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达克印军已达20万人,昼夜抢运40万吨粮食弹药:抢修大批掩体

2020-08-18 08:39:12   

据《印度防务新闻》网站,第一次报道,现在已经聚集在拉达克地区的印度军队和后勤支援人员已经达到20万人。印度军方表示,现在已经储备了10万吨物资,未来2个月还将运输30万吨物资上山。印度陆军媒体出动100辆卡车运输物资,现在因为兵力增加,最多可以使用400辆卡车进行运输。


印军为支持山上的几万印军,在列城周围准备了大量的支援力量和后勤力量。而且,所有的士兵,后勤和支援人员都要准备在沿途的过夜设备,同时,重型材料必须空运,在地面主要运输,工程器械,医疗用品,武器弹药和衣物,煤油,汽油和柴油。
印度工兵正在加快修建可以容纳20人的预制掩体,再将这些掩体运输到拉达克山区,同时,印度陆军已经要求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各国快速供应可以在极寒条件下使用的冬装和雪地帐篷等物资。印度国防总参谋长毕平·拉瓦特已经下令3个师印军要在山上过冬,度过6个月寒冬。


印度军事计划人员表示,这将会花费非常多经费,因为,在高山维持1名士兵的费用,是在平原地区的4倍。度过整个冬季的高海拔雪山部署3个师级别的力量,将会付出巨大的经费代价,将会影响到印度陆军其他方面的投资建设。
印度陆军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卡车数量有限,还有,巴拉拉恰和唐郎山口非常险峻难以通行,后勤速度很难加快。每天可以维持的运输高峰就只有几个小时。因为,印度基础设施落后,要十几万人来保障4800米以上山区的3万多人。而为了这十几万人也是在海拔3800米区域,同样需要大量的过冬设备。


印度引用了一句孙子兵法的话,印媒说:古代军事家孙子写道,混乱与秩序之间的界线在于后勤。其实从军事角度来说,印度军队的部署,相对比较落后,集中所有主力在最前沿集中部署,是一种比较落后的部署方式。
合理方式是机动部署,在前沿保持很小的力量,主力在纵深,部署在对手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以快速的运动代替堡垒式的防御,部队防线有弹性。集中兵力在对方薄弱处和结合部。


我们南宋时期就有一位机动防御大师孟珙,因为,他在防御蒙古帝国机动骑兵进攻时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 沃尔科戈诺夫将孟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元帅曼施泰因相提并论,称其为13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


孟珙的军事思想最可贵的是“不择险要立砦栅.则难责兵以卫民;不集流离安耕种.则难责民以养兵”,孟珙以边久经征战之士,组成“宁武军”:以机动骑兵创建“飞鹘军”。孟珙在整个湖北河南四川战线千里战线,进行机动防御战,战绩斐然。


印度则只是单纯的增兵,堆人,结果后勤吃饭都无法保障,就是运输过来40万吨物资,其实也是不够的。1个人才平均2吨物资,这些物资要为大批量的直升机,坦克装甲车,汽车和人员提供,保暖仓库,燃料,饮用水,食品,衣物,房屋等等,靠这么一点物资要抗6个月,还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