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肩中美俄,该国又开始向这一领域发起冲击,然而…

2020-01-03 08:30:27   

“月船2号”着陆器,还没找到,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便在2020年第一天,宣布了第三次探月计划,并称“月船3号”将在2021年发射。



回顾印度的登月史,整一个“月船去哪儿”史。2008年,印度成功发射“月船1号”探测器,但是原计划运行两年的“月船1号”在2009年失联,接着是2019年发射“月船2号”,仅运行两个月不到,又失联了。

据悉,这次的“月船3号”配置与“月船2号”类似,计划的着陆点也一致,外界因此并不看好印度的再度登月计划。

首先是“月船2号”的失联原因,印度还没搞清楚,而“月船3号”几乎就是“月船2号”的翻版,根本问题不解决,派再多“月船”都没用。

其次,从发射“月船1号”到“月船2号”,印度花了11年,却还是失败了,这次仅用2年时间,甚至更短(印度国务部长表示2020年就发射“月船3号”),推出“月船3号”时间太过仓促,恐准备不足。

最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凯拉萨瓦迪沃·西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月船3号”计划,印度还将在今年执行“25次以上的航天任务”。可以说印度的航天野心很大,但是贪多嚼不烂,登月这事本就不容易,印度还要分神去做其他的航天任务,有些托大了。

印度人是一个相当自信的民族,虽然登月探测器屡次失联,但是印度的“登月”梦反而变得更加强烈。这皆因印度对比肩登月成功的苏联、美国、中国,成为被认可的“大国”,有着一股莫名的执念。

这股执念有时会化为动力,激励印度不断向航天领域发起冲击,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负担,让印度陷入盲目攀比的错误中。

印度对航天事业十分重视,但是印度本身的经济实力,很难支撑其大笔烧钱,需要牺牲其他领域的发展经费来保证,而且印度不具备相对完整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人才的培训还是一些航天设备的进口,都严重依赖欧美。

因此,印度的航天事业发展速度很快不假,但是与航天大国的增速相比,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不过一向骄傲的印度,并不承认这些差距,对于“月船2号”失联一事,西万不认为是一次失败,因为印度从中学到了很多,并以美国为例,称对方尝试了6、7次才登月成功,但是印度不需要尝试那么多次。

一直在航天领域帮助印度颇多的美国,听到西万这番话,不知作何感想。信心满满的印度,能否成功发射“月船3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