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南海博弈,时间在中国一边

2015-06-03 14:16:01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说,这些海外领地实是当年西方崛起后对世界进行殖民扩张和占领时代的产物,是那个血腥时代的历史印记,英法两国早就应该翻过这一页。但现实则是为了维护这些殖民遗产,它们不惜动用武力,最典型的就是1982年,英国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与阿根廷大打出手。

如果从地理位置上说,马岛距阿根廷仅500公里,距英国却远达13000公里。结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SCR502决议案,呼吁阿根廷从马岛停火及撤军。欧共体则宣布对阿根廷实行贸易制裁,完全站在老牌殖民地英国一边。身为美洲一员的美国虽然口头上宣布中立——难道不应该谴责英国诉诸武力吗——实际上却提供一边倒的军事卫星情报。当然战争发生后,宣传机器把焦点放在渲染阿根廷是专制独裁国家,而无视真正的焦点是国家利益之争。

值得一说的是,1966年至1968年,英国就移交马岛同阿根廷进行过秘密谈判,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由于政府面临预算削减,而维持对马岛的统治又需要一定的费用,英国再次考虑将马岛主权移交阿根廷。只是双方在具体条件上总是无法达成协议,最终以一场战争告结。不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当年中国收回香港的智慧和实力。

以上是理解今天南海风云的四个角度。5月份,法国著名智库国际关系战略研究所在巴黎举行南海问题研讨会,面对中国的指责,我阐述了上述观点,也获得部分观众共鸣,但无一主讲者予以回应。在西方看来,有理就讲理,无理就讲力。所以南海问题走多远,或者如何解决,还是取决于中美的利益底线。

毫无疑问,美国的战略目的是为中国的崛起设立障碍。它既可以干扰,令中国分心,也可以通过施压影响中国国内政局——假如处于改革深水区的中国退让,必然会引发内部反弹,并有可能与其他矛盾相互激化。但南海并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也不可能为了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利益而和中国摊牌。毕竟,美国自身内部问题、外部挑战也很多。国内看,政治上两党恶斗,经济上增长乏力,社会上种族问题此起彼伏。下一届大选又即将来临,共和党也在等着民主党出错。国际上,俄罗斯的挑战日益升级,双方在乌克兰的博弈远没有终结。中东则是新兴的极端伊斯兰国迅速扩张,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包括能源安全。此时的美国根本不可能和中国进行一场实质性的对抗。

和美国不同,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尚能捍卫南海主权,更何况今天崛起的中国,对冲突的意志力和甘愿付出代价的决心都远胜于美国。当然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收益是任何一个国家追求的博弈目标。对中国而言,假如通过这场博弈令美国退让或者最终不了了之,越南、菲律宾等其他国家必然丧失和中国对抗的意志力,南海问题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中国手中。此前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美国第二天就派军机挑衅,但最后还是以认可告终。

所以对中国的考验主要在于政府和社会能否理性、坚定的应对美国的挑衅,并把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纳入双方可以管控的解决机制中去,维持斗而不破。中美南海博弈只要拖下去,时间必然在中国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