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万吨级新平台的2号舰已经开始了模块入坞?
2025-07-16 23:41:47
5.5万吨级平台的首舰,似乎近期有完成全部舾装作业,立即进入试航状态的趋势。这样再次证明:两栖类主力舰造的再大,相对于正规的大型航母平台,还是相对廉价,而且工期也明显短的多。如果拿出5到6年的时间差,期间最多新建成服役1艘完全版的主力载机平台,比如已经基本在手的16号平台以后的3艘。如果从2012年开始服役第一艘来算,到今年年底前正式服役第3艘,那么平均大约6年一艘的基本规律是显而易见的。即使今后因为从设计建造到舾装再到海上实际测试的流程,因为十几年经验的积累而导致可以加快速度,那么最多同时上马2艘全新的巨型平台,在6年内同步完工并且同时测试完毕交付服役,那么最终拥有5艘正规平台,就是2030年之前的最大数量极限。而5.5万吨级,
图片
平台,因为有同样强大的130米级电磁大弹弓,还有3道电磁拦阻索外加基本尺寸同样可观的起降区域,具备至少2部大型升降机外加内部空间相当庞大的机库。这些要素都导致5.5万吨级平台,可以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以其下水与服役的相对高速率,极大的补充正规航母仍然总量受限的这一个明显的战略短板。总得来看,5.5万吨级平台的首舰,今年就可以首航,最多再过一整年也就是12个月,就可以正式交付服役;单舰的整体工期最多36个月。在首舰试航期间,2号舰大概率就会入坞合拢;3号舰开始模块组件的厂房焊接;4号舰开始内部备料。最终实现在2030之前有5艘全部服役的目标似乎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这样就会有整整10艘5万吨级以上的“航母”凝聚成海上铁拳,搭载总量不少于,
图片
350架的现代化隐身主力舰载机。这个规模化战力,足够与当今的超级大国海军在深海大洋一决雌雄!而且在低烈度的全球沿海局部冲突中,不必每次都出动正规航母打击群,如果任意拿出2艘5.5万吨级平台,外加20艘左右的现代化盾舰组成环球特遣舰队,足够解决90%以上的地缘冲突。完全避免像当今超级大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一样,常态化环球疲于奔命;而一旦真正有重大作战任务,实战航母却连3艘都凑不齐的尴尬现实。由此可见,5.5万吨级平台,兼顾全球最大吨位两栖舰艇,外加至少5成正规弹射航母的实战威慑力度,确实是综合性价比极高的一类全新概念大型平台。那么截止目前为止,2号舰到底有没有入坞呢?有人言之凿凿,说刚刚出现在特定干船坞内部的巨型分段,就是2号舰,
图片
的核心吃水段!不过本号认为这个分段有9成以上的概率仍然是民船,因为5.5万吨级平台的型宽不超过40米,主飞行甲板的正常宽度最大不超过47米。而本船坞是90米级的净宽度。如果这个模块就是2号舰的吃水船体,那么简单目测最多有整坞宽度的一半。而现在其宽度至少占整坞的6成,也就是型宽在55米以上,吨位至少20万吨,是军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不过民船坞期很短,最多4个月就出坞。现在吊装准备区出现的一些新结构体,倒是很有可能就是2号舰的组件。因此到年底前看到真正的2号舰入坞,是极大概率事件!
图片
平台,因为有同样强大的130米级电磁大弹弓,还有3道电磁拦阻索外加基本尺寸同样可观的起降区域,具备至少2部大型升降机外加内部空间相当庞大的机库。这些要素都导致5.5万吨级平台,可以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以其下水与服役的相对高速率,极大的补充正规航母仍然总量受限的这一个明显的战略短板。总得来看,5.5万吨级平台的首舰,今年就可以首航,最多再过一整年也就是12个月,就可以正式交付服役;单舰的整体工期最多36个月。在首舰试航期间,2号舰大概率就会入坞合拢;3号舰开始模块组件的厂房焊接;4号舰开始内部备料。最终实现在2030之前有5艘全部服役的目标似乎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这样就会有整整10艘5万吨级以上的“航母”凝聚成海上铁拳,搭载总量不少于,
图片
350架的现代化隐身主力舰载机。这个规模化战力,足够与当今的超级大国海军在深海大洋一决雌雄!而且在低烈度的全球沿海局部冲突中,不必每次都出动正规航母打击群,如果任意拿出2艘5.5万吨级平台,外加20艘左右的现代化盾舰组成环球特遣舰队,足够解决90%以上的地缘冲突。完全避免像当今超级大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一样,常态化环球疲于奔命;而一旦真正有重大作战任务,实战航母却连3艘都凑不齐的尴尬现实。由此可见,5.5万吨级平台,兼顾全球最大吨位两栖舰艇,外加至少5成正规弹射航母的实战威慑力度,确实是综合性价比极高的一类全新概念大型平台。那么截止目前为止,2号舰到底有没有入坞呢?有人言之凿凿,说刚刚出现在特定干船坞内部的巨型分段,就是2号舰,
图片
的核心吃水段!不过本号认为这个分段有9成以上的概率仍然是民船,因为5.5万吨级平台的型宽不超过40米,主飞行甲板的正常宽度最大不超过47米。而本船坞是90米级的净宽度。如果这个模块就是2号舰的吃水船体,那么简单目测最多有整坞宽度的一半。而现在其宽度至少占整坞的6成,也就是型宽在55米以上,吨位至少20万吨,是军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不过民船坞期很短,最多4个月就出坞。现在吊装准备区出现的一些新结构体,倒是很有可能就是2号舰的组件。因此到年底前看到真正的2号舰入坞,是极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