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关于居民养老的未来,“北京”释放新信号!

2017-11-21 08:12:38   

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基于现实,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截至去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了2.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6.7%,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了1.5亿,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0.8%。
关键是今后的一个时期,老年人的规模还将持续扩大,并且速度还在加快,这种趋势也就意味着以当下的养老资金缺口或日益加大,目前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成家后要赡养四个老人,给我们经济生活带来不小压力,这给所有社会人员带来沉思,如何老有所养,老有可依?


值得关注的是,养老问题涉及到经济层面,处理不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现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 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基本目标是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那么对于我们的经济生活来讲,意味着什么?
顶层设计的养老保障顶层设计的养老保障是怎么运作的?首先,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今后,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可持续发展要求,若需进一步划转,再作研究。
其次,划拨的国有股权由国务院委托社保基金会负责集中持有,单独核算,接受考核和监督。划转的地方企业国有股权,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设立国有独资公司集中持有、管理和运营。也可将划转的国有股权委托本省(区、市)具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的公司专户管理。


最后是划拨的执行时间表,今年先试点,中央企业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管理企业3至5家、中央金融机构2家。试点省份的划转工作由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第二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及以后,分批划转、尽快完成划转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划拨后的资本管理规定,社保基金等承接主体是作为财务投资者,也就是说享有所划入国有股权的收益权和处置权,一般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对划入的国有股权,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原则上应履行3年以上的禁售期义务,并应承继原持股主体的其他限售义务。在禁售期内,如划转涉及的相关企业上市,应承继原持股主体的禁售期义务。(其收益主要来源于股权分红,少部分来自资本运作,很明显,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希望你们能好好经营企业,未来可以扭转国企难盈利的局面,给广大居民一个交代)


影响几何?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市场需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目前消费市场不活跃,并不是我们需求不强烈,而是存在于制约需求要素。居民债务近段时期以来增加不少,主要债务流向房地产行业,当前我国正在倡导消费升级,房地产给消费带来挤压效应,不仅如此,从消费层面看,社保体系的不完善也影响到消费,划拨国有资产于社保,这有利于完善整体的社会保障,间接给居民消费做有力的支撑。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改革,广大劳动群众能更多的享受改革成果,在释放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反哺于经济从而让经济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