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 2017年第一个星期,发生了三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2017-01-07 08:24:19   

图穷匕首见,硝烟已扑面。
2017年第一个星期,发生了很多事情,但其中有三件,意味深长,还将影响深远。


第一件事


1月4日,央行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当天,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连破7大关口,涨幅将近1%,创12月15日以来新高。
1月5日午后,汇价再度飙高,连续突破了6.88、6.87、6.86、6.85、6.84、6.83、6.82、6.81、6.80、6.79等关口,最高见6.7803。
这其实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屠杀,就等在2017年年初,趁着美元回软,空头手中人民币不多,央行强行杀入,展开对空头的围剿。
央行此前一直强调,“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基础”,但随着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人们将央行的警告当做了一个笑话。但央行的冲冠一怒,让市场终于领教了央妈“人无贬基”的厉害。
2017年金融市场的第一战,至少到目前为止,央行占据了上风,但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
1、资本还在外流中,外汇储备将可能跌破3万亿美元关口;
2、空头可能卷土重来,人民币还会继续贬值,破7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金融不稳,地动山摇。很多国家都有惨痛的教训。
央行被迫出手,应该只是人民币保卫战的一个节点,还远不能说已取得了完胜。它只是向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人民币贬值可以,但贬值不允许被过度炒作,关键时候,必须央妈说了算。
有时感觉也挺悲壮的。保卫人民币,阻止资本外流,这是一场不容失败的战争。


第二件事


2017年的第一个星期,中国唯一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航行在湛蓝的南中国海。
这是一支由1艘航母、3艘“盾”舰、3艘新型护卫舰和1艘补给舰组成的庞大航母特混舰队。
3年前,辽宁舰首赴南海,上面还是空空的甲板;2017年第一个星期,辽宁舰再次来到这片风云变幻的海域,甲板上是忙碌起降的战机。
《解放军报》描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收看习主席发表新年贺词后两小时,辽宁舰广播里发出了新年寄语:“深蓝的大海召唤着我们,新的任务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向着深蓝,向着胜利扬帆远航!”
这是一次突破性的出击,辽宁舰从寒冷的渤海、黄海一路南下,然后突破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最后又转向南海。
中央电视台说,辽宁舰以作战编队的形式挺近南海,彻底终结了美军航母对南海的“垄断”。
1月5日,《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突破的不是岛链,而是自己”的文章。文章这样说:
如果非要说“突破”,那么包括辽宁舰官兵在内的中国海军突破的不是岛链,而是自己。更加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更加频繁地走出去,会成为中国军队的常态。
但美国航母也要过来了。
美国国防部宣布,核动力航母“卡尔·文森”号率领的美国海军第一航母编队,正前往西太平洋。除航母外,编队还包括多艘导弹巡洋舰、驱逐舰,整个编队约有7500人。
此前,在这片海域,美国已经部署了海军第七舰队“罗纳德·里根”号航母和第三舰队“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
三艘美国航母,一艘中国航母,这也可能是中美航母之间首次正面交锋。
更激烈的南海较量,正在展开。


第三件事


2017年第一个星期,对京津冀乃至广袤的中国大地来说,是在宛如仙境的雾蒙蒙中度过的。
但人们的心境,远不是在仙境。
人们很焦虑,人们很无奈,人们很愤怒。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裕;但今天的中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空气更加肮脏。
如果富裕起来后,我们呼吸都变得艰难、蓝天都变得奢侈、孩子都面临肺癌,这样的发展,意义在哪里?
或许很多人会辩解说,这就是发展的代价,我们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吃饭比空气更重要,解决雾霾问题,只能一步一步来。
人民日报采访专家:什么时候才能一直呼吸到洁净的空气?
专家回答也很实在:在北京等地,需要10到15年,要到2025年以后。
这或许还是乐观的,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或许未来的人生,都将与雾霾为伴。
想想还是觉得有点悲哀!
何人有经天纬地手,还我蓝天澄澈?


总结一下:
2017年的第一个星期,发生了很多事情,但这三件毫无疑问牵动着中国人的目光:
1、保卫人民币,保卫着我们发展的成果、经济的安全;
2、军事博弈和斗争,关系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主权;
3、遮天蔽日的雾霾,则让我们的呼吸变得艰难,健康更是遥远。
没有一件事情会解决得很顺利,没有一件不考验着领导层的智慧,没有一件不关系到中国的国运。
2017年,中国必定还有很多大事要发生,有些还会非常精彩。
成绩面前,我们骄傲、自豪,但高兴一下就好。我们更要知道,前面还有很多挑战、险滩、陷阱,一着不慎,足以让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都化为乌有。
期待国泰民安,期盼蓝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