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中日两船相撞,明明是渔船撞军舰,为什么日舰先急忙跑路了?

2020-04-04 10:20:44   

中日两船相撞,明明是渔船撞军舰,为什么日舰先急忙跑路了?
3月30日夜间,在东海海域,日本海自1艘岛风号护卫舰与1艘渔船发生撞击。大概位置处于,日本鹿儿岛以西650公里,比较靠近东海油气田,距离杭州湾大概130-150公里。
4月2日,撞了日本驱逐舰的我渔船回港卸货。
公海上中国渔船撞了日本海自的大型驱逐舰,这本来事件可以上升到外交层面,奇怪的是,中日双方都非常低调。日方也没有抗议,中方也没有追究。
相撞地点在我们的专属经济区,舰艇上都有避撞雷达,而且船舶夜间航行也应该开启夜航灯。能发生碰撞,要么是“日自”的值更人员没履行好职业,要么是他们没开航行灯。
夜间不开航行灯,哪就要问一个为什么了?



比较费解的是,为什么民用的小渔船能撞的过威风凛凛的大军舰?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道理?
其实,现代驱护舰为追求加速性能多采用高张力薄钢板制造,材料成本和制造工艺难度比民用船的普通厚钢板要高,但是钢板的厚度相对比较薄,这里民标反而比军标皮实耐操。民船与军舰碰碰船吃亏的往往是军舰。最近的例子就有2017年美军2艘伯克级、2018年挪威南森级神盾舰与货轮相撞,货船轻微受损,而军舰受损严重乃至搁浅沉没。






是不是故意撞的?为什么要故意撞?
茫茫大海之上两艘船怎么就撞上了?
在大洋之上,船与船之间的碰撞除非是故意的行为,否则相撞的几率非常的小。
所以,此次撞船是不是故意的,其实双方心知肚明。首先,日本军舰方面肯定是知道航行到离中国如此之近意味着什么?中国有句话,贼不走空,来了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目的。
“小”渔船撞破“大”军舰。这个很神奇!有人说,中国渔船真是牛X。
“岛风”舰左后方舷水线上五米处出现长1米、高20厘米的破损。这样的破损位置显示日本军舰大概率是被撞的一方。
中国渔船为什么要主动撞击“岛风”舰?
因为事发海域位于中国近海,日本军舰进入如此敏感的位置,被中国渔船撞破后只能如此悄无声息的离开。
事实证明,有人以为中国忙于处理新冠状肺炎疫情,顾不上海上安全, 想偷偷潛入中国近海之油田区, 窥看探视,贼心不死,可见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迅猛,但有的“战斗”并未停止。



美国媒体曾经报道:
中国渔民在亚洲海域发动“人民战争” 这是一支规模庞大的力量——但不会出现在官方战斗命令中;
它很容易被定位——但却难与之交战。
因为那是中国海上力量正在兴起的第三元素:捕捞渔船。
下图 中国渔民打捞的某国水下飞行器






美国太平洋舰队前司令哈里斯说过:
中国海上民兵的主要威胁来自其数量。从这方面来说,这支力量是“人民战争”的现代翻版。这支“第三舰队”使北京得以用成百上千艘渔船应对冲突区,将任何对抗演变为令人迷惑的“混战”。在南沙群岛敏感地带,海上民兵使北京不必部署官方力量就能监测事态。“中国的力量遍布所有争议岛礁。”



下图,与美国无暇号侦察船对峙的中国渔船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埃里克森:
“北京拥有的显然是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最具实力的海上民兵。尚不清楚这支民兵到底有多少船只,但只要北京在东亚近海水域开展有关“摊牌”行动,大量捕捞船只就以某种方式抵达现场。”
有件陈年旧事也值得回味
十几年前,我们的渔船就在青岛外海撞过美国的潜艇侦察船,而且非常精准的撞坏了声呐。
而此事也是悄无声息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