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坚信将超越中国:潜艇事故只是意外不料俄方说真话

2016-06-16 22:18:11   

随着最近印度航母再一次发生事故,使得印度海军的作战能力再度收到了广泛质疑。作为一个有着30年以上航母使用经验的国家,印度却始终在海军上建树不多,甚至可以相当落后。尤其是印度的水下部队,已经15年没有获得一艘新的常规动力潜艇了。本来印度的想法其实非常远大,在2000年的时候就制定了在新世纪头10年引进50艘常规动力潜艇的远大计划,要知道在当时中国潜艇部队也差不多这个规模,印度想要超越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但是事与愿违,印度海军最终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只能回到采购俄式装备生产线的老路上来。

本来从法国引进的“鲉鱼”级潜艇在印度设厂是让印度潜艇服役加速的重要一步,可由于印度本身长期造船工业的粗犷型经营,在建造这艘2000吨不到的中小型常规动力潜艇时,问题一个接一个出来。负责建造的“鲉鱼”潜艇的印度“马扎冈”造船厂,没有对潜艇高强度钢材的加工经验和条件,被迫在法国的指导下化了近2亿美元重新改造和升级相应技术条件。而这期间发生的两个个意外让印度更深感自身潜艇部队的不足。

在2013年8月,印度海军从俄罗斯引进的“基洛”级潜水艇(俄方编号636型“华沙之歌”)“辛杜拉克沙克”号居然在孟买港的港口内起火自爆。据称是因为该艇自己携带的两枚“俱乐部”潜射反舰导弹被意外引爆,导致最终爆炸下沉。此消息一出,让无数人都跌破眼镜,印度居然开创了一个先河:潜艇自己发射自己身的导弹反而击沉了自己,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正式被导弹击沉的潜艇,印度潜艇部队的问题确实相当多。同时还祸不单行,2014年,印度一艘636型潜艇居然在海试是发生了火灾,这让人对印度潜艇几乎完全丧失了信心。

尽管事故频出,印度海军却始终坚信自己的潜艇部队一定会超过周边任何国家;可事实是连巴基斯坦都已经买了中国8艘S-20潜艇,印度还怎么对得起这个海军大国的名头呢?尤其是到了2016年,印度的潜艇部队中只有8艘常规动力潜艇可用,这实在是谈不上是个水下大国。在此关键时刻,还是俄方方面率先提出印度打破僵局。根据6月15日的俄罗斯《生意人报》的文章称,俄罗斯正在和印度秘密商谈出口636型常规潜艇的相关技术。这一消息是俄方最先报道出来的,而不是印度方面,显然印度方面更希望保密在关键时刻来给周边国家来个惊喜,这回全被俄罗斯方面吐了个干净。当然此番俄罗斯抖露出来,也有催印度人赶紧签合同的意思在里面。

在《生意人报》的文章中,俄罗斯进出口集团的总经理谢尔盖·切梅佐夫称,印度目前尚不具备自行修理这一型柴电动力潜艇的能力,俄方专家首先将会在印度予以协助,随后俄罗斯将会和印度商谈转移相关技术的合作办法,不过目前上没有确定印度哪家船厂具备这样的实力承接维修、建造新型636型“华沙之歌”级常规动力潜艇的任务。作为第三代潜艇技术的代言人,636型“华沙之歌”级潜艇发展自有大洋黑洞美誉的877型“基洛”潜艇,最大能下潜到300米水下,非常适合印度这样守着大洋的国家使用。

可以说俄罗斯军工此番再度成功占领了印度市场,此举将会让印度未来20年的常规签订订单至少半数落入俄罗斯手中,不得不说俄罗斯方面赚印度人钱的本事还是相当大的。照此情况发展下去,印度的潜艇部队未来极大可能性是法式“鲉鱼”和印度产636型“华沙之歌”级混合编组。不过这两种潜艇要想真正形成战斗力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印度连鱼雷都没预备好,原定购买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子公司(WASS公司)的“黑鲨”鱼雷,但是这笔合同现在也取消了。

后记:

我们回顾印度自产潜艇过程不难看出,在基础工业上不完备情况下仓促上马,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反复补课并且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重复买教训,这一点在印度航母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所以一个国家的国防工业靠买和合资都没有可能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要完全依靠自己建立完整的军工产品线,才能彻底摆脱这样的困境。中国用了50年时间,印度又会用多久呢?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理性点评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