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挥舞去產能大旗 共和国长子 从头再来

2016-04-03 14:31:34   

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大陆重工业发源地,国企更被喻为「共和国长子」;曾几何时,东北竟成为大陆经济成长的坍塌区。在大陆启动供给侧改革后,东北如何在国企体制下重新奋起,成为大陆的艰鉅挑战。

近两年,东北经济的下坠之势,格外令人心惊。去年东三省GDP表现,黑龙江为5.7%,吉林为6.5%,辽寧只有3.0%,整体GDP增速仅有5.1%,远低于该年全国平均的6.9%,居倒数队伍。儘管大陆高层不断矢言:「中国经济绝不会硬着陆。」但以东北来看,其经济表现差堪可说是「硬着陆」了。

同时,随着大陆政府加大去產能的力度,东北国企正面临庞大的偿债压力。譬如,东北特殊钢集团近日宣布,未能按照约定偿付一笔短期融资券,构成实质性违约,且其所持有的抚顺特钢38.58%股份遭到冻结,东北特钢因此成为首家违约的国企钢铁公司。

其实,过去大陆曾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但比起已逐渐走出一片天的中部、西北与西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虽已喊响10多年,却迟迟难有实际进展。

德银在稍早前发布的研报指出,东北地区面临3大结构性问题。首先,东北的经济发展长期受限于传统工业结构,能源行业和大宗商品生產等传统工业是该地区的支柱產业;其次,国有企业占比较高,东北的国企资產占比超过50%,而其他地区仅为38%。最后,人口增长放缓也是东北经济滑落的要因,东北每年的净迁出人口数高达200万人。

除此之外,东北还有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譬如,日资向来在东北的排名靠前,但中日两国常因歷史与领土主权问题闹纠纷。另一个因素则是一江之隔的北韩,其领导人金正恩不顾国际观感与中国劝阻,屡次试射飞弹与进行核试爆,引发区域不安。

因此,大陆高层目前要面对的东北经改,难度并不稍轻,除了「去產能」、整顿国企债务、安置庞大分流人员,还必须注入更多与国际接轨的高阶技术与现代化企业治理精神,让当地的国企老旧体制能够「开窗」注入新东西。

最近大陆与德国共同在渖阳建立的「中德產业园」即为一例,大陆高层希望能让「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在东北无缝接轨,用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