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厂日夜不停全速生产,大批武器出口中东,双方点名只买中国造

2019-11-26 09:30:45   


图为两伊战争中的69式坦克
近日,据媒体报道,上世纪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爆发了两伊战争,为了补充装备的损失,这两大对手同时抵达了中国,点名要买大批先进武器,还直言钱不是问题,订购了上千辆坦克,数百架战机和近60亿发子弹,最终军工厂日夜不停生产,在合同到期前把大批武器出口到了中东,其实当时美俄等国也向这两国推销了武器,但是双方却点名只买中国造。

图为两伊战争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相关国家的军工业进入了一阵寒冬期,由于缺乏来自国内的订单,各个军工单位为了在夹缝中生存,开始扩大自己的海外市场,在国外寻找客户,在这种方针的驱使下,相关国家的军工体系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用于出口外贸的装备比自家军队装备的还好。
以坦克为例,当时相关国家的军队所装备的坦克有很大一部分仍然是装备100毫米线膛炮的老旧59式坦克,而北方工业集团用于外贸的90-II式坦克的技术,已经相当于后续装备的96式坦克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只有性能强,外国客户才能看上眼,最终相关国家的武器,因为性能十分出色,因此受到国外的广泛欢迎。

图为两伊战争
在两伊战争爆发后,军工业的机会便到来了,伊朗跟伊拉克虽说是2个中东强国,但这2个国家并没有一整套的军事工业体系,在大部分的武器上只能依靠外国进口,而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强,两伊对于武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西方国家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了,而当时的相关国家的外贸武器价格具有竞争力,操作也非常简单,性能也十分优秀,因此十分适合伊朗以及伊拉克打的战争。
两伊战争虽然规模大,烈度强,但技战术水平却截然相反,尽管双方都有西方以及苏联所援助的武器,却仍然遮不了自己战术水平落后的羞,后人评价这场战争为“用高科技武器打的最没技术含量的战争”,由于双方的士兵都是临时征召,文化水平不高,在武器操作上也是丈二摸不着头脑,西方的那些先进武器操作复杂,反而成了累赘,而相关国家的武器操作方便,且非常实用,自然成了两伊的首选武器进口国。

图为两伊战争
上世纪的军工业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了,由于缺少国内订单,导致大部分军工集团只能将目光投向世界,两伊战争的到来,让军工企业走出了寒冬,因此伊朗跟伊拉克的钱,帮了我们一个大忙。