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俄乌局势出现反转
2022-04-16 22:32:51
俄军最近有了一个大麻烦,自家停在乌克兰岸边的军舰突然沉没了。
乌克兰说是自己用导弹摧毁的,俄方说是弹药库失火引起的爆炸。
图片
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骗不了人,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俄罗斯的海军,可能也和陆军一样,出现了严重的“退化”。
要知道,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可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旗舰,也就是俄海军的招牌舰船,不然也不会用俄罗斯的首都来命名,结果就以这么“荒唐”的形式,莫名其妙的葬送在了“俄乌”战场。
如果是海上正面作战,即使莫斯科号被击沉了,相信大家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如果真的是被乌克兰用导弹击沉了导弹巡洋舰,那问题可就大了。
图片▲莫斯科号也称得上老古董了
事实上,莫斯科号已经是前苏联时期的产物了,于1979年的7月27日下的水,那个时候,它被前苏联命名为“光荣号”,并在1983年于苏联海军服役。
苏联解体之后,“光荣号”经过一场大修之后,才重新于2000年在俄罗斯海军服役,随后被改名为“莫斯科号”。
为什么说“莫斯科号”此次沉没,对俄海军来说是一次重创,还得说回这艘炮艇的本身。
乌方说自己是用两枚“海王星”导弹将“莫斯科号”击沉的,以当时“莫斯科号”紧挨着岸边停放的距离,也的确是“海王星”的射程范围之内。
这是俄海军犯的第一个大忌,“既在战略上藐视了敌人,也在战术上轻视了敌人”。
你要说乌克兰的海军实力弱,那也确实,刚一见面就被干趴下了,连港口都丢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战场上能够攻击海上舰艇的武器有很多呀,不一定人家非要和你玩舰艇对攻战,这两枚导弹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事实上,乌克兰此前早就派遣了无人机在这片海域侦查,目的很明确,但俄海军压根就没当回事。
而“莫斯科号”之所以停得这么近,是为了利用舰船上的巡航导弹和防空导弹,对乌克兰进行纵深打击,以及空中压制。
那乌克兰又是派遣无人机,又是动用导弹袭击的目的也非常明显了,既然两边眼看就要大规模动武了,肯定要将对方的优势火力点给敲掉了,所以才有了这次“报复性”的打击。
结果,就是这两枚“亚音速导弹”,居然真的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图片▲“海王星”发射车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乌克兰使用的“海王星”其实就和美国的“捕鲸叉”差不多,都属于一种威力较小,射程有限的导弹。
反观俄海军的“莫斯科号”,不仅装载了16枚巨大的反舰导弹发射筒,还配备了防空导弹。
就算乌克兰的导弹能够突破这两层防御,别忘了“莫斯科号”可是老古董了,上面还有小口径的近防炮呢。
近防炮虽然已经没了用武之地,但对付两枚亚音速导弹,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即使是这样,都能被“海王星”给击沉,那只能说明,“莫斯科号”上面的雷达防御系统是处于“休眠”状态的。
换句话说,那个时候的“莫斯科号”,全员都在偷懒。
要知道,此前美国和北约就曾捐赠过“毒刺”导弹给乌克兰,后面英国又往奥德萨提供了反舰导弹,这么大的动静都上新闻了,“莫斯科号”居然一点提防之心都没有,在明知道对方已经用了反舰导弹,居然还敢停在射程之内,一个海军编队的旗舰都是这副状态,可想而知俄海军的战力有多拉胯。
如果按照俄方的说法,是因为舰船自身问题出现了火灾,那到底是操作失误,还是电路老化?
无论哪种原因,都证明了俄罗斯海军的管理混乱,和人员的战斗素养太差。
以俄海军目前的修复水平来看,即使不下沉,“莫斯科号”也会成为一堆废铁。
最致命的是,因为这场事件,俄罗斯所有舰船,都将被迫往后撤离,这对于即将发生的大规模战斗,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图片
俄罗斯和普京可能会对乌克兰战场犹豫不决,但乌克兰和泽连斯基可不会。
这不,前脚刚把俄罗斯旗舰击沉,后脚就派遣直升机袭击了俄罗斯本土。
据新华社消息称,乌克兰14日派遣了两架军用直升机,袭击了俄罗斯境内布良斯克地区的一座城镇,一共6次空袭,共造成了当地6栋房屋受损,7人受伤。
图片
随后,俄国防部表示,如果乌克兰持续这种行为(袭击俄本土),那么俄军将打击做出这些决策的地点,包括基辅,俄军一直保持克制才没有这么做。
看完瞭望有那么一丝沉默,为什么人家都三番五次打到家里了,还能保持沉默,当初那个“说干就干”,喊着“乌拉”就往前冲的气势上哪了?
目前因为西方的援助还需要时间才能陆续到位,乌克兰尚且都能发动反击,等到美国和北约的援助越来越多,给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泽连斯基的底气越来越足,乌克兰真的敢看向莫斯科了怎么办?
图片
拜登从最初的“谈乌色变”,表示绝对不会派遣军队去支援乌克兰,到如今半开玩笑,半讲真话的要派遣高级官员去乌克兰,足以说明,俄罗斯对拜登和美国的威胁,正在被无限降低。
毕竟,此前俄罗斯攻打叙利亚和克里米亚的时候,还是挺猛的,谁知道到了乌克兰这,一下子有点“露馅”的味道。
既然已经用两个月的时间,摸清了俄罗斯的常规战斗水平,那拜登就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
至于为什么俄军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表现的如此糟糕,一来是和常年没有实战有关,二来就是俄军内部的长期腐败,三来就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制裁起到了作用,四来就是俄罗斯的军改彻底失败。
可能原因还有更多,但最主要的就是以上四点。
也正是因为俄罗斯在战场上“丑态百出”,才有了北约趁机拉拢芬兰和瑞典。
一个乌克兰(哪怕背后有人)都能让俄罗斯如此吃亏,那要是真的和整个北约对上了,恐怕俄罗斯的日子不会好过。
正是想到了这一点,原本承诺绝不加入军事联盟的两个国家,也有了异样的心思。
毕竟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法则,总不能硬着头皮自己往火坑里跳吧。
拜登这个时候敢“开玩笑”说自己可能会去乌克兰,一是给乌克兰打上一针强心剂,看在乌克兰这么坚挺的份上,美国决定不再“口头承诺”了,需要派遣专业人士实地考察,然后再回来讨论怎么对症下药,给乌克兰能够扭转局势的支援。
二是嘲讽俄军的实力,毕竟敢在战时前往战区,证明美国已经不把俄军的进攻当一回事了,至少美国认为俄军没有实力打到访问的地点和城市,自己是绝对安全的,毕竟美国高级官员真的死在了乌克兰,而且还是俄军击杀的,那可能就要捅破天了。(我不信乌克兰敢做这种事)
而且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看点,那就是美国高级官员是乘坐什么交通去乌克兰?
坐船、坐飞机?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对俄罗斯声称的“制海权”和“制空权”的严重打击。
这么一看,所谓的“顿巴斯地区决战”会不会如期打响,确实有待商榷。
但两边的的确确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总不可能加在一起二十万人,都大眼瞪小眼的干等着吧。
可问题是,俄罗斯倒是习惯了这种“大场面”的决战,但乌克兰明显不会这么干呀。
乌克兰最喜欢的作战方式,就是利用小股军队不停地缠着俄罗斯的部队。
如果大家人数相当,乌克兰就边打边撤,毕竟俄军不敢孤军深入。
如果俄军人数劣势,乌军就会一拥而上,尽量吃掉这批俄军,大家看到的乌克兰士兵经常侮辱和残杀俄军俘虏,都是这么来的。
如果碰上俄军大部队,乌克兰直接原地解散,四散逃跑,能走一个是一个。
这种小规模作战的方式,就是北约教给乌克兰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针对俄罗斯只(能)会打“集群战”。
这种鬣狗群的战术对上任何一个军事强国都很危险,毕竟人数和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么玩就是送人头,无论对方人多人少,都能反过头来吃掉你。
但碰上思维和作战方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俄军来说,那可太适合不过了。
事实证明,这种小股作战,利用城市和纵深来骚扰俄军的作战方式,已经让乌克兰尝到了甜头。
只要普京和俄罗斯一天不下定决心,动用重型火力平推,这种闹心的“丑陋战绩”,只会越来越多。
只不过这一次,重新投入这么多兵力的俄军,到底能否找回“陆地霸王”的感觉。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瞭望依旧对俄军有信心。
第一,俄军已经意识到了小规模作战就是送人头,所以将所有兵力都集结回了乌东,企图收紧拳头,等到蓄满力量之后,再给乌军一记重拳;
第二,俄军派遣了更有能力和经验的统帅,让俄军真正意义上拥有了指挥部,这是在战术上重视对手的信号,虽然时间有点晚,但好在还有调整,亡羊补牢的机会;
第三,将“决战地”选在了一个相对优势的乌东地区,要知道,乌东一直都是“亲俄”的立场,倒不是说其它地区乌克兰的人民会做出骚扰俄军行动的行为,而是这个地区的乌克兰人民至少会配合俄军的行动,只要能够排除误伤平民的行为,俄军就能放手一战;
第四,俄军已经意识到“速战速决”的重要性了,眼下北约和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支援”的封印正在逐渐松动,美国都敢派遣官员去乌克兰了,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再加上美国和北约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天上的卫星和战术上的指导同样具有杀伤性,不然就凭泽连斯基和他那群“戏班子”,能把乌克兰军队指挥的这么好,把整个俄军耍的团团转吗?
第五,能源问题是一个七伤拳,它既是俄罗斯的杀手锏,也是俄罗斯的命门所在。目前来看,能源是俄罗斯让欧洲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所在,但架不住美国诡计多端,万一真给找出替代方案,俄罗斯可就真的黔驴技穷了,俄罗斯可以在战场上赌,但一定不敢在经济上赌。因为战场上,俄罗斯赢面多,但在经济上,俄罗斯貌似一次都没赢过。
最后的最后,只能说沾染上美国这玩意,真他娘的晦气。
乌克兰说是自己用导弹摧毁的,俄方说是弹药库失火引起的爆炸。
图片
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骗不了人,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俄罗斯的海军,可能也和陆军一样,出现了严重的“退化”。
要知道,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可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旗舰,也就是俄海军的招牌舰船,不然也不会用俄罗斯的首都来命名,结果就以这么“荒唐”的形式,莫名其妙的葬送在了“俄乌”战场。
如果是海上正面作战,即使莫斯科号被击沉了,相信大家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如果真的是被乌克兰用导弹击沉了导弹巡洋舰,那问题可就大了。
图片▲莫斯科号也称得上老古董了
事实上,莫斯科号已经是前苏联时期的产物了,于1979年的7月27日下的水,那个时候,它被前苏联命名为“光荣号”,并在1983年于苏联海军服役。
苏联解体之后,“光荣号”经过一场大修之后,才重新于2000年在俄罗斯海军服役,随后被改名为“莫斯科号”。
为什么说“莫斯科号”此次沉没,对俄海军来说是一次重创,还得说回这艘炮艇的本身。
乌方说自己是用两枚“海王星”导弹将“莫斯科号”击沉的,以当时“莫斯科号”紧挨着岸边停放的距离,也的确是“海王星”的射程范围之内。
这是俄海军犯的第一个大忌,“既在战略上藐视了敌人,也在战术上轻视了敌人”。
你要说乌克兰的海军实力弱,那也确实,刚一见面就被干趴下了,连港口都丢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战场上能够攻击海上舰艇的武器有很多呀,不一定人家非要和你玩舰艇对攻战,这两枚导弹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事实上,乌克兰此前早就派遣了无人机在这片海域侦查,目的很明确,但俄海军压根就没当回事。
而“莫斯科号”之所以停得这么近,是为了利用舰船上的巡航导弹和防空导弹,对乌克兰进行纵深打击,以及空中压制。
那乌克兰又是派遣无人机,又是动用导弹袭击的目的也非常明显了,既然两边眼看就要大规模动武了,肯定要将对方的优势火力点给敲掉了,所以才有了这次“报复性”的打击。
结果,就是这两枚“亚音速导弹”,居然真的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图片▲“海王星”发射车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乌克兰使用的“海王星”其实就和美国的“捕鲸叉”差不多,都属于一种威力较小,射程有限的导弹。
反观俄海军的“莫斯科号”,不仅装载了16枚巨大的反舰导弹发射筒,还配备了防空导弹。
就算乌克兰的导弹能够突破这两层防御,别忘了“莫斯科号”可是老古董了,上面还有小口径的近防炮呢。
近防炮虽然已经没了用武之地,但对付两枚亚音速导弹,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即使是这样,都能被“海王星”给击沉,那只能说明,“莫斯科号”上面的雷达防御系统是处于“休眠”状态的。
换句话说,那个时候的“莫斯科号”,全员都在偷懒。
要知道,此前美国和北约就曾捐赠过“毒刺”导弹给乌克兰,后面英国又往奥德萨提供了反舰导弹,这么大的动静都上新闻了,“莫斯科号”居然一点提防之心都没有,在明知道对方已经用了反舰导弹,居然还敢停在射程之内,一个海军编队的旗舰都是这副状态,可想而知俄海军的战力有多拉胯。
如果按照俄方的说法,是因为舰船自身问题出现了火灾,那到底是操作失误,还是电路老化?
无论哪种原因,都证明了俄罗斯海军的管理混乱,和人员的战斗素养太差。
以俄海军目前的修复水平来看,即使不下沉,“莫斯科号”也会成为一堆废铁。
最致命的是,因为这场事件,俄罗斯所有舰船,都将被迫往后撤离,这对于即将发生的大规模战斗,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图片
俄罗斯和普京可能会对乌克兰战场犹豫不决,但乌克兰和泽连斯基可不会。
这不,前脚刚把俄罗斯旗舰击沉,后脚就派遣直升机袭击了俄罗斯本土。
据新华社消息称,乌克兰14日派遣了两架军用直升机,袭击了俄罗斯境内布良斯克地区的一座城镇,一共6次空袭,共造成了当地6栋房屋受损,7人受伤。
图片
随后,俄国防部表示,如果乌克兰持续这种行为(袭击俄本土),那么俄军将打击做出这些决策的地点,包括基辅,俄军一直保持克制才没有这么做。
看完瞭望有那么一丝沉默,为什么人家都三番五次打到家里了,还能保持沉默,当初那个“说干就干”,喊着“乌拉”就往前冲的气势上哪了?
目前因为西方的援助还需要时间才能陆续到位,乌克兰尚且都能发动反击,等到美国和北约的援助越来越多,给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泽连斯基的底气越来越足,乌克兰真的敢看向莫斯科了怎么办?
图片
拜登从最初的“谈乌色变”,表示绝对不会派遣军队去支援乌克兰,到如今半开玩笑,半讲真话的要派遣高级官员去乌克兰,足以说明,俄罗斯对拜登和美国的威胁,正在被无限降低。
毕竟,此前俄罗斯攻打叙利亚和克里米亚的时候,还是挺猛的,谁知道到了乌克兰这,一下子有点“露馅”的味道。
既然已经用两个月的时间,摸清了俄罗斯的常规战斗水平,那拜登就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
至于为什么俄军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表现的如此糟糕,一来是和常年没有实战有关,二来就是俄军内部的长期腐败,三来就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制裁起到了作用,四来就是俄罗斯的军改彻底失败。
可能原因还有更多,但最主要的就是以上四点。
也正是因为俄罗斯在战场上“丑态百出”,才有了北约趁机拉拢芬兰和瑞典。
一个乌克兰(哪怕背后有人)都能让俄罗斯如此吃亏,那要是真的和整个北约对上了,恐怕俄罗斯的日子不会好过。
正是想到了这一点,原本承诺绝不加入军事联盟的两个国家,也有了异样的心思。
毕竟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法则,总不能硬着头皮自己往火坑里跳吧。
拜登这个时候敢“开玩笑”说自己可能会去乌克兰,一是给乌克兰打上一针强心剂,看在乌克兰这么坚挺的份上,美国决定不再“口头承诺”了,需要派遣专业人士实地考察,然后再回来讨论怎么对症下药,给乌克兰能够扭转局势的支援。
二是嘲讽俄军的实力,毕竟敢在战时前往战区,证明美国已经不把俄军的进攻当一回事了,至少美国认为俄军没有实力打到访问的地点和城市,自己是绝对安全的,毕竟美国高级官员真的死在了乌克兰,而且还是俄军击杀的,那可能就要捅破天了。(我不信乌克兰敢做这种事)
而且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看点,那就是美国高级官员是乘坐什么交通去乌克兰?
坐船、坐飞机?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对俄罗斯声称的“制海权”和“制空权”的严重打击。
这么一看,所谓的“顿巴斯地区决战”会不会如期打响,确实有待商榷。
但两边的的确确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总不可能加在一起二十万人,都大眼瞪小眼的干等着吧。
可问题是,俄罗斯倒是习惯了这种“大场面”的决战,但乌克兰明显不会这么干呀。
乌克兰最喜欢的作战方式,就是利用小股军队不停地缠着俄罗斯的部队。
如果大家人数相当,乌克兰就边打边撤,毕竟俄军不敢孤军深入。
如果俄军人数劣势,乌军就会一拥而上,尽量吃掉这批俄军,大家看到的乌克兰士兵经常侮辱和残杀俄军俘虏,都是这么来的。
如果碰上俄军大部队,乌克兰直接原地解散,四散逃跑,能走一个是一个。
这种小规模作战的方式,就是北约教给乌克兰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针对俄罗斯只(能)会打“集群战”。
这种鬣狗群的战术对上任何一个军事强国都很危险,毕竟人数和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么玩就是送人头,无论对方人多人少,都能反过头来吃掉你。
但碰上思维和作战方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俄军来说,那可太适合不过了。
事实证明,这种小股作战,利用城市和纵深来骚扰俄军的作战方式,已经让乌克兰尝到了甜头。
只要普京和俄罗斯一天不下定决心,动用重型火力平推,这种闹心的“丑陋战绩”,只会越来越多。
只不过这一次,重新投入这么多兵力的俄军,到底能否找回“陆地霸王”的感觉。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瞭望依旧对俄军有信心。
第一,俄军已经意识到了小规模作战就是送人头,所以将所有兵力都集结回了乌东,企图收紧拳头,等到蓄满力量之后,再给乌军一记重拳;
第二,俄军派遣了更有能力和经验的统帅,让俄军真正意义上拥有了指挥部,这是在战术上重视对手的信号,虽然时间有点晚,但好在还有调整,亡羊补牢的机会;
第三,将“决战地”选在了一个相对优势的乌东地区,要知道,乌东一直都是“亲俄”的立场,倒不是说其它地区乌克兰的人民会做出骚扰俄军行动的行为,而是这个地区的乌克兰人民至少会配合俄军的行动,只要能够排除误伤平民的行为,俄军就能放手一战;
第四,俄军已经意识到“速战速决”的重要性了,眼下北约和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支援”的封印正在逐渐松动,美国都敢派遣官员去乌克兰了,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再加上美国和北约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天上的卫星和战术上的指导同样具有杀伤性,不然就凭泽连斯基和他那群“戏班子”,能把乌克兰军队指挥的这么好,把整个俄军耍的团团转吗?
第五,能源问题是一个七伤拳,它既是俄罗斯的杀手锏,也是俄罗斯的命门所在。目前来看,能源是俄罗斯让欧洲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所在,但架不住美国诡计多端,万一真给找出替代方案,俄罗斯可就真的黔驴技穷了,俄罗斯可以在战场上赌,但一定不敢在经济上赌。因为战场上,俄罗斯赢面多,但在经济上,俄罗斯貌似一次都没赢过。
最后的最后,只能说沾染上美国这玩意,真他娘的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