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海警要求中国舰船撤离南海 中方一字不发水炮伺候

2015-04-17 13:45:15   

过去中国在南海方向上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其实是“无力参与争议,任凭别人开发”,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国家实力不足以达到这个区域,所以国家意志也就得不到表达,周边的小国自然也不会认真对待中国的倡仪。

  现在则完全不同了,蓬勃发展的工业为中国在南海的存在提供了两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源源不断地制造着执法船只和军舰,在南海维护海疆;另一方面是提供开发海洋的工业装备。所以,如今中国在南海实行的是“排除争议,自主开发”,前后不同是因为中国的实力上去了。

三沙市并非是一个纸面上的名称,而是一个用钢铁和水泥构建的前沿城市,是一件规模巨大的工业品。成立三沙市,不是盖个章、剪个彩、放个炮就算完事了,从那张长长的建设名单就可以看出来,各种市政设施、海水淡化厂、太阳能发电站、机场和码头……,还有配套的渔政船和海监船,中国用其强大的工业力量在茫茫大海中凭空建出了一个现代化城市,把永兴岛打造成为南海的前进基地。

  我们常说,某处某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领海。但如果没有工业力量的支撑,那些实际的物质力量达不到的地方,光凭文献和说辞是收不回来的。


  1988年的南沙海战,中国大获全胜之余却只能撤回军舰,眼睁睁地看着之前被越南抢占的岛礁,却无法乘胜收回,因为那时的我们根本无力在南海维持可靠的军事存在。

  后来,有船能开过去了,有飞机能飞到了,中国便开始在礁石上建高脚屋了。随着中国工业的进步,高脚屋慢慢扩展成了水泥平台,再后来,上面修建了住房、温室大棚和篮球场,到现在,甚至已经开通了手机通讯,等于在空旷无人的深海当中硬生生地造出了一片国土。这一切靠的是来自祖国的支持力量,是工业的力量,是以万吨计的钢铁力量。

  三沙市成立之后,越南方面的应对是通过了几部法律和宣布要造海监船。可是没有钢铁的支撑,一切法律和宣言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虽然越南的造船吨位在世界上也能排进前几位、也能造10万吨的油船、一年也能产几百万吨钢,但和掌握全世界将近一半造船能力、能造航母、每年产钢7亿多吨的中国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和各种纸片以及口水相比,这些钢铁才是维护国家主权最坚实的力量。


  实力不够的时候就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等肌肉丰满之后就推行“排除争议,自主开发”

  自古以来,这是什么道理?!

 对于发生在中国身上的改变,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或者很不适应,国内和国外颇有那么一些人,在他们眼里中国还是一盘散沙、东亚病夫,前者是因为尚未从近代中国的衰败落后的阴影中走出来,后者则是因为沉浸在打败旧中国的胜利感中无法自拔。他们共同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今日中国拥有怎样的国家意志和国家实力,不知道已经高度工业化的中国具备了怎样的决心和力量,更不会想到冲撞这台世界上最庞大最强力的工业机器会带来什么后果。特别是日本,1941年的时候他们在珍珠港没搞明白,到了2012年他们在钓鱼岛仍然不明白。

  自从日本发动所谓购岛和国有化闹剧,中国的国家机器便开始高速运转,持续有力的反击把日本人的小算盘打得粉碎。除了向联合国提交钓鱼岛领海基线、公布钓鱼岛命名和专属经济区等法律行动之外,日本惊讶地发现,中国的执法力量和军事力量就像从地下冒出来一样,突然出现在了钓鱼岛周边甚至领海范围之内,海监船和渔政船的巡航与护渔、海监飞机的巡航和军机的掩护、飞机和舰艇的联合巡航、海洋测量船下锚工作、海军舰艇的穿越和实弹演习、对日本船只的警告和驱离,日本的海空力量已是疲于应对。

  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工业已经可以打造出一只足以在钓鱼岛体现国家意志的执法船队了。在钓鱼岛发生碰撞的,不仅仅是中日两国的国家意志,更是两国的工业力量。在这方面中国早以把日本远远抛在后面了,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2年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日本的4.5倍,在这种绝对实力的差异面前,日本人玩弄任何政治花招都只能是自取其辱。不必说中国的工业水平不如日本,中国能自主造航母和舰载机、能把人送入太空和7公里的深海;也不必说中国的人均不如日本,围绕钓鱼岛两个国家之间比拼的是总量;更不必说日本的三产比中国如何,在钓鱼岛最终起作用的是工业力量,比的是谁钢多船多,而不是漫画书和动画片。

  事实上,到2013年4月,中国已经可以凭借吨位占据绝对优势的海监船只把日本“保钓”人士和海上保安厅的船只全部挡在钓鱼岛之外,背后是军机和军舰的巡航在撑腰,凭借这种钢铁的力量,钓鱼岛事实上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然,目前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让钓鱼岛真正、完全地回来,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