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超音武器连续问世,轰20迟迟未见,还有必要研制战轰机吗?

2021-11-05 22:25:57   

随着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的陆续问世,有着相当一部分的网友认为,目前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完全可以代替战略轰炸机的职能执行作战任务,因此虽然中国空军的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迟迟未见踪影,但是其已经被高超音速导弹所取代,我军对于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的需求,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了,那么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首先,战略轰炸机按照美俄的概念,是航程大于8000千米,至少可以搭载7.5吨弹药的远程轰炸机,战略轰炸机在冷战时期,被赋予了战略核打击的重要任务。为了随时随地防止敌对国家可能发动的核打击,一个国家的核战略威慑反击手段包括陆基核武器,战略轰炸机搭载核武器,弹道导弹核潜艇三种方式。

这样才能避免被敌方核打击一锅端,而导致无法进行后续的核反制,因此战略轰炸机作为核三位一体的重要力量,备受世界大国所青睐。但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核威胁和大规模战争爆发几率减少,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流,因此战略轰炸机的重要性,就没有冷战时期那么凸显了。

另一方面,反对者认为战略轰炸机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地减弱,而当前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空天系列武器,足以代替战略轰炸机的职能,中国可以凭借数量众多且先进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保卫国家安全。

对于远处的威胁,则可以使用战略洲际弹道导弹,代替战略轰炸机进行核威慑和常规打击任务。而且弹道导弹的速度远比战略轰炸机飞的快,可以释放假弹头,甚至可以机动变轨,以规避敌方防空系统的拦截,而这一点恰恰是战略轰炸机无法做到的。因此现在到将来的一段时间,中国军队对于战略轰炸机的需求也不迫切。

虎哥认为,此观点看似有道理,但是缺少了核心理由,那就是当今世界上向别国动用弹道导弹意味着什么,即使是常规战争,也不可能是说把洲际弹道导弹向别国发射的。



就算你是常规弹头,那么被你打击的国家可不知道是什么弹头,因此可能导致对方战略误判发起核反击,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战略导弹的存在威慑意义,远大于它发射出去的意义。

所以归根结底,虎哥得说一句,对于敌方国土纵深的打击,还是得依靠战略轰炸机,当前的战略轰炸机已经进化为新一代的隐身轰炸机了,如美国的B-2和即将首飞的B-21,俄罗斯的PAK-DA,以及中国在研的轰-20,都是隐身轰炸机。

隐身战略轰炸机具有隐形的优点,可以携带防区外武器或是精确制导武器,悄无声息地穿过敌方的防空网络,对敌方的重要目标进行敌后精确制导打击,这一点是洲际弹道导弹根本无法进行的,因为哪怕发射常规弹头,都能引起对方的误判以发生核战争,隐形战略轰炸机不存则在这一点,可以真正做到打击于无形。其战略威慑能力并不比洲际弹道导弹弱多少。

而且目前争相讨论的所谓“轨道轰炸机”虽然可以快速突防敌方防空体系,但是仍然具有载弹量少、无法隐身、维护费用、数量等因素显著影响,哪怕是早早就研发X-37B空天武器的美国,也选择了战略轰炸机作为美国空中核打击力量的主力。


不仅如此,美国目前还打算使用新一代的B-21隐形战略轰炸机,代替老旧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而且B-21美国空军打算制造145架。试想100多架隐形的远程战略轰炸机,给敌国带来的威胁会有多大?

因此从美国大规模地应用战略轰炸机这点,我们就能看出战略轰炸机的重要性,拥有了隐形的战略轰炸机,才能让我空军战略空军的最后一块短板被补齐。

现阶段我军装备的轰6K战术轰炸机,只可以说是满足了最低限度的基本战略需求,作战半径最大仅为5000千米,和传统的战略轰炸机的8000-12000千米作战半径相差很大不说,还没有隐形能力,远处就能被敌方的超视距雷达发现踪影,这会极大地影响轰炸机执行任务的能力。

因此一款最大航程能够达到10000千米,具有隐身打击能力的轰炸机,将会是我空军手中的一把利剑,将极大地提升空军的战略威慑能力,从多方面分析,轰-20对于中国空军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