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 是作者蠢到让你震惊,还是日本强大到令你窒息?

2016-10-20 13:36:32   

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一篇文章:“日本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让人窒息!”这篇文章对日本创新领域、技术领域、总体经济规模等方面进行大肆吹捧,并表示:“日本已经在全球布好了局,六大财团每一个堪比一个小型国家,日本才是真正的‘装弱小,闷声发大财’的国家。”
事实真的如此吗?日本真的还有所谓“科技存量”和看不见的经济潜力吗?日本近二十年的全面衰落真的只是用来迷惑人的烟雾弹吗?宇轩在这里整理了知乎等处的网友答案,综合了网络上的许多数据,却得出了与原文相反的结论。
以下宇轩为大家逐条分析:
创新领域

原文:
“目前日本全力投入未来的12大新兴技术,而且90%已做到世界前三。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资源再利用、能源存储,机器人等已做到世界第一。日本是个务实主义国家,面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对于日本韬光养晦才是真谛。”
事实:
某些砖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只会模仿和山寨,论创新能力和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就以他们最喜欢说的“人均GDP”为例,日本为什么人均GDP从90年代巅峰期的43000美元以上,下降到2015年只有32000万美元呢?在90年代,日本人均GDP一度排名世界第三,到2015年下降到了世界20位以后。
日本这么强大,怎么就被别人超了呢?现在不是19世纪,不是谁在纸上勾勾画画,就算是科研产品可以投入应用。空谈科研的口号就如纸上谈兵,资金才是研发的最强动力。现代科研,从技术到设备、场所,无不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而事实上,中国现在的研发支出已经是日本的2倍,而且仍在以每年10%的高速增加,日本在科研领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赶上中国了。

2014年,中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包括《自然》《科学》《生物》《Cell》等顶级科学杂志,数量为5505篇,排名世界第二,超过日本。2016年综合论文数更是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可能有人说,科研支出高,怎么没感觉中国有什么新科技出来?
如果你真的这样感觉,那只能说明你对科技新闻不太关注罢了。仅以2016年为例:

合肥EAST可控核聚变系统实现1000秒稳定燃烧,而欧盟和日本只做到60秒;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问世,在超级计算机TOP500中,中国以167台超越美国165台成为上榜最多的国家,而这167台计算机全部是近15年研发的——2001年前这一数字为0;

暗物质卫星发射,微重力科学卫星发射,长征七号发射,天宫二号发射,量子通讯卫星发射,还有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成功;

世界最大天文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开启外太空探索时代;

年底还有京沪量子通信干线建成,1000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一;

中国大飞机C919首飞;

……
请问2016年,日本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有什么?近二十年呢?
谁是科研创新强国,谁是以喊口号当作遮羞布的鸵鸟国,不言自明。
技术领域

原文:
“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十分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日本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都是‘隐形王者’,在云计算能力等方面都是稳坐世界第一。” 事实:
一直以来,中国都有“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称号。其实中国不仅是发达国家粉碎机,更是“高端技术粉碎机”。
宇轩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公知们常常喜欢说:“中国只有低端技术,永远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一辈子翻不了身。”然而所谓的高端技术一旦被中国介入,往往在很短时间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并迅速投入规模化生产,被千家万户所采用。然而在这之后公知们又会把这样的产业称作低端产业,鸡蛋里挑骨头,继续肆意讥笑,真是自扇耳光而犹不自知。
我们要知道,中国和日本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是一个全能型选手,而日本是一个偏科严重的选手。这就决定了日本的制造业,从规模上与中国压根没有什么可比性。
不管把日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吹得再怎么玄乎,2015年日本制造业只占GDP的20%不到,产值只有约8500亿美元;而中国制造业产值为3.5万亿美元,规模是日本的4倍。文中罗列了一大堆机构排名,说日本专利领先,创新能力全球第一,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现实是日本在世界市场全方位节节败退,在新兴产业上被中美两个国家落下了几条长街。
我们随便看几个传统上认为日本优势较大的行业:

 高铁
昔日的日本川崎重工和日立何其强大,德国的“开宝马坐奔驰,家用电器西门子”更是妇孺皆知。川崎和日立在2007年还占有22%的市场份额,然而短短8年就下降了一半以上。2015年中国中车占全球70%市场份额,日本川崎+日立只有9%,西门子更是只有3%,就产值来说已经形成绝对优势。日本在海外的高铁技术输出只有连年亏损的台湾高铁项目,而中国仅一个已完成的土耳其高铁长度就位居全球第八,更不必说已经中标的印尼雅万高铁,已完成的巴西奥运会轻轨车辆和波士顿地铁车辆等等。外媒如此报道:
日本不是擅长创新吗?新干线到现在都60年了,高铁和轨道交通领域,日本的创新在哪里呢?
 电脑
夏普电器早已被富士康收购,NEC也已被联想收购,昔日中国商场的索尼和东芝笔记本,如今你还看得到吗?
相反,2016年联想不仅在全球占据21%的市场份额,在日本本土更是占有接近30%的市场份额,和VAIO+富士通+东芝三家日系本土企业加起来市场份额类似。如今,日本在本土看到联想已成习惯。
 家电
日本的家电三巨头:夏普松下索尼,夏普已经被收购,2015年松下净利润16.3亿美元,索尼净利润12.3亿美元。
而中国家电三巨头呢?海尔29亿美元,美的20亿美元,格力也是接近20亿美元。
……
日本科技“独步天下”?呵呵。
经济规模

原文:
“日本蝉联世界最大海外净资产国,也就是说,日本在海外还有个超级日本。日本的海外资源面积已达到本土的10倍。到2015年,日本的海外资产已经接近10万亿美元,是国内GDP的两倍,是中国GDP的80%。”
事实:
唉,宇轩只想说,说这样的话的人估计还活在七八十年代日本疯狂收购美国的时代呢。日本海外还有个超级日本,这牛皮吹得估计日本人听了都会脸红吧。
我们看看经济规模。不管日本有多发达,中国都能在5年内再造一个日本。2015年中国GDP为10.5万亿美元,日本为4.2万亿美元。如果保守估计下中国5年内保持6.6%的平均增速,经济总量会增长37%,相当于在这颗蓝色星球上再造一个日本国。
日本民族从明治维新以来100多年一代代人奋斗,不惜通过战争损失上千万人的代价,不惜通过二战后一代人过劳死达到的成就,现在的中国5年就可以达到。日本可是世界第三的经济大国,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今天的中美两国已经将其他国家拉开了多大的差距。
日本海外净资产确实是世界第一,有大约3万亿美元,德中分列二三,都约为1.6万亿美元。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海外净资产和国力强大与否挂钩。海外净资产这个玩意儿主要有三个来源:

企业对外实业投资
政府持有的国债
个人和财团持有的海外资产

这其中只有企业对外投资意向最有意义。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取决于科技水平和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而不是在海外买了多少房地产,买了多少国外的债券股票。迷信这些虚花花的东西的日本人在90年代已经承受了无比惨痛的教训,现在还相信这个的人真的比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人还幼稚。单看海外净资产,美国还是负2万亿美元呢,这就说明美国很穷很弱吗?
事实上我们稍稍动动脑子就会想到,日本财团和个人投资者为什么持有大量他国资产?为什么把钱都给别人用?还不是因为对日元贬值的预期和对日本经济前景的不看好嘛?
正如台积电和联电是台湾最后的荣耀,汽车产业及其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日本工业最后的顶梁柱。然而起步于21世纪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也正在一点点蚕食日本最后一片“自留地”:
比亚迪今年的净利润预期会达到120亿美元,长城会达到130亿美元,吉利+沃尔沃更是会达到250亿美元级别。中国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01年的16.6%增长到现在的35%。而在电动汽车领域,日本又落在了比亚迪等先行者的后面。
这样的日本,真的有那么强大吗?

而赴日留学生深有同感。在网上随便搜索,就能看到中国留学生对在日本生活不便、日本人为人虚伪、素质低下的吐槽:

日本民族文化和环境的先天缺陷,注定了日本国所能达到的上限远远低于中国。宇轩无意全盘否定日本在二战后通过效法西方国家而取得的巨大成就,然而所谓的“日本韬光养晦”之说根本站不住脚,殆无疑义。说到底,日本不过区区弹丸之国,今天的中国,不必太把小小日本放在心上。

 


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但我们更不能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