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炮部队改名火箭军 不加战略二字有何玄机
2016-01-02 11:35:06
当时中国刚刚爆炸了原子弹,而氢弹尚未成功。中国的经济实力有限,不可能像当时美苏那样狂造核武器;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因此建造数量也很有限。因此,即便排除当时为了保密的目的,中国核力量也很难搭起一个庞大的军种架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总理当时的“第二炮兵”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不过在50年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由于中国没有类似美苏或美俄的双边核裁军协议,因此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弹道导弹打击体系,也就是二炮部队经常介绍的“核常兼备、射程衔接”。特别是在高精度的中程弹道导弹方面,中国可以说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这次9·3阅兵中出现的东风-26就是典型代表。而在陆基战略导弹层面上,已经亮相的东风-31、东风-5B以及海外众说风云的东风-41导弹,都说明中国核导弹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同时,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国家地位的上升,特别是在国家战略核遏制层面为“中国梦”保驾护航,那么就需要一支架构体系乃至名义上更符合“强军梦”要求的战略导弹部队。因此,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世界上“合法”地拥有核武器的只有中美俄法英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其中法英两个国家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没有陆基的战略核导弹力量,而只是空军和海军掌握着核武器及其投送平台。而美国虽然拥有大量的陆基战略导弹,但是管理者却是美国空军。只有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战略火箭军”(俄文:Раке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英文:Strategic Rocket Forces)。
中国叫“火箭军”(根据网络上的一些宣传视频,其英文是PLA Rocket Force),俄罗斯叫“战略火箭军”。从技术上衡量,弹道导弹和火箭实际上是一回事,因此从名称上外界都会明白这两支部队都是导弹部队。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加上“战略”二字,这里面是不是有啥说道? 俄罗斯之所以叫“战略火箭军”,是因为其掌握着俄罗斯全部的陆基战略核打击力量,包括46枚发射井部署的SS-18“撒旦”洲际导弹,60枚发射井部署的SS-19洲际导弹,60枚发射井部署的“白杨-M”SS-27洲际导弹,72枚移动式部署“白杨”SS-25洲际导弹、18枚移动式部署“白杨-M”洲际导弹和58枚“亚尔斯”SS-29洲际导弹,总共有305枚洲际弹道导弹,携带1166枚核弹头。这两个数字都超过美军陆基导弹和弹头数量,但美国总体和战略核导弹和弹头数量要超过俄罗斯,因为美军的“大头”在水下战略核力量,生存性和打击效果远超俄罗斯。
而中国火箭军作为原来“第二炮兵”的继承者,不但拥有原来的战略导弹部队,而且还有这众多先进的战术常规导弹部队。后者明显不担负国家战略核威慑的功能,反而是我军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高精度“杀手锏”武器,甚至担负着首波打击的突击作用。相比之下,美国没有战术弹道导弹,而俄罗斯的两种战术导弹都是陆军在使用。
因此中国只有“火箭军”而不加“战略”二字,体现了中国火箭军的装备特色。 那么,该如何理解在“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改革背景下的火箭军? 实际上,主要核大国的战略导弹武器,都是由各国最高军事机关所直接掌控。以美国为例,美国所有的陆基、空基、海基战略核武器,在战时的指挥权,都是总统(以及国防部长)通过美国战略司令部来根据威胁程度来直接指挥。而美国战略司令部是一个以美国全球战略打击为特色的功能性联合作战司令部。
从我军的角度来说,“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并不意味着所有指挥体系都必须是这三层等级,尤其是战略导弹这种大国重器。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中国面临核威胁,那么新成立的火箭军军种指挥机关,将行使类似美军的“功能性”战区司令部的职能,在军委的指挥下,完成战略核遏制与核报复的行动。 同时,在战术弹道导弹的使用上,则可以遵循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战区指挥官可以在军委的命令下,统一调配战区内各军种力量实施作战,包括使用常规战术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