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老道:台湾何去何从,回头是岸

2016-11-04 07:53:55   


这几天两岸关系热度很高,我个人最关注的是习主席接见洪秀柱女士。“习洪会”我个人理解是中国大陆政府对台湾最后的善良释放与提醒,某种程度来说,是最后对台湾民意的一次测试,是换句话说,台湾民意的取向决定未来大陆解决台湾问题时的策略、手段,甚至态度,当然也是最后对蔡英文割据政权最后的一次考试。至于是否给蔡当局“补考机会”,就要看台湾民意与蔡的未来政策取向了。


台湾问题发展到今天,原因种种,但不能不解决。而台湾民意的变化决定未来解决台湾问题时他们的“待遇”,战与和只是一念意,但过程与方法、福兮祸兮与民意有关。因为台湾割据政权的政治取向是台湾民意的选择。台湾的国民党元老、老“国军”前“行政院长”赫伯村先生虽头脑顽冥,但仍然对台湾民众说了大实话:“台湾局势发展到今天,是台湾民众咎由自取”。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作为职业军人闻到了一种“气味”,作为军人职业的敏感性,这种气味对他来说极其“不祥”。而一些台湾所谓大佬与“军事专家”“战略学者”还在那里装傻充楞,喋喋不休的自己骗自己,看不懂大陆现在决策的变化与准备手段,到时极可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一、台独势力的日本背景很深。台独大佬辜敏宽一句话暴露了日本在对台独的其后插手之深。“日本人给我看过关于大陆情报,大陆的不敢打台湾”。关于大陆的情报日本人能拿给辜看表明了以下几点:


1、日本一直在搜集我国情报,且情报收集手段是多元的,这暴露了日本对我国的狼子野心。


2、将情报给台独看,说明日本对台独势力一直在深度支持,且一直在利用台独。


3、台独势力与日本一直联系紧密,而台独势力一直是日本对付中国大陆的工具与武器。


以上三点决定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时日本人绝对不会袖手,正因为如此,未来对付日本人是决定我们不会心慈。而辜能将日本主子直接拿到台面上,并不是所谓直接“出卖”,而是变相表明日本态度。虽这点早已经大家都明了,但通过辜说出来后间接证实了日本的未来作为而不在摭摭掩掩模糊化。


台独与日本相互的利用过程倒给我们提了个醒。日本人在加速且逐步深入的利用台独遏制大陆的决策已经基本明朗化。日本人能给台独的是口头上的支持而台独则能给日本的则是牵制与遏制中国大陆的机会。


二、美国背景。虽从各方来看,台湾现在的状况美国没有直接出现,特别是520百日后蔡的发言,百日后对大法官的任命,台独头子的集体亮相与发声,都预示着台独势力近期会有一个高密度活动潮,特别是洪女士访问大陆后,为所谓民意,民进党方面肯定会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挽回洪的影响。按一般惯例,台湾地方割据政权在讲话稿都要经过美“驻台湾代表”过目,然后经过美国院务亚太地共事务局台湾事务部门研究后给最后定论如何说。而蔡的发言稿直接否定“92共识”,说明是经过美国人“默许”的。


而美国驻印度大使去藏南争议地区活动提醒我们美在大选结束后对中国的态度会更加露骨。


三、对台湾普通民众是考验,更是“烤验”。局势发展到今天,台湾民众“功不可没”。台湾作为蛋丸之地,在现代武器条件下没有任何缓冲余地,一旦用兵,受害受苦最大最重的仍然是台湾民众。


而一些日倭时期留下的杂种受到这种待遇是罪有应得,而作为我华夏后裔的普通台湾民众受到这种待遇则是令人扼腕心痛!也许台湾普通民众相对舒适的日子过够了,想品尝战火的滋味?这种冒险的而天真的想法,结局未免太残酷。


最近大陆曝光的几件算不上高科技的也算不上’“高大上,价格相对低廉”武器让笔者看后毛骨悚然,远火系列特别是A系列的几款火箭炮的精度与射程。这种武器由于成本不高,而射程远精度高,未来大陆决策若真的要“低成本”解决台湾问题的决策出台,想不出台湾的普通民众如何生活。至于大陆的高科技武器自然另有他用。因为日本人与美国人如果不袖手,自然是威慑对手的!


这种珠海航展的歼20其实带有战略目的的一次战术级别的展示,想远点,为台湾的普通民众捏把汗。当然,求人不如求自己,台湾普通民众求日本,求美国估计一旦开战端,用处不大,他们介入越深,战争打得就越残酷,台湾普通民众的牺牲就越大误伤庇就越高。

至于大陆民众,台湾真正的同胞们可放心,除台湾所谓的抵抗能飞来几发炮弹外,我相信美国与日本人的炮弹不敢明目张胆的打下大陆,因为那是战争大升级的行为,招致中国战略反击的代价,小日本也许能承受,但美国人无法承受。因为小日本早就习惯与核放射线已经有了初步免疫力。


最后再给台湾的一些幻想者提醒一下:美国人对待战争升级是极其慎重的,作为既得利益的美国更加会患得患失,平时政治性的博弈无论再阴险,都不至于因相互制衡的国际体系,不会发生战争,但若台独制造台独事迹,则性质就不同了,因为大陆退无可退,只有军事解决一途,肯定会不计代价,而美国,是要计算代价与成本的。


从中东情况看,面对俄国人的逼宫,美国人除口头上要让俄国人掉飞机外,倒现在没有实质性的军事行动,因为美国人礼亏在先,面对俄国人并不怕军事冲突的态度,美国人能面对的只有“将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