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的新飞船把国际空间站都吓一哆嗦?
2024-06-08 20:12:57
波音这个词,在上世纪一直代表着绝对的高大上,是全球航空领域的顶尖翘楚;不论在民机领域还是在军机的生产上,都是让所有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的巨人。但是到了新世纪,尤其是最近这10年,波音却已经沦落为质量低劣、故障频出、拉胯不堪的代名词。现在好了,没有最拉胯,只有更拉胯。不但在近地面继续持续的拉胯;现在直接拉胯到了太空里,甚至肉眼可见的就要引发已经几十年未见的航天人命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波音方面为了在全球围观者面前证明:我还能打!更是为急急忙忙隔空对冲压制一下嫦娥6号正在引发的全球赞叹,居然冒险发射了自家的新式载人飞船!结果把作为太空临时目的地的国际空间站都当即吓了一哆嗦。而且到目前为止,已经与国际空间站,
勉勉强强完成对接的新飞船,彻彻底底的成为一个巨大的累赘与未来的定时炸弹。事情为何发展到这一地步呢?根源在于波音原本是超级大国在航空航天领域最大的承包商之一,深度参与了从阿波罗计划到航天飞机的研发与任务飞行。外界对波音的印象长期只停留在民用大客机上,这么理解格局就太小了。实际上凡是超级大国与航空航天甚至是飞行类武器有关联的项目,波音都是深度参与其中。到了21世纪初,在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后,超级大国居然连载人航天的能力都短暂失去了。只能高价从俄方购买往返国际空间站的船票。这种尴尬状态持续的时间还不算短。波音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老牌“国QI”与重要脸面,自然不能熟视无睹。于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十年磨一剑,去搞自家的;
图片
新式载人飞船。但是敲敲打打纯手工硬搓了10来年,却一直问题不断无法上天。反倒是作为民QI出品的龙飞船先拔头筹。超级大国高层也鼓励2条腿走路,因此仍然需要波音把自家的新飞船发射上去。结果从2021年就准备首射,却故障连连。到了今年感觉无法再拖延,干脆连试验性的非载人发射对接也不搞了,直接上去2名“高龄”航天员!但又发现新飞船内部的氦气持续泄漏!氦气并不是给航天员呼吸用的,也不是直接当做动力燃料与氧化剂。氦气作为惰性气体,其实就是给飞船上的多达25个姿态控制小发动机当增压气瓶,持续输出增压气体。这表明25个姿态发动机都是挤压式工作模式。也算是全球惯例。因为简单易操作。只要用电磁节流阀,把高压氦气挤压进燃料与氧化剂储罐,
图片
那么两者一旦自然混合,就会自动燃烧喷气,从而产生较小的反推力,来对飞船姿态进行微调。这也算是各航天大国运用六七十年的成熟技术。但偏偏在波音这个百年老店的新飞船项目上,最成熟的技术却问题最大!纯手工敲敲打打十来年才造出来的新飞船,里面的钢瓶不断的漏气!只要智商正常,都知道自行车漏气需要先去补胎。但是波音飞船总师,大概率来自南亚,其脑回路异常清奇!居然说既然持续漏气,那么多带上点氦气好了;地面上发现漏气,总比上天后再漏要好!结果真上天以后,发现漏得更厉害了!这就导致新飞船接近到国际空间站对接口只有260米时,25个姿态控制小发动机,突然就失效了其中的五分之一!等于新飞船如同醉汉一样,歪歪扭扭的就要撞上空间站!
图片
这可把空间站里面的7个人吓得浑身冷汗,当即要求地面飞控中心对新飞船进行越级控制,紧急刹车!在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处理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勉强对接上了,里面的2人也进入了国际空间站的主舱室。但这不是麻烦的结束,而是更大麻烦的开始。因为这样空间站内部就一共有9个人;但是除了新飞船,备用返航飞船只有2艘,每艘的最大载荷是3人。也就是原本空间站上就多了1人,原计划是让新飞船在1周之后把多出这个人一并接回的。现在好了,新飞船姿态发动机随时撂挑子,而再入大气层期间可不是太空对接一样可以反复试错。一旦再入姿态稍微有差池,随时烧的灰飞烟灭!上去容易,下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