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锥:哈萨克斯坦朋友帮我“找姑娘”

2015-05-01 15:04:12   

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通电话,习近平祝贺纳扎尔巴耶夫再次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据外媒引述纳扎尔巴耶夫在选举胜利后记者会上的话,习近平主席预计将于5月初访哈,届时两国将讨论基建等投资项目。早在2013年,习近平就曾访问过哈萨克斯坦,并在该国提出了后来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哈萨克斯坦的象征性意义不言而喻。在习主席出访前,不妨先来瞧瞧这位驻哈记者的有趣经历。】

我也不知道,我一个立志想成为学者的人怎么就当了驻外记者。

在26岁的尾巴上来到了零下40来度的阿斯塔纳,如果没记错应该是比总理访哈早了两天。如今阿斯塔纳飞雪换春雨,恍恍惚惚我竟然已到此地4个月,也就是三分之一个年头了。一向不擅长迅速地熟悉陌生环境,所以目前还谈不上非常了解这个城市。但也有了一些有趣的经历,不揣简陋,录成短文以为国内诸君“增见闻”“涨姿势”。

穿过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有条美丽的河,伊希姆河。伊希姆河也称作叶西尔河。

关于世界的想象:纽约、巴黎和乌鲁木齐

世界三大城市是哪?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能问倒一些人。当然,根据不同的标准,答案或许会有不同的版本。我在哈萨克斯坦听到了这样一种回答:“纽约、巴黎和乌鲁木齐”。此前,我在塔吉克斯坦也听到了这种说法,当时以为是玩笑。后来,听去过吉尔吉斯的同事说,吉国也有这个说法。这样一来,我觉得这种说法绝非简单的“笑谈”,就想从发生学的角度予以讨论,认为这反映了该表述的言说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对世界的“想象”。但这毕竟是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实在无法完成田野调查。写一篇学术论文的计划遂作罢,但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路。

其实,这种说法之所以能够在部分民众间风行,有其客观基础。乌鲁木齐的确是欧亚交接地区最大的城市。塔首都杜尚别、吉首都比什凯克在规模上均不如哈首都阿斯塔纳,而阿斯塔纳面积不过300平方公里,2014年的人口为100万(实际上,很可能不到100万)。而乌鲁木齐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412.26平方公里,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353万人。

以此河为界,阿斯塔纳新老城区分列,新城名为“左岸”,老城唤作“右岸”。

新疆的同事说,原来觉得乌鲁木齐机场号称自己是欧亚地区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简直是在吹牛,但到了哈国和吉国之后就发现,乌鲁木齐机场的定位完全是实事求是的。的确如此,尽管在这里没办法提供具体数据,但以个人观感而言,阿斯塔纳机场与国内三线城市机场相仿,塔吉克首都杜尚别的机场规模大概相当于北京丽泽桥长途汽车站。

但还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持这种看法的人没见过世面。实际上,持这种说法的人,是曾到过乌鲁木齐和很有可能有机会去乌鲁木齐的人,他们恰恰算是见过世面的。中亚地区的大多数人缺乏对外界的认识,这一方面是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缺乏网络、数字电视、移动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手段;另一方面也与各国在信息、思想和文化等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政策较为保守有关。当然,这是就中亚概而言之,阿斯塔纳这方面就已经很现代化了,但在中亚地区像阿斯塔纳这样发展水平的城市恐怕不会超过三个。所以,中亚国家的民众,除了去莫斯科打工之外,如果能出国,的确是见过世面的人了。

乌鲁木齐之所以如此受到青睐,还因为中亚民众对乌有天然的“亲切感”。除汉族外,乌鲁木齐还生活着维吾尔族、回族和哈萨克族等。清真寺、馕、皮牙子(洋葱)、奶茶、牛羊肉……这一切都太熟悉。而且语言相近,交流方便。即便是汉族,由于中国民众素来好客,对于外国友人也是奉若上宾。在双方的对话基本上是平等的。这一点之所以被提出来,是因为在莫斯科打工的中亚民众往往为拥有大俄罗斯主义的当地人所瞧不起。其实,这一点体现在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许多交往细节中。

还要提醒一下的是,纽约、巴黎和乌鲁木齐在这里很可能是三种不同文明——美国文明、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的代表,尽管在客观实际上,乌鲁木齐完全不能算伊斯兰文明的代表。但是对于以伊斯兰教信仰为主的中亚民众,他们在到过乌鲁木齐之后,或许潜意识地过滤掉了乌市的非伊斯兰文明成分,夸大了其中的伊斯兰文明成分,更愿意把这个城市想象成伊斯兰文明的一个杰出代表。由于缺乏深度访谈,这种解释还只是一种猜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对此进行证实或证伪。

要不要帮你找个“姑娘”

和同事交接完以后,就住进了单位租的房子里。没过多久,房东就给我打电话,问“要不要给你带个姑娘去”。并告诉我,“她能帮你收拾房间,做一切你想她做的”。但他一句“你不要不好意思”让我有点懵了,虽然当时确实需要有个人来做一下清洁工作,但我还是婉拒了。当时还感慨,同事和房东关系处得真是亲近,这房东也真是会照顾人。

我在当地认识了一个交警朋友,请他吃了两顿肯德基之后,大家就熟络了。别说我抠门,这肯德基是他点名要吃的,一个人平均1500坚戈左右,约合人民币50元。我开始觉得请吃肯德基有点说不过去,但在问了他工资之后我就觉得不是太寒酸了。他一个月收入45000坚戈,约合人民币1500元,也就是说他如果每天吃肯德基的话,这个月就一分不剩了。这么一想,每次被交警在路上逮到,塞1000坚戈也挺多的,相当于一天工资的三分之二了。

这位交警哥们儿今年25,比我还小两岁,已经有一个儿子了,在哈国无论男女一到18岁就可以结婚了。熟悉起来之后他就问我,你没结婚,也没有“姑娘”(这是直译,相当于中文里的“女朋友”),你这性的问题怎么解决。虽然大家年纪相仿,关系也还算可以了,但直接提这个话题,我还是觉得有点突兀。我就说“во сне”(“尽在梦中”),不过是想借开玩笑岔开这个话题。

但是,这哥们可没这么想,哈哈笑了一通之后,非常认真地告诉我“这可不行”,“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住吗?要不要帮你找个姑娘?”

我赶紧说,“国内已经有姑娘了”(其实作为单身媒体狗,这个真没有)。

他不依不饶,“她又不在这,你这性的问题总是要解决啊。她会理解你的。”后边的一番讨论我就略去吧,总之,在我婉拒之后,他们表示很惊奇。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发现,哈萨克斯坦人对性这个问题的看法有自己的特点。虽然看得比较开,但不是受性解放之类思潮影响之后的放纵,尽管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我体会,他们是把这码事当成一种朴素的、正常的、重要的需要,所以他们会豪不隐晦地略微严肃地直接和你讨论,会在这件事上关心你。

文化差异:多大的针?

在一次宴会上,最后一道主食是面条(前边已经上过饺子了)。中方在介绍中国面条的不俗之处时,提到了兰州拉面可以拉得非常细,甚至能往一个针眼里穿十几根。作为中国人,一般都是惊讶拉面师傅的技艺高超。可哈方的一位代表不但没表现出惊奇,反而问了一句“多大的针”。我觉得这事大概不是那么简单。为此,我去商店看了一下他们的针,也有中国平常使用的那种针,但是这种针不是他们生产的,而是从中国进口的。我随机走了一家大超市、两家小商店,有的地方说是“从中国进口的”,有的地方则说“不是本地产的,可能是从中国进口的”。此外,我还去了他们的国家博物馆,看了一下他们传统上曾使用过的针,都是比较粗大的,最小的相当于国内使用的小号的毛衣针。这可能是因为,哈萨克族以游牧为主,在这方面并不太发达。京剧《大登殿》里王宝钏的一句唱词和这种情况很相似。王宝钏到了西凉之后唱了一句“来在他国用目观,看他国我国不一般,我国穿的是绫罗缎,他国穿的是羊毛毡”。这羊毛毡大概是用不着用绣花针一个小线脚一个小线脚地进行缝制。

这是文化交流中的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中哈不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有些在中国人看来令人惊奇之事,在他们这却习以为常。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一位在这待了一年多的朋友和我讲,哈萨克斯坦人走亲戚的话,可以在亲戚家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而且此类情况比较普遍。如果是在中国,一般情况下,这是不太能接受的了,尤其是城市,一方面是由于居住空间的狭小,最重要的是这会对别人的正常生活空间造成侵害。

在哈国人的思维方式里,“你”“我”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太清晰。一位朋友找了两个当地姑娘清洁房子,我这位朋友也是女的。结果她们就以天太晚而要求住下,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有点大跌眼镜了。她们用了我这位朋友的一些像唇膏这类私人性很强的物品。

就在前不久,有个人来我租的房子里修wifi,我待在一边看书,结果这位君子就把我的钱包拿走了。第二天发现后,我就怀疑是他,因为当天只有他一个人进过我的寓所。结果此君大大方方承认了,说钱包看起来比较漂亮就拿走了。然后把我的护照、记者证和银行卡,一小部分现金给送了回来,钱包和大部分现金留下了。到现在我还能联系上这人,手机也不换,电话也照接。说他是“专业人士”吗?肯定不是。只不过是因为多看了那个钱包一眼,动了心思,就坦坦然然地拿走了。对于我而言,这几千块钱的损失已经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