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浅谈高原作战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
2020-02-09 20:15:03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不到30岁的时候,上过一次高原,而且是5000米以上的高高原,最高上到了大约5600米左右。而在45岁以后,又上过一次,最高只到了5200米。因此对不同年龄段人在高原上活动甚至行军打仗有一些比较直观的感受。第一,就是平时在低海拔地区生活惯了的人,上高原一定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不会因为年轻身体壮就不需要适应。这里尤其要说,上高原过程是靠飞机直接飞上去或者是全程乘车,与靠自身体力上高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只要身体基本健康,是可以直接乘坐飞机直飞4000米左右海拔的机场。下飞机后不要立即剧烈活动,适应一两天后正常活动没太大的问题。乘车上高原,也基本不需要自身的体力消耗,同样可以快速上到4000甚至4500米以上的高原。
不太需要中途做过大或者过长时间的调整。不过要特别注意一点,高原上大部分地区的空气比低海拔地区要干燥的多,因此需要注意不要缺水。但是如果需要在高原上进行相对较大的体力活动。比如搬运物资,或者需要体力操练;机械化部队也需要搬动弹药和物资,说白了就是凡是需要身体剧烈动作,而不是只坐在汽车的靠背上到处好奇的看风景的情况下,就不能一口气的从10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直接快速上到4500米以上的高原,这样是非常危险的,会引发大范围人员的高原反应。因此需要在3500米海拔左右的地带,停留适应2周左右,最好是停留适应3周。这样再摩托化上到5000米的高原,大部分人已适应了高原缺氧。因此3周到1个月,也是前线必须确保扛住任何对手,确保主力运动到一线的时间差。
上了高原以后必须做好日常的保暖和防晒,这都是常识。因为一旦在高原着凉就比较麻烦。高原上和低海拔平原对比,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视觉差异巨大。人在高原上的距离感会大大的缩短,产生错觉。所谓望山跑S马,就是这种距离感的真实写照。在高原上看远处的山脉,感觉就像平原上的在20公里外,实际上可能在200公里外。看着高原上的湖泊,直觉就像一个三四平方公里见方大小的水潭,而真实面积可能有七八十平方公里。因此在高原上使用枪械和火炮,看着打的距离不远,实际上都比在低海拔地区的射程要远不少。而直觉却觉得这些枪械火炮射程好像偏近了。这就是距离感严重错位的结果。因此武器上了高原以后,都要进行系列的矫正射击。即使是高原,也要分为不同的区域,比如4000米到5000米之间,属于“一般高原”;而一旦到了5000米到5500米,人和机械的“体力”还要再下一个大台阶。因此在高原上仰攻高地更要注意体力分配。
狼山认为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这也是30岁以前上高原和45岁以后上高原的区别。30岁以前,即使靠纯体力爬到5500米以上还感觉平常;但是过了45岁,纯靠体力上到5200米就很难了。而比较高阶的指挥员,多在40岁以上。甚至可能出现年轻战士和营连排指挥员都可以轻松冲上山头,而比较高阶的指挥员因为体力不支无法在高高原正常指挥的现象。这一点也要尤其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