关方向。中国成立发动机集团,说明这个方面已经取得突破,并准备“大干一场”抢占未来世界市场。
这是军事方面。
政治方面,周边地缘局势有一定的好转,但我们不要高兴太早。下一波反弹是肯定的。
中国对周边地缘相关国家,要能立威。“立威”的前提是要先施恩,为什么要“施恩”?因为我们的威没有体现。打个比方说,美国人的威来自于二战,在二洋(太平洋、大西洋)战场上全部投入后改变了二战战局。美国人这个威是“大威”。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立了的威只是“中威”,甚至是“小威”。要立威你要有本钱现在大大的干一场,这与我国的国情与国家战略是相悖的,我们不会这么干的。
因此,“施恩予以德,立威见于力”。先给好脸色,能领会中国的意图,那是“好兄弟”,若给脸不要脸,也有办法。
中国要抓住目前的机会进步部署布局。再展开一点说,中国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质,还有量。
量的问题,在80年代中国的缺口太多,当时一年的军费才几个“子”?折合美元大概60亿。要知道当时台湾地区的军费就已经达到100亿美元。我们10亿人,台湾地区才2000万人。
到了1996年,我们购买了24架苏27装备了一个飞行团。当年我们的军费是160亿美元。少得可怜,就单凭这几个钱能买几件象样的装备?
我们大规模赶回军费是在2006年之后!

如果是一场中等规模的与中等大国,比如日本这样的国家军事冲突,我们这点家底是不太够的,还需要在在量上再持续增加。在量上与美国就更不能比了。他退役的军备比我们多数目前现役的军备技术上都要强。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量上进行提升与更换。更换后更有人员培训问题。
这是目前我们的困难所在。(我个人根据观察理解,不一定是国家真正情况,也许量上早超美国佬了,那我就会高兴死也值得)。
所以我们群里朋友,在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理性,不要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