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经济去杠杆进入“定向拆除模式”,对你有何重大影响?

2018-04-05 08:44:39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位列我国未来三年“三大攻坚战“之首,其侧重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之所以如此重视防范金融风险,是因为涉及到我国金融安全,涉及到全体劳动人民的财产安全,对于我国经济来讲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面对美联储加息缩表,美国税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全球货币政策从过去的宽松逐渐转变为收紧趋势等,不仅仅是对世界经济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等),而且对国内经济同样会带来各种不确定风险。也正因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立足于国内经济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化解各种不确定风险的冲击。
而说到立足于国内经济,就必须谈到国内经济中隐含的问题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可能。众所周知的是,有两个经济问题可以说是有可能冲击到金融安全,一个是目前国内的杠杠率较高,也就是说债务规模,另一个是资产价格(水泥盒子),而其中的关键是杠杠率较高,虽然目前的宏观经济杠杆率总体可控,但如果能把国内经济杠杠率降下来,那么经济将会保持更健康发展。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要求:“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其目的是为了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那么,经济“结构性去杠杠”将会对我国经济有何重大影响呢?
防范经济风险进入“定向拆除”模式从宏观经济上来讲,杠杠率是债务率的代称,实体经济当中分为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三大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负债,而经济整体的杠杆率,就是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部门债务和GDP的比值。


从三大部门的杠杠率数据上来看,截止到2017年9月份,我国企业部门杠杆162.5;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杠杆率分别是48.0和46.3,我国非金融部门总杠杆率为256.8。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企业部门杠杠率是最高的,其规模远超过GDP总量。要知道,实体经济合理的杠杠率能够拉动经济发展,但杠杆率过高将会造成经济风险,毕竟借钱是要还的,尤其是在经济出现回落的时候,还钱将变得困难时对经济的冲击或会放大。
在“结构性去杠杠”思路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换句话说这相当于精准去债务,把经济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定向拆除”。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地方债风险的管控不仅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管控更加严格,从打消地方债中央买单和政府兜底“幻觉”,到近日财政部要求:“除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外,不得直接或通过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间接渠道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资”。甚至有地方提出:“宁可发展慢一点、也决不违规举债”。
而对于要求企业部门杠杆率尤其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到企业的扩张与发展,当然好处是可以优化国内经济投资结构,切实能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需要关注的是,当“结构性去杠杠”时,过去通过债务驱动投资拉动经济的老路子将变得艰难,这会不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目前经济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经济增长放缓的容忍度有一定的提高。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控制地方政府的杠杠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正在减弱“唯GDP英雄论”的政绩观,而对于企业去杠杠来说,企业存在的落后产能,僵尸企业等将进入“深水区”治理,最难啃的硬骨头开始定向拆除,是的,经济中很多企业将要把过去欠的债还上,而在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还钱或许很难,这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也会影响到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就业以及收入。
进一步讲,这会不会给经济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但要知道,经济想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掉自身成长带来的隐患,刮骨疗伤会阵痛,但顶不住阵痛而不去治疗,那么长期看经济或走不远,因此,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现在下决心治理,为以后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不仅能在国际复杂的经济格局中防范住各种风险,维护好国内金融安全,而且能为以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铺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