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高度关注中国新型气垫登陆艇,或将批量生产

2017-03-06 12:44:47   


2017年2月初,美国著名防务网站海军聚焦(navyrecognition)聚焦中国海军726A型新型气垫登陆艇,并对其研发、改进和服役情况进行了一番猜测、分析和展望。本文对其报道内容进行一番编译和梳理,使读者对于这款中国最新锐的气垫登陆艇有所了解。


在726型基础上改进而来


本世纪初,为了提高人民海军的远程两栖登陆和战术/战略投送能力,我国开始设计、制造国产071型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并自主研发专门用于由海向陆转运坦克装甲车辆等重型装备的气垫登陆艇,与之配套,这就是726型气垫登陆艇。与乌克兰“野牛”级气垫登陆艇相比,它个头小得多,为150吨级,最大载重能力超过50多吨,相当于美制LCAC登陆艇。它采用全升气垫艇技术,具备跨越地形及人工障碍的能力,可以把96式主战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迅速送上滩头,能提高我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能力。虽然个头较小,但与“野牛”相比,726型登陆艇可以容纳进两栖船坞登陆舰,1艘071型舰最多可携带4艘,而“野牛”则尺寸过大,无法由任何现役两栖舰运载,这削弱了其航渡过程中的战场生存能力。


然而726型气垫登陆艇面临一个技术难题,其驱动装置所采用的小型燃气轮机,当时没有可用的国产型号,为此专门进口了乌克兰曙光机械联合体的UGT6000燃气轮机,每艘艇安装2台该型发动机。但在使用中,UGT6000燃气轮机暴露出两大缺点,一是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强烈低频振动,二是噪声水平高,这就造成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据外媒报道,726型气垫登陆艇因此停产,首批仅建造四艘。




图注:726型气垫登陆艇3332号


换上“中国心”


726型气垫登陆艇是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能否实现设计功能的重要子系统,为了解决它的“心脏病”难题,中航工业集团在FWS-10“太行”军用涡扇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发出QC-70国产小型燃气轮机。与乌克兰UGT6000燃气轮机相比,QC-70虽在最大功率参数上略低,但发动机自重轻得多(从3吨减轻为2.3吨),功重比显著提高,同时彻底根除了低频振动和高噪声两大顽疾,彻底根治了“心脏病”。


换发后的新改进型号被称作726A型,据外媒猜测,目前已有的4艘726型气垫登陆艇均已返厂,在原建造单位换发升级为726A型。而由于原型艇在多年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其它问题也已被一一解决,因此726A型气垫登陆艇有望实现稳定连续的批量生产,将来陆续装备其它几艘071型登陆舰,终结目前“有舰无艇”的历史,使得人民海军真正具备快速重型装备两栖登陆作战能力。




图注:乌克兰UGT6000型小型燃气轮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726A型登陆艇的改进过程中,中航工业集团深度参与设计、制造,还发挥了其它重要作用,推进涵道螺旋桨的涵道整流罩,便是由中航工业成飞设计制造的。


结语


目前人民海军已拥有4艘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这意味着目前亟需制造12艘新型726A型登陆艇,才能实现“齐装满编”,而为了进一步提升两栖登陆和战略投送能力,不远的将来人民海军还将制造更多的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甚至是大型两栖攻击舰,由此可见,已经技术成熟的726A型气垫登陆艇未来很有可能还要大规模建造,并在未来两栖作战中“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