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战争背后的美俄博弈:俄虎视眈眈美国如何抉择
2015-04-12 15:59:43
继俄罗斯被曝出利用撤侨飞机向胡塞武装输送武器后三天,7日,美国副国务卿布林肯又表示将加速对沙特输送武器,并在当日与流亡总统哈迪举行会谈。随着美俄两大冤家插手也门热情日渐高涨,目前也门战争已超出什叶、逊尼教派纷争以及沙特、伊朗代理人较量的范畴。
与此同时,得到华盛顿更多支援的沙特也加倍“任性”,据沙特媒体报道,利雅得已调动特种部队准备在也门与沙特边境近100个村庄发动地面战。
看来,也门战事升级在所难免。
沙特空袭也门
两周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女发言人米汉宣布,奥巴马授权美国军方为沙特主导的十国联军提供“相关支持”之际,多少掺杂对沙特和以色列两大传统盟友撒娇的无奈。
就沙特而言,胡塞武装“逼宫篡位”,无异于在其门口埋上一个亲伊朗、且随时可能联手叙利亚和伊拉克什叶派政权对其南北夹击的“定时炸弹”,直接危及本国安全,所以武力干预也门、恢复逊尼派哈迪的“正统”地位,乃是势在必行。
以色列方面,从短期利益看,煽动沙特和伊朗对峙而倒逼美国“选边站”,或可给伊核谈判增加阻力;从长期利益看,中东穆斯林世界“自相残杀”,有益于以色列的安全生存。于是,内塔尼亚胡成为沙特“决战风暴”的重要拥趸,并在空袭开始后,高调派出战斗轰炸机助阵,系以色列首次参与阿拉伯军事行动。
相比之下,白宫的心情更为复杂。长期以来,“反恐”是美国在也门的一项关键利益。盘踞也门阿比扬和哈德拉毛省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AQAP),作为当前扎瓦赫里手下最忠诚而强大的“基地”组织附属团体,是最具威胁西方国家意愿和能力的恐怖组织之一。
2009年,AQAP曾袭击底特律一架客机未遂,次年又向美国发送邮件炸弹,并表示:“我们将继续制造袭击来损害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去年9月,就在奥巴马盛赞美国在也门“反恐”硕果、并称将把这一“成功”经验推广到打击“伊斯兰国”(IS)后数月,AQAP以《查理周刊》恐袭再度向欧美刷新了自身的“存在感”。
连月来,由于奥巴马与鲁哈在“以削减制裁换取伊朗核让步”的问题上诚意增加,原本就与逊尼派“基地”阿拉伯半岛分支不共戴天的伊朗代理人、什叶派胡塞武装夺取也门政权,本不会触动美国利益,反而还可能构成推进美国“反恐”战略的利好因素。
因此,美国最初对于匡扶哈迪兴致低迷,先是在哈迪出逃至亚丁、也门骤现“两个政府”奇观9日后才重申支持哈迪政权,此后又在3月中旬撤出包括特种部队在内的所有驻也门美军,更是做足姿态表明无意搅入也门这趟浑水。至于所谓的“支持联军”声明,在很大程度上,是白宫在忙于结交伊朗“新欢”之时,给沙特、以色列等“旧爱”的一点精神安慰,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胡塞武装对空射击
然则,“决战风暴”启动两周以来,从普京致信阿盟国家呼吁和解,到建议联合国向也门境内所有势力实行武器禁运,乃至偷运武器,早先曾与胡塞武装眉来眼去(2月,胡塞武装代表私下访俄,提出以马里卜省的石油开采权换取俄方对胡塞政权的支持,但由于当时胡塞武装攻陷马里卜为期尚远,俄方未置可否)的俄罗斯步步卷入也门战事,牵动着山姆大叔的神经。
鉴于去年6月以来沙特主导的欧佩克与俄罗斯油市死磕战的“旧恨”,与今年2月普京献媚沙特新王遭无视的“新仇”,俄罗斯插手阿拉伯半岛之举固然有“旧账新账一起算”的报复之意,但更大动力源于其与美国对中东霸权的争夺。
自“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俄罗斯在中东的外交可谓得分不断,不仅其代理人叙利亚巴沙尔始终“稳坐钓鱼台”,而且将美国苦心经营(自1978年《戴维营协议》签署以来,美国每年向埃及提供约13亿美元的军援,以换取美国在苏伊士运河地带与埃及领空的特权及埃以和平)三十多年的重量级盟友——埃及给挖了墙角。今年年初,美国传统盟国埃及与俄罗斯政军界高层领导频繁互访,除了核电站建设、地中海联合军演等合作外,双方还准备在利比亚“反恐”问题上深入配合,倘若该计划付诸实践,那么就意味着俄罗斯会在北非格局的塑造中拥有更大的“置喙”能力。
不过,美俄博弈的关键还是在于伊朗。随着伊核谈判框架性协议的逐步推进乃至最终达成,美伊两国关系也大有出现历史性转折之势。华盛顿高级官员日前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称,如果伊朗愿意在诸多地区冲突中发挥“更积极”作用,那么美国“可能和伊朗有很多事情可做”。眼看数十年来华盛顿与什叶派“邪恶轴心”的对峙局面或将随着美伊关系的改善而发生扭转,俄罗斯既须通过同伊朗统一步调,让后者明白“我才你的最大保护伞”以期达到“感情保鲜”的目的,也须亲自与胡塞武装联络感情,发展更多“一级代理人”。
在此背景下,于也门及周边吉布提、迪戈加西亚岛部署了诸多军事基地的美国终究按捺不住,纵然原先对胡塞武装抱有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此时也不得不加倍助力联军将其剿灭以绝后患。
总之,在距离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一步之遥”的节骨眼上,在老对手俄罗斯的虎视眈眈之下,介入也门战争多少、以何种方式介入是对美国领导人的重要考验,这不仅会影响到核谈最终结果,亦关乎中东未来地缘政治格局走向。无论美国如何抉择,可以确定的是,阿富汗撤兵计划延缓之后,面临“重返也门”的奥巴马恐怕不得不再度延迟“重返亚洲”的时间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