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长者获得中国的最高科技奖:但其获奖内容保密被美国要求公开

2016-05-28 14:46:43   

图片中的这位长者是近日获得我国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相里斌院士,据了解,中国从1999年开始对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现行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由此确立。国家科技奖共分五大类: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者长期耕耘的领域涉及物理、化学、航天、核武器等众多科学领域,与国家战略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科研成果显著。

 但是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获奖者的获奖项目都是公开的,甚至有时候连获奖名单里都不会出现。例如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任相里斌虽然合影时站在领导人身后,但获奖名单里却没有他的名字。而在2015年6月公布的本次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通用项目)名单中,同样没有相里斌的名字。根据公开资料,先后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研究主要集中在卫星成像等领域。

很显然,相里斌的获奖成果应该属于“专用项目”,即涉及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项目,他的获奖成果自然也不会是已经公开的项目。西方一直对于这些“专用项目”最感兴趣,因为从中可以获悉中国军事实力发展的很多情况。然而,由于中国对于“专用项目”严格保密,西方虽然都快急傻眼了,但也无可奈何。

不过,也不是所有“专用项目”的名称都对外保密,例如历年来同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载人航天工程、东风31导弹武器系统、歼10飞机工程、“红旗”9号导弹武器系统工程、导弹反卫系统、“长剑”巡航导弹、1110工程(歼11改系列工程代号)、第三代常规潜艇项目等就对外公布了项目名称。这种公开很可能是出于宣传目的,而那些没有公开的则可能在敏感度上更高,对于中国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所起的作用也更大。

实际上,从事设计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重大项目的科技工作者一直就很少在媒体上曝光,数十年时间里都是默默无名。像提出我国氢弹构型的于敏、核武器开创者之一的程开甲等人都是在事隔很多年之后才逐渐为人们所知,而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时候都已白发苍苍。也正是由于中国有着一大批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的国防科技才会不断得到快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