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战机产量喜人,脉动生产线八天一架!F35产能神话被打破
2020-11-22 23:09:59
如今我国的科技水平日渐发达,国防科技的产量与水平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我国的第五代重型隐身战斗机歼20入役后,我国空军的整体作战水平更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作为目前中国空军装备序列中最先进的一款重型双发隐身战斗机,歼20的发展受到了关大军迷小伙伴的密切关注,近日就有相关的报道传出,歼20为了提升生产量,已经采用了4条先进的“脉动生产线”进行量产,在使用了这种“脉动生产线”后,歼20的量产水平真的像是喝了脉动一样,短短八天时间就可以生产出一架,打破了F35的产能神话。

各位看官不要对“脉动生产线”产生误会,这里的“脉动生产线”指的并不是我们平常喝的那个脉动饮料,而是我国航空制造领域的一项独门秘籍: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脉动生产线技术融合了之前航空建造系统中固定站位和流动站位的制造技术,飞机移动时不进行装配的作业,而进行装配作业的时候飞机不进行移动。

这种装配模式模仿了汽车生产线上模块化生产的相关技术,将飞机飞为了若干模块,在相对固定的站位进行生产操作,再用各种手段将飞机移动一次,这种叫做脉动生产线。生产效率上虽赶不上流水线,但是还是比固定生产线要高。国外有过相关经验的使用效率统计,在F35的量产阶段使用这种装配技术,能使其产量实现日产一架,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真实度有待考证,但是如果真的像这种统计数据来说,那么歼20的产量将会实现年产150架左右。但是制约歼20大规模进入量产的,还有可能是之前一直提到的发动机的问题。

这同时也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一块心病。相比较战机本身来说,发动机的研发时间变得更长,早期型号的歼20上还是使用的是俄制发动机,后来随着歼20逐步的进入了量产阶段,但是国产发动机的研发进度问题仍然尚待解决。现在量产型号虽然也已经使用了国产发动机,但是国产发动机的推力还是不如俄制发动机,并不能支持歼20做太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

目前的状态是,虽然歼20将采用的而是发动机已经进行量产了,但是还是处于最后的试验阶段,毕竟作为歼20的直接动力来源,发动机是重要的一环,我们也绝对不可能让歼20带着故障上天。所以说歼20能否实现年产150架的目标,最关键的还是要取决于国产发动机的研制进度。
各位看官不要对“脉动生产线”产生误会,这里的“脉动生产线”指的并不是我们平常喝的那个脉动饮料,而是我国航空制造领域的一项独门秘籍: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脉动生产线技术融合了之前航空建造系统中固定站位和流动站位的制造技术,飞机移动时不进行装配的作业,而进行装配作业的时候飞机不进行移动。
这种装配模式模仿了汽车生产线上模块化生产的相关技术,将飞机飞为了若干模块,在相对固定的站位进行生产操作,再用各种手段将飞机移动一次,这种叫做脉动生产线。生产效率上虽赶不上流水线,但是还是比固定生产线要高。国外有过相关经验的使用效率统计,在F35的量产阶段使用这种装配技术,能使其产量实现日产一架,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真实度有待考证,但是如果真的像这种统计数据来说,那么歼20的产量将会实现年产150架左右。但是制约歼20大规模进入量产的,还有可能是之前一直提到的发动机的问题。
这同时也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一块心病。相比较战机本身来说,发动机的研发时间变得更长,早期型号的歼20上还是使用的是俄制发动机,后来随着歼20逐步的进入了量产阶段,但是国产发动机的研发进度问题仍然尚待解决。现在量产型号虽然也已经使用了国产发动机,但是国产发动机的推力还是不如俄制发动机,并不能支持歼20做太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
目前的状态是,虽然歼20将采用的而是发动机已经进行量产了,但是还是处于最后的试验阶段,毕竟作为歼20的直接动力来源,发动机是重要的一环,我们也绝对不可能让歼20带着故障上天。所以说歼20能否实现年产150架的目标,最关键的还是要取决于国产发动机的研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