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毫米“突击炮”?

2018-10-03 13:39:33   

席亚洲

今天北方工业公开了新一代155毫米轮式自行火炮的外形图和部分性能特点,令列车长非常惊讶的是,这门炮的设计看来还真是吸取了中东地区多年战争的经验,和国际上类似口径的轮式自行火炮相比,它非常有特色,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门为中东地区冲突量身定制的“突击炮”。
乍一看,列车长在新闻里表示这门炮的总设计师表示它“未来战场定位已经超出了大口径火炮的传统定位,其设计的先进程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表明它可能有着进军国内中型旅自行火炮市场的野心——但是细想想,如果说用39倍径炮的话,那么155和122相比,优势到底在哪呢?



而同时总师又提到,这门炮未来有上52倍径155炮,无人炮塔的计划——基本上这样该过就已经和德国开发的“多纳”AGM差不多了,正好“拳师”大八轮的载重也是36吨。如果说未来要竞争我国自用155毫米中型旅用轮式自行加榴炮,那么显然这种设计更加合理。
39倍径,在大国间正规战争环境下,射程有限,必须使用增程、制导弹药才有一战之力,然而这就意味着这些火炮的最大优势——价格便宜,不复存在。
连美国的M109A8改进方案都已经决定要抛弃用了多少年的39倍径系统,直接上58倍径的新炮了。已经装备PLZ-05的我军,也不可能再装备一种39倍径的炮开走时代的倒车。
而作为外贸装备,我国此前出口给中东若干国家的是45倍径155毫米炮,这门炮要使用独特的枣核型炮弹而不能通用39倍、52倍径发射的普通弹。
那也就是说,这门39倍径火炮,应该是按照用户的要求而研制的,而且和当初应伊朗要求研制PLZ-39的时候开发39倍径火炮不一样,这应该也并非为了迁就用户仓库里乌央乌央的老式炮弹,因为这种新型火炮要使用模块式发射药,因此至少不能通用老式火炮的发射药。



北方工业曾应伊朗要求,进行过PLZ-39火炮的设计工作,目的是取代伊朗手里古老M109A1火炮,要求用39倍径,原因是要用伊朗库存的大量155毫米老式炮弹……


身管长度的选择到底是什么目的呢,仅从火炮本身我们还看不出什么结论。
那么接下来,我们发现,这门火炮的设计特点是,有比较完善的直射火控系统,并且射速很高。
根据现代兵器杂志公号发布的总师访谈,该炮“能够摧毁移动目标”,“激光\白光\红外三光系统)、”猎杀城市战环境中经常突然出现的大量移动目标”。
当然,这也还是可以做两重理解,一个是这种火炮具备非常现代化的曲射火控系统,能够根据前线炮兵观察,进行同时弹着射击和预判目标移动的射击,确保炮弹能够覆盖移动目标。
但我觉得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门炮安装了接近于三代主战坦克水平(当然和坦克相比还是要差一些)的现代化火控系统,能以很高的射速,进行“静对动”射击。其主要任务,可能包括在城市作战中用于支援攻坚,和消灭“皮卡军队”,凭借曲射\直射都很准确的火控系统,在皮卡火力有效射程外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
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为何要使用39倍径炮呢?



PLZ-52可以发射枣核弹,也可以使用圆柱形弹,中东有些已经买了PLZ-45的国家,在购买我国车载155毫米自行火炮的时候,继续采购枣核弹,估计也是考虑要配合其PLZ-45来使用




据传为SH-1B的155毫米国产车载炮,该炮与国内自用的车载炮更加相似,自动化程度更高,车上备弹更多




我国自用155毫米车载炮


今天下午在群里笔者就说,当年玩《命令与征服:将军》的时候,笔者曾经在论坛上发表过一个扯淡“炎黄坦克发展史”,就说用PLZ-05进城巷战,然后发现装甲太弱,所以就研制了能装两门155炮,并且有超重型装甲的“炎黄”坦克……
然后就有为搞火炮的大佬,嘲讽说傻瓜才会让52倍径炮进城呢,炮管太长,碰到街角转都转不过来……
于是笔者灵光一闪:哎呀,这位大爷您说的没错,要不为啥SH-11要用39倍径呢?
……
虽然我知道这个讨论过程非常无厘头,但回过头来想想,这或许还真就是用户要求SH-11采用39倍径155炮的主要原因呢?
有的朋友可能记得当初意大利曾经推销过一个治安战76毫米“奥托”炮塔方案,使用76毫米速射自动炮,在遇到敌方大部队围攻的时候,可以凭76炮120发/分的强大直射火力予以压制和歼灭,当遇到敌人“冷枪冷炮运动”,用迫击炮或者单门火炮来进行“游击战”的时候,就凭借炮兵雷达迅速测定敌方开炮位置,然后用76炮一顿覆盖。





在车臣,2S3确实就被用来干过平射轰房子的活儿




顿涅茨克机场攻防战中,被摧毁的2S3自行火炮,不过从旁边大量的弹药可以看出它是在阵地上被干掉的,而不是开上去直射敌方阵地时被击毁,应该和上面一图中的类似,是在较为靠近敌方的位置上设立临时阵地进行直接射击




相比之下,金贵的2S19就没进城去跟步兵玩命,俄军关于它的吹牛也都是各种2S19在远距离上炮击,敌人都找不到我们这类的说法


SH11的定位,搞不好就是和这个奥托76炮差不多,只不过,和120发/分的76小水管相比,咱们这个可以豪迈的说一句:“吃我155大炮啦!”而且是6秒一发的155大炮哦!
其实我觉得这个设计师大概是国服坦克世界的顶级火炮玩家……
SH11对于中东地区国家执行反恐作战或正规作战,都有着很强的意义,这些国家军队的特点是,缺乏完整的军事体系配套。当初出售PLZ-45系统的时候,科威特就对于我们包括侦察车、指挥车、装填车、气象车、炮兵雷达等在内的完整火炮系统印象深刻,因为这玩意直接满足了其炮兵营,乃至旅级所需要的所有装备。
而这次的SH-11,甚至连阵地警卫兵力都可以自己充当……



德国PZH-2000自行火炮进行直射训练,即使是这些先进自行火炮,通常也只有光学瞄准镜来进行直瞄射击




美军M109上制导现在还在沿用的直瞄瞄准镜,因此其直射射程也只有1000米左右,实际训练中更是在700码距离上进行训练,这基本也就是在敌方坦克冲上来时候的紧急自卫手段罢了


读者朋友可以去翻一翻列车长早年关于皮卡战争的文章,你们就会发现,皮卡战争对于中东地区军事素质和组织度不怎么高的军队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其带几枚反坦克导弹,而是可以轻易绕过你的设防,去攻击你战线后方的弱点。比如乍得利比亚战争,乍得就是利用皮卡偷袭利比亚机场,破坏了利比亚米-24攻击直升机的基地,从而扭转了战局的。否则在大规模正面冲突中,利比亚少量的坦克和炮兵就能在直升机压制的支援下,击溃非常庞大的皮卡大军。
而在现在中东地区的混战中,也经常出现皮卡大军奇袭炮兵阵地啊这类的情况。
可以想象一下,一帮开着皮卡的武装分子,大呼小叫着冲向他们认为自卫火力只有几挺12.7毫米机枪的自行火炮阵地(大家也都看到视频了,某些中东国家的PLZ-45,基本玩法就是车停在哪,凭借着该车自动装填的优势,一个乘员在那完成射击工作,其他车组乘员早就不知道哪儿凉快去了)……
然后突然,155毫米大炮转向了他们,在3000-5000米距离上,以10发/分的射速,向横冲直撞的皮卡车队喷射出致命的155毫米炮弹……



从图中可以看到,现在它还只是在传统的炮塔左侧安装了一个光学瞄准镜,但在炮塔右侧,有一个尚未安装光电设备的基座,等到珠海航展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这里是不是会出现完整的红外、激光、白光的火控系统,有了这套火控系统,虽然还不至于可以让自行火炮去主动挑战坦克,但足以让它在欺负技术水平较低的对手时不论直射还是曲射都占据压倒性优势


唉呀妈呀,画美不看……
当然,在城市巷战攻坚等场景下,这种火炮也完全可以发挥大口径突击炮的传统,上去直射,凭着较好的道路机动性、先进的火控系统和不必打开炮架也能进行射击的性能,可以用“伸缩炮”的方式,从街角探头出去就是一发155……
甚至,就算是碰上了敌方二代坦克,凭着火控系统的优势,它也能利用短停射击的方式,在远距离炮战中占据上风——前几天不是还有朋友翻出来当年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62式就凭着激光测距仪(并没有火控,就是有个测距仪)的优势,在火炮、装甲半斤八两的情况下,击毁15辆越军T-34-85坦克、压制一个炮兵阵地(用85炮曲射),而己方毫发无伤的战例嘛?
说起来SH-11未来的作战使用,可能就真的和奇穷河之战中62式的用法差不多,曲射直射两用,作战灵活机动,凭借信息、火控和火力三重优势,可说是为欺负技术落后之敌量身定做。
当然了,如果要考虑对付技术先进敌人的正规战争,那52倍径,无人炮塔,这些先进技术统统用上肯定是省不了的。
不过即使如此,或许仍可以考虑保留较强的直射火控系统的特点,因为毕竟对于旅级部队来说,炮兵部队所可能遇到的战场环境更加复杂,直射火力打击的任务可能比作为集团军火炮的时候要更多。
苏联二战时期的师属神炮76.2毫米ZIS-3的特点就是平射、曲射两便,今天155毫米旅炮具备这个功能,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SH-11的基础上,继续研制的,类似德国多纳的52倍径全自动无人炮塔轮式自行火炮,未来也有可能会成为我军的装备





如果未来用它取代现役大八轮122毫米自行火炮,可以让中型旅部队的作战效能上一个台阶


当然了,这些目前还只是列车长在根据结论找理由的跑火车,但反过来又觉得这似乎还挺有道理。反正SH11是一种外贸产品,在其任务设想,设计理念方面,没有很严格保密的要求,反而是宣传的重点,我们稍后可以等该炮的研制厂商在珠海航展上的正式介绍,看看这次火车是不是好好的在轨道上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