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朋友说“印度是来捣乱的”,听听没坏处

2018-06-09 14:46:42   

补壹刀

明天,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就要开了,这是一次外交盛会。对上合组织来说,意义也不一般。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首次以成员国身份,参加上合峰会。
同学们都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冤家。上合能容纳它们同时加入,也体现了上合的开放与包容。巴铁就不用说了,那是咱全天候的好哥们。而印度虽然去年和中国闹了矛盾,一度搞得挺紧张,但两国后来还是妥善处理了。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接连吹暖风,让中印关系的气氛为之一变。
如此一来,这一次上合青岛峰会的氛围可以说是极好的。和同时段开的G7峰会有明显反差,听说其他6个西方国家领导人,商量好了,要在G7这个场合,集体质问特朗普,问他为啥如此“特没谱”。咱又有一场好戏看了。
而上合峰会,是冲着解决问题的,是务实的,这是中国对待所有多边机制的期待,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让我们期待上合峰会的成功吧。
这个时候,刀哥收到了一封信。信是曾任巴基斯坦驻华参赞,现任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立科技大学教授泽米尔·阿万先生写的。泽米尔先生是刀哥的老朋友,经常和刀哥交流对时事的看法。他对中国的友好和热情,极具感染力。
在信中,泽米尔先生谈了对此届上合峰会的看法。作为一个资深“巴铁”,老泽的信洋溢着对中国的友好,对上合组织未来的乐观。
并不意外,信重点还谈到了对印度深深的警惕。刀哥把信的全文附上来,就当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吧。可能有他站在巴基斯坦立场,对印度有偏见的地方,但多听听各方声音,对我们总是没坏处的。
李小飞刀先生:
印度和巴基斯坦将首次以成员国身份参加青岛的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巴基斯坦已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所有上合组织成员国接洽,加入上合组织将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巴基斯坦的地位和区域融入度。
然而印度的参与值得深思。印度在上合组织中扮演什么角色?印度如何恰当地融入上合组织?能带给人什么期待?
先回顾一下历史事实:成立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是为了建立南亚国家的联合阵线(刀哥注:成立于1985年南盟是南亚国家共同建立的互助合作组织,共有巴基斯坦、马尔代夫、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7个成员国),以促进该区域内外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准入。
印度试图劫持这个论坛,后来又搅局首脑会议,视南盟为功能失调的平台。自1956年诞生不结盟运动以来,印度一直是主要的推动者,但当冷战结束时,印度发现如果想实现其地缘政治动机,不结盟并非明智之举。如今印度仍然是不结盟运动的一份子,但它通过与西方保持步调一致,与不结盟产生实质性背离。不幸的是,印度扮演的角色往往是麻烦制造者。
为理解这种“印度式行为”,我们需要剖析印度著名军事和外交天才考底利耶(刀哥注:古印度政治家、哲学家,擅长权谋,被成为“印度的马基雅维利”)奠定的印度外交政策基础。考底利耶说:“你的邻居是你的天敌,邻居的邻居是你的朋友”。这是考底利耶的理论根基,其他的理论都围绕着这个基本原则。
遵循这条原则,人们可以理解印度加入由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组成的四国集团,但人们不能明白,这种政策是否可以与上合组织这个区域联盟并驾齐驱。印度可通过结成联盟或签署条约来寻求更强大国家的保护。印美签署的《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LEMOA)就是很好的例证。印美可以共享彼此的军事后勤物资,因此大大增强双方海战的机动性。
考底利耶提出了双重交易的原则,该原则建议各国与一个国家达成和平,以便与另一个国家开展敌对行动。印度是四方安全对话的成员之一,自诩为亚太地区的民主力量。实际上,四国集团的秘密动机是制衡中国和俄罗斯,即他们所谓的“不民主的力量”。如今印度是美国援助的第二大受益者,仅次于以色列。美国的援助涉及新技术,高科技武器,经济和金融,以及政治和军事。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如何才能平衡它在各个对抗集团中的利益?当然,上合组织有自己的地区安全与合作议程。印度将如何站队?上合组织能否提供更好的方案拉拢印度与地域伙伴合作,而不去理睬那些跨地区的伙伴合作?
试想一下,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对话中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进行接触,而中国和俄罗斯是美国的主要攻击对象,印度能否加入上合组织并维护西方利益?印度必须明确表明其立场,以便上合首脑会议可以诞生大胆决策。
事实上,上合组织成员国占据了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自然资源丰富,但老百姓依然困苦。充足的食物、饮用水、教育、医疗和安全仍然是主要挑战。
我们强烈希望,借助上合组织的平台,我们能够实现更多的合作、交流和贸易等,改善法律和秩序环境。我非常乐观地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解决困扰世界大多数人的问题。
泽米尔·阿万
看完这封信,相信很多人与刀哥一样觉得,“老泽”的观点能自圆其说,他的提醒有他的道理。事实上,对上合组织吸收印度与巴基斯坦成为正式成员,不但国际上曾有所怀疑,印度内部也没有停止过争议。有印度人担心,中巴在上合组织内部可能的“联手”,会将印度降为“二等公民”。
经过这一年的体会,相信大多印度人会认识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莫迪对上合的态度很积极。
事实上,在正式加入以前,印度已经作了12年观察员国,对印度的加入,上合组织各方都有充分的时间作观察和考虑。上合组织的总体方向是维护区域安全,共同应对“三股势力”以及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对印度来说,其周边近邻阿富汗,国内恐怖主义与领土、民族、宗教争端相互交织,深受“三股势力”威胁和困扰;其能源对外依存度2020年将达到85%,迫切需要打开通往中亚和俄罗斯的能源通道;其政治与安全上需要一个平台与中、俄、巴对话,同时密切与中亚五国的联系;其经济上也需要与区域内其他国家互联互通,推广它的“香料之路”和“季风计划”(可以理解为咖喱味版的山寨“一带一路”)。这些诉求,与上合组织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金灿荣老师曾有个很有趣的比喻,世界上有三个半国家,印度算半个。这句话很形象的说明的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它不会全然倒向哪方,而是在纵横间争取走自己的大国之路。
当然,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来的都是客,过后不思量。上合组织的精神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中国人作为东道主的心态与上合组织的精神是别无二致的。
有人说,中印巴是个非常有趣的三角,在这个区域内,巴基斯坦盯着印度,印度盯着中国,而中国的眼里是世界。在我们身边,有一个热心的“巴铁”不断提醒我们“当心”、“注意”,总是好的。
仅从这一点上,也得谢谢“巴铁”,谢谢老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