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惊呼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 陆以党领政 沙海林领军层级不低

2016-08-13 15:23:52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今年不是由负责对台的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率队来台,而是由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沙海林领军,引发「降格」议论,但沙是以「上海市长代表」名义来台,且从党内身分及职称来看,沙等于是上海决策班子一员,而翁铁慧不是市委常委,所以沙海林的级别要比翁来得高,从大陆「以党领政」体系看,可见其慎重。

因从主管事务及履歷可见,沙海林是上海除书记、市长之外,最懂两岸问题官员,上海希望他既能胜任台湾媒体的反覆诘问,还能成功促进蔡总统对「九二共识」的正视。

决策班成员 没降格问题

去年台北市长柯文哲与上海针对双城论坛如何续办的「一中」问题交手期间,双方都十分了解,交手结果将成为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虽不一定适用民进党主政者,但至少可创造一些想像的合作空间。

根据柯文哲模式,首先可发现,一旦双方达成共识,此前一切恶言一笔勾销。此前柯文哲关于大陆应「被殖民」、两岸是「两国一制」说法,被大陆官媒批为「信口雌黄」、「奴顏卑膝」,后来双方都不再提及。

其次关于「九二共识」,柯文哲去年在接受大陆央媒访问时表明:大陆方面提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他对这立场表示了解与尊重。

这段讲话常被简化为柯「了解与尊重」九二共识,其实柯「了解与尊重」的是大陆方面此一「立场」。这是柯文哲幕僚模仿美国与大陆发展关系过程中的语意、文字运用技巧,被媒体完全弄拧。对大陆方面更关切的「一个中国」问题,柯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中国,所以一个中国本来就不是问题」。其后,在大陆官媒不放心追问下,柯补充说:「两岸交流不是国际交流」。后面这段补述排除「一中一台」,但保留「一国两区」的宪法定位。

柯文哲模式 获北京认可

在完成这些表述后,柯文哲去年8月顺利访上海,但这些表述在两岸都造成震盪,不但绿营批柯「问题大条」,对岸也战战兢兢。据传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去年原打算见柯文哲,但因不十分确定这次交手结果能否形成「模式」,最后改由国台办联络处官员与柯在非公开场合偶遇。

经过一年,民进党主政者下的两岸关系果如去年所料,形成「冷和」僵局,柯文哲模式终获北京认可,并交付上海实际操作,其意义已超越双城论坛,是在向蔡英文总统招手。

外界提到对台「统战」,柯文哲以文化隔阂之说带过,益见其处理两岸关系化繁为简的能耐;而层级较低说法更不通,一是市长杨雄出国,二是市委常委比副市长级别高,哪来层级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