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战机翻倍专门拦截中国轰炸机 沿海有12个空军师早已严阵以待
2017-02-28 09:40:25
日本拦截战机翻倍 中国应如何应对?(示意图)
中国空军自从装备了轰-6K轰炸机后,伴随航程获得极大的提升的背后,是战略威慑能力的成倍提升。而且,轰-6K每次出动,都有护航的苏-30、歼-11,以及配属的图-154电子侦搜机、运-9电子侦搜机、运-8警戒机,还有伊尔-78空中加油机伴飞远航,背后的空警-2000和空警-500预警机也是最坚实的后盾。而且,未来中国海军航空兵和海军舰艇也将会配合行动,形成海空立体式突防态势。而如此大的规模,其实就为了突破第一岛链,尤其是宫古水道等几个重要瓶颈环节做准备。
日本计划把紧急起飞待命战机升级为4架 无疑希望获得局部优势
而且在2017年,中国空海军的行动规模将会越来越大,而周边国家的关注等级也会成倍的提升。根据日本共同社,2月25日的报道称,日本防卫省已经调整了航空自卫队紧急升空预案,把原来应对每架中国军机的值班战机数量从2架升级为4架。很多人称这是1958年以来,日本空中自卫队首度翻倍调高拦截任务的数量。当然,这并不是说每次起飞的参与拦截作战的一定都是4架,或者是4的倍数。只不过是把从原来的“双机待命紧急起飞”扩充为“四机待命紧急起飞”。不过,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就是针对中国轰-6K轰炸机频繁远海出动的升级策略。这种作战半径可达3000公里以上,最多可发射8枚KD-20空射巡航导弹,每次出动都会引得日本战斗机非要靠上去一探究竟。不过在最近几次跟踪过程中,日本战斗机已经无力再跟上去拍照了,还未等靠近就被护航战机拦截了。这是日本战机为何要翻倍的一个重要诱因。
不过 在中日的实际交手中 锁定、撒红外干扰弹 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中日飞行员的直接交手中,日本已经越来越处于下风地位。在2016年12月10日的中国空军的远海训练中,日本空中自卫队战机就试图干扰中国空军的日常训练,并被中国空军护航战斗机-苏-30驱逐。双方发生了近距离缠斗,根据日本NHK新闻的报道称日本方面“发射了干扰弹”。尽管日本一再否定此事,可根据这一动作足以说明日方战机被锁定。而根据一般情况来分析,日方执行伴飞拦截任务的战机一般会有2架,而中国升空的苏-30或者歼-11也会有2架,这就形成了2VS2的均势,而日本这次提出“紧急升空待命机变成四架”无疑就是不服气的表现,试图利用翻倍优势重新获得空中优势。
虽然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战力一度亚洲领先 但是毕竟机龄老化 不抗折腾了
虽然日本空中自卫队曾经长期位居亚洲先进空军的临头为止,拥有213架F-15J各型战机和近90架F-2战斗机,还有大约20架左右的F-4EJ战斗侦察机。不过在远距离上承担拦截任务的只有F-15CJ和F-15DJ两型机,而且普遍接受日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这也就意味着日本的F-15J最新的是服役年限也超过了25年。并且,尽管日本从21世纪初一直在升级自己的F-15J战斗机,不过到现在为止总共能够发射先进AAM-4、AIM-120、AAM-5导弹,并进行机身给航电设备升级和机体延寿后达到MSIP II标准的,只有20架。而现在日本针对的对手,中国空军,仅仅在东部地区,从北向南就摆了12个空军师,现在全部更换了歼-11、苏-30、歼-10B\C等第三代战斗机。就算日本长碰到的苏-30和歼-11总数已经超过了300架,仅仅对比数量来看,中日之间已经远远不是势均力敌可以形容的了。而从战机质量来看,抛开复杂的小型号对比,仅仅对比“完善率”这一指标,中国就远胜于日本。也就是代表着,单词投入作战可用兵力,中国也要胜于日本。可以放心的说,日本如果想要搞突袭,或者对我远海训练编队进行干扰,中国空军有12个师的兵力严阵以待,随时出击。
对于中国空军 除了继续加强远海训练以外 还要准备对抗F-35A的各种预案
并且,日本空中自卫队一直引以为傲的能够参加美国的著名的“红旗”实兵对抗军演,从而获得最接近实战空战的体验这一技术优势,也不再明显。中国空军的“红剑”实兵对抗演习的无论是规模、参演兵力、还是实际训练科目都不逊色于美国的“红旗军演”。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日本空中自卫队在对抗中国空军的过程中,远不占什么优势。这次利用加倍待命的办法来提升战力也只能是徒劳。而最值得关切的还是日本打算何时把F-35A投入到“待命紧急起飞”任务中去,通过实际交手来发现F-35的强大和不足,从而验证我们现有对抗手段是否能够有效对抗这一美制五代机,或许是下一步中日空中交锋的重点。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建设性互动建议,您关心的也是我们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