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又打了一个翻身仗 多国联手反击美国 俄:将会死得很难看

2019-12-04 08:09:20   

继平息国内骚乱后,伊朗又打了一个翻身仗。据《环球网》报道称,11月30日,比利时,丹麦、芬兰、荷兰、挪威、瑞典力保核协议,并加入了由法、德、英三国组建的名为“支持贸易往来工具”的商贸结算体系,以方便伊朗与欧洲公司的交易。对于饱受“极限施压”之苦的伊朗来说,同时能够获得欧洲九国力挺,无疑是在同美国的激烈博弈中,又打了一个翻身仗。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退出全面核协议并对伊极限施压,是当前伊核危机的根源。从2002年核问题浮现起,国际社会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努力与伊朗进行密集谈判,伊核协议才在2015年7月得以签署。然而,在明知伊朗履行协议义务的情况下,美国还是在2018年5月坚持宣布退出核协议,恢复并强化了对伊朗的制裁,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同时,美国还不忘祭出其惯用的“大棒”政策,加强在伊朗周边的军事部署,摆出一副置伊朗于死地的架势。此外,为了进一步掐死伊朗的经济命脉,美国还扬言对继续同德黑兰进行贸易的国家或企业实施制裁。


随着美国退出核协议引发的连锁反应不断发酵,伊朗时常发出一些退出核协议的试探。如增加浓缩铀的存储量、提升浓缩铀的丰度和重启新型离心机等。但伊朗同时也强调,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如果美国履行伊核协议,伊朗的这些核活动都是可逆的。客观来说,伊朗的回应是克制的,审慎的,且仍在极力挽救伊核协议。在此期间,美国却不断向欧洲盟友施压,要求其放弃伊核协议,并停止与伊朗的石油贸易。然而,在乌克兰危机后,欧洲跟随美国持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已无法从俄进口石油,只能转向引进伊朗石油。但现在,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又逼迫欧盟停止与伊朗的石油贸易,这不仅损害了伊朗的正常经济活动,而且严重威胁到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战略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以来,美元霸权一直是美国维护霸主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国际贸易也都是以美元结算。对多数国家来说,美元甚至看作是一种天然避险工具,但同时却也被美元所绑架。对于欧洲企业来说,与伊朗进行贸易,必须通过美元来结算,但现在美国却胁迫欧盟共同打击伊朗,这等于是要掐断了欧洲从伊朗获取石油利润的财路。可以说,天下苦美久矣,欧洲多国也不得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并通过创建第三方贸易结算机制,联手反击美国的制裁威胁,进而摆脱被美元长期绑架的困境。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美国已经先后退出或撕毁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协定”、“伊核协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武器贸易条约”、“中导条约”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协议,这一系列的举动,使国际社会秩序和安全受到严重冲击,并引发众怒。俄罗斯媒体称,这次欧洲多国与伊朗贸易结算体系的调整,是盟友对美国言而无信,自私自利政策做出反应的结果,也是欧洲对美元信任度下降的表现。过去,美国可以利用自身的军事和经济优势,逼迫欧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如今美国正日益失去包括欧盟、土耳其、日韩等传统盟友在内各方面的信任。对此,法国总统则将其形象地称为北约已经“脑死亡”。由此可见,美国已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其一贯奉行的霸权主义将会死得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