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亿美元就想拉印度“入伙”,没门!
2018-08-09 16:48:57
邱 林
为了与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抗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日前联手发起了一项“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美国承诺拿出1.13亿美元吸引印太地区国家“入伙”,但令人意外的是,身为印太地区重要国家、“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中的一员——印度决定不“入伙”。
印度《经济时报》8月7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印度决定不加入以美国为首的三边倡议,并称该决定与印度强调在印太地区维持多极化和非集团化的安全架构主张一致。印度《德干先驱报》则报道称,过去几个月,中印进行了一系列接触,为了避免惹怒北京,印方选择避开美日澳提出的倡议。
今年以来,印度致力于修复与中方的关系,4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飞抵武汉,与中国领导人举行非正式会晤;6月9日,莫迪又以上合组织新成员首脑身份,首次参加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再次举行会晤,让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实际上,印度不加入以美国为首的三边倡议的态度,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是心知肚明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毕晓普在7月31日的一项声明中称,美日澳三国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该地区“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的机会,投资涉及能源、交通、旅游等。但是,毕晓普在这项声明中,并未提及印度。
想想也是,美国拿出1.13亿美元能在印太地区激起多少波澜?如果将这笔钱分配给东南亚的一些小国,可能会让他们高兴一下,但要是将这笔钱分配给印度,印度人会觉得美国政府太小气。
作为美国的“印太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印度的配合很重要。如果没有印度的配合,这一设想就会缺少实质、流于空泛,而且也很难贯彻。由于认为“印太战略”是在制造新的冷战,不愿意将自己被绑在美日主导的战车上,印度对这一概念“不感冒”,并且至今仍然表态模糊。
6月1日,莫迪在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的上表示,印度从未把印太地区视为“一种战略区域或有限成员的俱乐部”,不主张一些国家组成集团去支配它。在演讲中,莫迪只字未提有关美方希望印度加入由美、日、澳、印在内的四国组成四方机制以遏制所谓的中国地区扩张行动,借此对中国形成更强有力的挑战。
莫迪在讲话中刻意避免提及四方,他还抨击了美国目前实行的保护主义。莫迪明白,当谈到中国的实力时,现实已经说明了一切。印度无法承受与中国的持续对抗,特别是在特朗普统治下的美国变得不可靠的情况下。
其实,在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印度得到不少实惠。例如,印度成为由中国牵头的亚投行成员国中最大的受益者。两年来,亚投行批准了43亿美元(约合292.4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用于为亚洲各地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其中10亿美元(约合6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将用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这符合印度的利益。莫迪上台后始终将发展经济作为重要抓手,但此前因推行废钞、税改等政策,印度经济出现了一定起伏。而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印度对中国有所期待,一方面希望更多中国投资能够进入印度,另一方面或将印度产品销售到中国。印度已向中方提出,向中国出口大豆、棉花等农产品,以印度大豆取代美国大豆。
印度的崛起似乎已经不是梦想,因此,印度需要塑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而现在就拥有来之不易的条件。看到希望的印度是积极乐观的,当然不想再当经常挑事闹事的国家。况且,莫迪正在全力准备2019年的大选,为此需要塑造缓和周边局势、在外交成绩单上加分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