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造了世界纪录得了大奖:但获奖项目保密让西方猜不透

2017-10-24 08:17:57   



近日,一篇题为《敢为一流的型号“宗师”——记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型号总师朱坤》的报道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报道提到,“他主持的某国家新一代潜射反舰导弹系列武器跨越式提升我国反舰导弹水平,推动海军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战略转型;某反舰系列导弹全面装备多型飞机和舰艇,成为海军空军主战装备。”“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主要指标国际领先,综合指标国际先进。”“朱坤在国内首次提出亚超结合潜射反舰导弹总体方案,解决大射程与超声速突防双重难题,比俄罗斯和美国的导弹更短更灵巧,射程更远。在此之前,朱坤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相关奖项,据悉,他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制导系统研制,为我国飞航武器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被用户誉为“一代宗师”。而获奖的项目内容则保密,这让媒体也摸不着头脑。
同时,他提出水下有动力有控发射方案,主持突破海上复杂环境下各种技术难题,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型水下点火导弹。该型号国内水下发射深度最深、适应浪高最高。此外,该型号国际首创随海况自适应超低空掠海飞行技术,创造世界上掠海飞行高度新记录。而朱坤首次提出的反舰巡航导弹‘360度’全向方案,使我国潜射反舰导弹攻击区域扩大600倍,是我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命中率最高的反舰导弹。”


有分析认为,上面这些话语透露出朱坤主持研制的很可能是流传已久的鹰击18潜射型反舰导弹。从报道中提到的“2016年底,一次型号试验结束后,朱坤和试验队员们欢呼了起来,这次关键的成功也让大家激动的泪水流得更加忘情。”这句话推测,鹰击18的潜射型可能是今年早些时候定型的。
在鹰击18潜射型问世之前,世界上的亚超结合型潜射反舰导弹只有俄罗斯的俱乐部S,其出口型射程为220公里,俄军自用型在500公里左右(也有说是440公里)。从报道来看,鹰击18潜射型的“射程更远”可能是指与俱乐部S的出口型相比,估计射程能达到俄军自用型的水平。因为在尺寸比俱乐部S更小的情况下,射程再大幅超过俄军自用的俱乐部S,这个难度比较大。


从报道提到的“这一型号的技术创新率高达70%”推测,鹰击18潜射型只是借鉴了俱乐部S的一些设计优点,大部分是我国自己开发的新技术,这也是该导弹能在尺寸变小的情况下,射程大幅提高的重要原因。而在这些新技术中,首创的随海况自适应超低空掠海飞行技术格外引人注目,估计可以使鹰击18的掠海高度降到1米以下,否则的话就不会称是掠海高度的世界新纪录了。
鹰击18潜射型的全向攻击可能是跟其水下有动力发射方式有关。法国的“飞鱼”潜射反舰导弹虽然也是有动力发射,但有动力运载器由鱼雷管水平发射之后,是上浮到水面以后才进行运载器与导弹的分离和导弹的点火,而鹰击18潜射型是水下点火,这也就使其能够以垂直或近垂直状态出水,然后再转弯飞行目标,自然也就具备了全向攻击能力。这种有动力发射方式不仅适用于垂直发射装置,而且也适用于鱼雷管。此外,从报道来看,鹰击18潜射型的雷达导引头在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上也有了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